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淮阴区:“三大行动”力破脱贫攻坚“硬骨头”
2019-06-02 11:58:00  来源:淮安日报  
1
听新闻

  5月10日,淮阴区扶贫办与江苏淮阴温氏畜牧有限公司签订高家堰镇扶贫产业园租赁合同,成为淮阴区首个与温氏集团合作的精准扶贫项目。在省、市、区联动帮扶组的牵线搭桥下,这样的精准扶贫项目在淮阴区越来越多。

  2018年以来,淮阴区实现脱贫19009人,累计脱贫率80.2%。面对剩余19.8%的贫困人口,淮阴区上下认识格外清醒。“小康路上一个也不能少,越往后,难度越大、骨头越硬,必须以非常之举夺非常之功。”淮阴区委书记刘泽宇说。

  在淮阴区脱贫攻坚的非常之举中,脱贫攻坚专有岗位(公益性岗位)助力精准脱贫行动、“百企帮百村”助力富民强村行动、联动帮扶组助力薄弱村达标行动全面亮剑,成效初显。

  专有岗位“量身定制”,群众致富有路子

  前不久,作为全镇第一批67名建档立卡低收入人口专有岗位就业人员,徐溜镇朱庄村村民蒋天银从英达服饰领到了第一个月工资。

  从家里带娃到家门口就业,稳定工资收入让蒋天银的生活有了起色。“我每天能做1500双一次性拖鞋,工作简单、多劳多得,很适合我。”蒋天银说。

  增加就业,是最有效最直接的脱贫方式,也是变“输血”为“造血”的关键一招。对此,淮阴区积极开展专有岗位(公益性岗位)助力精准脱贫行动,设立低收入人口专有岗位保底专项资金500万元,每年奖补区内企业、个体户专有岗位和镇村公益性岗位1000个,优先解决50岁至60岁弱劳力低收入人口,无法外出、无业可创、无力脱贫的“三无”建档立卡低收入户家庭人员,努力实现“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

  “对贫困家庭来说,一人就业,意味着全家有了稳定收入。”区扶贫办副主任顾冬梅告诉记者,该区一边摸清企业用工需求,合理开发专有岗位,一边了解低收入人口就业意愿和就业能力,统计合适的就业人员名单,从而实现量体裁衣、精准对接。目前,该区第一批近500名符合条件的低收入人口上岗就业。

  淮阴区还建立未脱贫动态分析机制,上门走访、电话联系、数据比对、重点跟踪,每月5日前上报新开发的专有岗位及拟用工人员名单。一连串帮扶到位、施策到人的精细举措,让符合条件的未脱贫零就业家庭人口有岗位、可增收、保脱贫。

  百企百村定向扶持,产业振兴有底气

  5月6日,在南陈集镇举办的首届消费扶贫签约会上,孙庄村合作社与江苏红石榴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南京恒爱养老产业有限公司、南京趣看天下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等7家公司签订协议,并与村里建档立卡户签订包产包销协议,实现“企业、村集体、贫困户”三维互动。

  在首届消费扶贫签约会现场,南陈集镇竹园村建档立卡户蒯金银在“快手”平台现场直播,

  对村里种植的特色农产品进行展示,直播间粉丝1.3万人,观看直播同城人数达200余人。消费者们在直播室里购买农副产品,以市场消费的形式帮助蒯金银拓展收入来源。

  该消费扶贫签约会是淮阴区开展“百企帮百村”、造血式扶贫的生动缩影。以“百企帮百村”助力富民强村行动为抓手,淮阴区大力鼓励重点企业与村集体经济收入低于18万元的行政村结对攀亲,因地制宜、定向帮扶、找准帮扶切入点,通过开设扶贫车间、农业订单、税收分成、参与服务等方式助推经济薄弱村“造血壮骨”,推动经济薄弱村集体收入可持续增长。

  为让龙头企业愿意来、留得住,淮阴区完善产业扶贫奖补措施,出台《淮阴区扶贫项目收益管理办法》等系列政策,鼓励支持龙头企业、贫困群众发展产业、增收脱贫,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投身扶贫主战场的积极性。

  联动帮扶汇智聚力,脱贫攻坚有力量

  眼下,又到了小龙虾大量上市的季节,在马头镇河滩村藕虾混养基地,每天都有千余斤小龙虾端上市民的餐桌,挖出的莲藕也特别脆嫩,一上市便大受欢迎。

  如今村集体经济收入近20万元的河滩村,两年前还是省定经济薄弱村,要问脱贫根由,村党总支书记袁宏说,是省委帮扶工作队的大力帮扶。在省委帮扶工作队的帮助下,该村两委班子通过走访、调研,围绕境内丰富的水资源做文章,流转近1000亩土地搞藕虾混养,同时实施高效农业,建起几百亩大棚。

  回想当初省委帮扶工作队的指导,袁宏觉得这条路走对了:“项目第一年就为村集体增收近6万元,还带动近百人就业,农户实现了‘土地流转稳赚’和‘家门口打工好赚’的双重效益。”

  在联动帮扶组助力薄弱村达标行动中,淮阴区充分发挥市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区委常委及区扶贫分管人担任的联动帮扶组组长作用,调动四套班子挂钩领导、市区帮扶单位、挂钩单位等多方社会资源和智力,把脉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村级发展项目,拓展增收源,推动经济薄弱村达标出列。

  河滩村通过省委帮扶政策向上争取210万余元资金,把荒废多年的河滩村小学改造成一幢800平方米的烘干房,辐射周边约上万亩土地粮食烘干;在渔沟镇兴渔村,通过省扶贫工作队牵线搭桥,村里建起0.5兆瓦的村级光伏发电工程;王家营街道淮闸村,在区委区政府和民政局等帮扶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新建917平方米的综合服务中心,通过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让基层党建成为“精准扶贫”的助推器。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