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高铁精神”伴我同行(陈浩)
2020-11-17 14:30:00  
1
听新闻

2019年6月,我来到淮安高铁商务区工作,那时,距离高铁开通还有半年的时间。第一次去报到的时候,高铁商务区还是城中村的模样,一切似乎还是一张白纸。只有淮安高铁东站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工人们披星戴月、日夜奋战,盼望着560万淮安人民期盼已久的高铁梦照进现实。

在高铁商务区办事处工作了近一年时间,一幕幕场景让我记忆犹新。当时,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征地拆迁,白天进村入户做工作,晚上搜集材料会审,聚沙成塔、集腋成裘,这是农房改善的惠民之举,是为高铁商务区项目保障拓宽空间,也是推动城镇化建设的现实需要。现在,高铁商务区的安置小区不少都已经拔地而起,原先的农民马上就可以搬进自己的新居了,同时,他们还享受与市民一样的城市社保待遇,解决了后顾之忧。在一次综合研判基层走访中,一位老人不停地竖起大拇指,他说:“我都80多岁的人了,能够赶上这样的好政策,真是知足了。”

在淮安高铁即将通车的前一个星期,我们结合党员冬训工作,组织了一次“徒步看高铁”党员现场教育活动。大家环游风景旖旎的滨水休闲区,听商务区重点项目介绍,在高铁站前观摩合影,有的老党员甚至热泪盈眶,他们不敢相信这里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高铁商务区办事处党委书记杨志国感慨道:“不容易啊!我们高铁人辛勤奋斗了三年,现在终于到了交卷的时候了,相信淮安人都会因为高铁记住这段奋斗史、拼搏史,记住我们的高铁精神!”

这种“高铁精神”一直在传承,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肆虐,高铁商务区迅速发出全员参战的号令,当时,我既是宣传员,也是疫情防控值守员。“居家隔离不外出,戴好口罩勤洗手……”村头大喇叭不时播报着防疫常识。宣传防疫知识,劝阻人员外出,成为每个“高铁人”的职责。我记忆最深的有往返接送隔离人员的“抗疫女战士”高小艳、为居家隔离人员解决生活困难的“爱心志愿服务队”等等。记得大雪纷飞的那一晚,值守在隔离小区门口的我们,24小时轮转,只为守护辖区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2020年5月,由于工作调动,我离开了高铁商务区,但是心中却抹不去那份高铁情怀,团结、执着、奋进的“高铁精神”,一直指引着我前行。如今,淮安高铁商务区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发的景象,如大鸾展翅,迎接着朝阳,正所谓“一淮两翼振飞翔,碧水连天美如画”。(作者:陈浩 淮安生态文旅区党群工作部)

标签:
责编:吴艺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