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的凤城,清新的空气弥漫在每一个角落,阳光透过树枝,温柔而闲散地洒落在丰县大地,阵阵微风吹过,一个个精彩故事在露珠里若隐若现,一个个动人情节在蝉鸣里羽翼丰富。近日,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传出喜讯,省作协帮扶队员、小史楼村第一书记汪焰明帮扶的两亩“小黄姜”实验田初获成功。
实验田里,那些嫩绿的小芽,犹如一个个刚出生的孩子,探出一个个小脑袋四周张望,好奇地看着陌生的世界。烈日之下,小史楼村第一书汪焰明戴着草帽,蹲在田间,凝视着破土而出的一颗颗幼苗,内心百感交集,五味杂陈,酸甜苦辣拥上心头,此时此刻,揪心、煎熬正在远去,喜悦、汗水布满黝黑地脸上,他说:“在我们老家岳西,农户种植小黄姜非常普遍,平均每亩亩产能有4000斤左右,市场价格每斤大约4块钱,种植户每亩纯收入能有8000到10000元。这两亩小黄姜,如果长势顺利,今年秋天就能收获。”
小黄姜又称小种黄姜,切面黄色,味辛辣浓,肉嫩味香,纤维较细,可食用也可用药。小史楼村隶属丰县华山镇,距离县城东南约17公里,镇区南边约3公里,2016年被确定为省定经济薄弱村,现有常住人口525户2108人,建档立卡户107户186人,主要种植小麦、玉米、大蒜等传统作物。“我们村集中管理的土地约有800亩,汪书记来了以后,就想把家乡小黄姜引到我们村试种,如果试种成功,我们将大面积推广,一定会使农民致富,村集体增收。为了不误农时,他还借钱购买种子,让自家兄长亲自来村传授种植技术。”小史楼村支部书记刘庆华说。
新一届省委驻丰县帮扶工作队进驻丰县以来,如何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如何防止村民返贫致贫,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成为每名队员日日思、夜夜想、人人谈的话题。脱贫攻坚是一场必须打赢打好的硬仗苦仗,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是党对全国人民的庄严承诺。丰县30名帮扶队员正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头顶烈日、脚踩泥水,走村寨、察民情、访疾苦,带领村两委班子,话增收、思良策、谋发展,用心、用情、用力践行初心使命,挥洒青春汗水,实现人生价值,正如汪焰明所说:“我是一名老党员,是一名转业军人,在脱贫攻坚的最前线有我们的一份责任和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