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之年。响水工作队立足产业扶贫,精准施策,在产业发展、民生改善、消费扶贫等方面,因地制宜搭建好“三座桥”,努力提升基层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有力提升了响水脱贫攻坚工作实效。
一、狠抓产业发展,搭建“致富桥”
根据各经济薄弱村实际精准施策,共实施产业项目8个,以特色产业助推帮扶成效。
一是因势利导。响水被誉为“中国西兰花之乡”,工作队因势利导,在南河镇做大做深西兰花产业。投入200万元参与建设西兰花冷藏保鲜加工及冷链物流示范基地,推动西兰花错峰上市,增加附近低收入农户额外收益,也带动当地运输业、食品业、包装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与江南大学合作,建立西兰花食品加工研究所,围绕西兰花菜叶、根茎研发各种饮料、脆干、饼干、果蔬、酱菜等食品,延伸西兰花产业链。引进西兰花深加工企业,建立西兰花果蔬、根茎酱菜生产线,有力提升西兰花产品附加值。
二是筑巢引凤。响水县云梯关村、三河村紧邻黄河故道,位于三市五县交界处,基础产业薄弱。工作队在经过充分调研论证后,帮助云梯关村、三河村引进高档中药材铁皮石斛产业,建设铁皮石斛组培中心2000平方米,培训基地1700平方米,种植大棚150亩。该项目亩产纯收益4万元以上,同时可解决云梯关村、三河村低收入户用工300人以上,有力促进了两个村经济发展。
三是因地制宜。依托当地农业大户,在响水县经济薄弱村运西村、四套村建立胡萝卜产业示范基地,构建 “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通过与本地农产品加工出口企业合作,两个基地生产的胡萝卜将经过本地企业深加工后,走出国门,远销日本、韩国,在延长产业链的同时,有效带动本地农民就业增收。
二、着力改善民生,搭建“惠民桥”
坚持从低收入户反映最强烈、需求最迫切的民生小事做起,着力改善基层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切实增强了低收入户对党的脱贫攻坚政策的认同感、满意度、获得感。
一是纾解“看病难”。投入100万元为建档立卡低收入户购买精准防贫商业保险,在重大疾病、意外医疗、意外事故、意外伤残等4个方面对低收入户进行全方位保障,有效纾解了低收入户看病难的问题。
二是缓解“上学难”。安排教育基金56万元,用于全县建档立卡低收入户上学子女的上学难的问题。9月初,在响水县首次举行“响水‘励志’教育激励基金”发放仪式,对45名成绩优秀的响水低收入农户孩子发放教育激励资金共计22.7万元,激励优秀学子,勤奋学习,励志成才。组织“安全爱心套装”捐赠活动,为100名低收入户家庭的小学生发放了安全书包。
三是解决“路不通”。安排资金800余万元,帮助9个经济薄弱村实施道路改造、亮化、绿化约30公里,极大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有力解决了道路沿线低收入户出行难、务工难的问题。
三、强化消费扶贫,搭建“直通桥”
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展消费扶贫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指示要求,全体队员既当帮扶员又当推销员,在响水特色农产品与后方单位、广阔市场、互联网之间搭建起一座座“直通桥梁”,有力促进了经济薄弱村和低收入户收益双增收。
一是“农产品+后方单位”。组织开展“响水农产品进机关、院校和企业”活动,推动15家后方单位共计采购响水大米6万斤、散养土鸡600余只及其它农副产品,共计销售额达40万元,用于中秋等节日福利发放。与省检察院、天宁区等单位食堂签订了长期定向采购合作协议,拓宽了消费扶贫市场。
二是“农产品+企业公司”。与盒马、苏宁、京东签订扶贫产品销售协议,打造响水农产品线上、线下直销渠道。邀请江苏溢香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对帮扶6个镇9个村农产品进行深入考察,依托公司销售平台,将响水大米、西兰花、蜗牛酱、林下土鸡、黄金密桃等8种特色优质农产品推向市场。
三是“农产品+直播带货”。借助响水县供销电商服务中心,在响水县农产品基地,通过网络现场为响水农产品直播销售,在提高响水农产品知名度同时,也增加了农产品的销量和收益,助力了响水产业发展。(董亚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