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八旬老汉乘“中国速度”感受家乡巨变(李彦周)
2020-10-15 16:49:00  
1
听新闻

我叫李彦周,今年84岁了。40年前,我还在江苏省灌云县乡下一所小学当老师。那年夏天,我儿子李于从县板浦中学考入省淮阴中学读高中。入学报到时,我们俩骑着自行车天没亮就从沂河北大堆的老家南于庄出发,一直到午后2点多才赶到学校。
 

那是什么路啊?从老家骑车到灌云县城,坐帆船过新沂河,向南途径灌南、高沟、涟水、淮阴县,再到淮阴中学,虽然不足100公里,但是真可谓一路泥泞、风尘仆仆,收拾完宿舍后,感觉浑身骨架都散了一样,我们父子俩累得连晚饭都不想吃。
 

上世纪80年代灌云汽车站及站前土主干道    葛建明  摄
 
 

也许是因为不发达交通带来的切肤之痛,1983年高考,儿子填报并考上了交通部济南交通学校,立志要为改变交通状况贡献力量,上学由“南下”变成了“北上”。也就是在那一年,灌云从淮阴地区划归连云港市管辖。我心里暗喜,这下好了,连云港有火车,去济南应该快多了。把儿子送到县城车站后,就让他和灌云同学搭伴同行。儿子放寒假我才知道,他和同学先坐公共汽车到新浦,再乘绿皮车(单线车)到徐州,然后还要签证转乘去济南的绿皮车,530公里的路“咣当咣当……”整整折腾了24个小时。一路颠倒黑白的出行,可把儿子折腾得够呛。由于夜发夜达,白天忙着补觉,用他的话说,就没见过车窗外白天的风景。
 

那时,我就在想,什么是好日子?好日子就是我们国家的交通能够让老百姓的出行更快捷、更方便、更舒适。
 

2019年12月初,我从新闻里听到连淮扬镇铁路即将开通连淮段的消息,早就听说这条铁路线是动车线的我,兴奋得不得了。当儿子问我想不想体验一下灌云到淮阴(现名淮安)的新速度,我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新建的连淮扬镇铁路灌云站
 
 

儿子李于是原灌云县公安局监所管理大队大队长兼县看守所长,看到新闻后,也是激动万分。他告诉我,灌云终于结束了不通铁路的历史,而且一下子就让百万居民实现了家门口乘动车出行的梦想。由于担心我的身体能否吃得消,他在征求了家人的意见后,决定和他妹妹李红梅陪我体验一次乘坐首发列车的感觉。
 

当年12月14日中午,李于听说网上开始售票了,便立即打开12306网售平台,因为我的身份证有点问题没能购到票。他立即开车到县城的一个代售点,售票点负责人还不知道连淮段已经开通,半信半疑打开电脑一查,也很兴奋:“开售啦!”但是,他告诉李于只有站票。“为的是体验首发列车,即使是站票也要。”他立即购买了我们仨从灌云到淮安的双程车票。
 

12月16日一早7点多,灌云县新建的高铁站前就热闹起来。陆续有尝鲜的市民从四乡八镇赶来,准备乘坐连淮段首发列车。在候车大厅的首批入站旅客中,我和子女的出现还引起了“围观”。
 

“和谐号”动车首次驶进灌云站
 
 

我和儿子各拿着一块以动车为背景的展示牌。我的牌子上是一首我写的感言诗:“年近八十三,儿女左右搀。首列游淮安,幸福不用谈……”儿子手中的展示牌上,则写着:“四十年前,父子俩骑自行车去淮阴,耗费七小时,挥汗如雨,面条摊开水喝个尽!现如今,父子俩坐高铁,挥手谈笑间,半小时到淮安!”
 

走进“和谐号”D5691次列车3号车厢,尝鲜心情让我们一家激动万分。“车太稳了,一点儿都不晕车。”“爸,车速已经达到200多公里每小时了。”“这车厢又宽敞,设施又好,每节车厢之间的门还是感应式的,有人靠近就能自动打开,比以前的普通列车可好太多了。”孩子们和我一起讨论着车厢的细节,不停赞叹。
 

李彦周(右)和家人的开心之旅
 
 

在涟水站,淮安口音的旅客多了起来。其中有一批拿着“长枪短炮”的淮安媒体记者,他们也被我们全家的展示牌吸引。“我拿牌牌乘车并不是为了出风头,只是想抒发真切的内心感受。在生活中,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着时代的巨变和祖国的强大。”李于话音一落,车厢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一位外地女乘客还带头唱起《我爱你,中国》,车厢里顿时成了欢歌笑语的海洋。
 

“马上到周总理的故乡淮安啦!”8点41分,列车稳稳停靠在淮安东站。我们收拾好行李,准备下车。“一定要在淮安好好玩玩,这一趟的车票应该收藏好,这可是难得的纪念。”李红梅说。
 

李于一家珍藏的连淮扬镇首列车票
 
 

生活在新时代,作为中国一个普通老百姓,能切实地感受到“强富美高”幸福新生活的“中国速度”。听电视新闻说,时速350公里的“复兴号”已经投入商业化运营,我和儿女们有约,一定要再亲身体验一把!(口述:李彦周 整理:灌云县融媒体中心夏兴俭) 

标签:
责编:吴艺梦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