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有一种职业,无论何时何地,灾难面前逆势而行,总有一群身影,无论严寒酷暑,穿梭城市各个角落,这就是记者。11月13日上午,由省委宣传部、省记协主办,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丰县县委宣传部承办的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巡讲活动在丰县举行。来自全省新闻战线的九名记者,现场分享了他们的精彩故事,传递了他们的使命担当。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队员、丰县融媒体中心新闻从业者、各镇街道分管负责人和通讯员、机关工作人员聆听了演讲。
送走五谷丰登的秋天,迎来侵人肌骨的冬季,十一月的凤城,寒冷中依然生机勃勃。丰县融媒体中心演播大厅内,灯光明亮,舞台中央“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九个大字光彩夺目。演讲中,九位记者通过一线采访亲历、亲闻、亲见的励志、感人、扶贫故事,讲述了如何以脚力深入基层、以眼力明辨真伪、以脑力进行思考、以笔力呈现作品,给聆听人员上了一堂生动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课,整场活动突出了“爱国、敬业、友善”主题,温暖了人心、诠释了文明、传播了正能量,展现了当代新闻记者的职业风采。
省总台记者邓曦以《在武汉,遇见我的“战场”》为题,通过细腻的语言、亲历的故事,讲述了新闻工作者,在武汉抗疫一线,铭记使命担当,不负伟大时代,“逆行出征、不胜不归”的敬业精神。
苏州台记者康森通过蓝天救援队逝世志愿者许鹏、消毒器零部件工人袁传伟,社区女书记赵满屏三个人物抗疫故事,反映了灾难面前,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14亿中国人汇聚一起又是无限的人间大爱,突出了《一人如此,家国何惧》。
现代快报记者钱念秋,以宁夏中卫市海原县《西部少年的拍客梦》马晓贵为切入点,讲述了现代快报“与爱同行宁夏大助学”活动,通过爱心和努力,让山里孩子走出大山,走向世界,实现梦想的助学故事。
扬州日报记者赵天以非遗雕版大师陈美琦、宝应绣娘莫元花、中国淮扬菜烹饪大师李增为切入点,围绕一个个“匠”二代,讲述了《我们都是扬家“匠”》背后鲜为人知的坚辛历程。
连云港台记者陈小璇以《奔跑哥,“C”位的哥》为题,讲述了灌云县交通辅警、“中国好人榜”待东亮,多年来,无论烈日当头,还是瓢泼大雨,在实验小学护学岗位上,不知疲倦、无怨无悔地护送学校孩子过马路,大家称作“奔跑哥”的感人故事。
宿迁日报记者裴凌曼眼含热泪讲完了抗战老兵张道干矢志不渝寻党70载的故事,展现了一名老共产党员“组织入党一生一次,思想入党一生一世”的寻党经历,诠释了“找党老人”《永远的初心》。
淮安日报社焦点新闻部负责人杜勇清讲述了上世纪七十年代,13000多名军中男儿奔赴新疆修建“中国最美公路”天山公路,168名官兵牺牲,淮安籍战士4名,杜勇清和他的采访团队花费6个多月时间,寻访6省11市,用新闻行动致敬《八百勇士,碧血天山英雄路》。
睢宁台广播中心主任周娜以《把带着泥土气息的故事讲给你听》为题,以姚集镇高党新村四年间,从杂乱无章到庭院别墅的颠覆式变化为切入点,讲述了身在基层,用心见证,用情记录睢宁大地乡村振兴的动人场景。
演讲中,还特邀丰县融媒体中心主持人郝允丹助阵演讲,以《扶贫路上铸英魂——追忆省委驻丰县帮扶干部赵宝》为题,讲述了2016-2017年度江苏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队员、师寨镇宋庄村第一书记赵宝,舍小家为大家,放弃团聚陪伴,勇挑扶贫重担的帮扶故事。
赵宝同志生前帮扶队友,第二次来丰县帮扶的新一届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队员、江苏方源集团帮扶干部王端成来到现场,内心激动地说“作为一名帮扶队员,再次踏入丰县,担负着领导嘱托,我们帮扶工作队其他29名队友也会和我一样,更好地完成赵宝同志遗志,扛起扶贫攻坚大旗,把丰县发展好,给百姓带来更多实惠”。
活动结束后,大家合影留念,丰县教育局李梦迪接采访时说:“今天,九位好记者给我们讲述了九个感人至深的故事,故事主人公都在平凡的岗位上,兢兢业业,无私奉献,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希望也能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作出更多贡献。”
为推进江苏“好记者讲好故事”活动常态化,省委宣传部、省记协专门组成了“好记者讲好故事”成员库,现有成员94人,都是近几年全省演讲比赛中,成绩突出的优秀记者或主持人。此次来丰县演讲的九名记者,八名是成员库人员,一名是丰县融媒体中心特邀主持人。
作者:王建、王端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