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脱贫攻坚是一项历史性工程,是中国共产党对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让全国现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我们将举全党全国之力,坚决完成脱贫攻坚任务,确保兑现我们的承诺。2018年4月,我非常幸运地成为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一份子,成为了这个时代最伟大事业的见证者与参与者。驻村工作两年来,虽然遇到很多困难,吃了很多苦,但是我无悔于自己的选择,无愧于自己的梦想。
我出生于农村,长在农村,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的儿子。低矮的房子,漏雨的屋顶,做不完的农活……这一切依然经常出现在我的梦里。二十年多年前,当我还是一个孩子的时候,每天下午放学回家的第一件事不是写作业而是喂猪,喂鸡,喂羊,然后为家人做晚饭,当这一切做完时才能坐下来写作业。最为痛苦的是每年暑假,父母外出打工,家里六、七亩庄稼就留给我照顾,除草、灌溉、喷药……每年夏天我都被晒得跟个黑炭似的。可就是这样,我清楚地记得家里日子仍过得非常的紧,上高中七百块钱的学费还是东拼西借来的。从那时起我就有一个梦想——拼命读书,考上大学,将来用我所学的知识来改变我们的村子,让乡亲们都过上好日子。后来,由于城市发展需要,我的家乡被征地拆迁了,如今乡亲们的日子是越过越好了,而我的梦想也就搁置了。
前年,单位号召去农村驻村扶贫,我发现我内心的梦想又被唤醒了,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了名。很幸运我被组织选中了,内心激动万分,兴奋万分。带着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愿望我来到了省定经济薄弱村陈墩村,准备大干一场。可梦想归梦想,当我真正踏入陈墩村的那一刻,我开始迷茫了。进村之初,听得最多的就是“下来走走形式的,镀镀金的……”不被群众理解,不被群众信任,让我内心充满了失落。同样,工作中也充满了挑战。在第一个星期的走访过程中,我遇到一位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有三个小孩,妻子身体不好,平时以捕鱼虾换钱过活,家里经济非常困难。我就对他说:“现在党的扶贫政策非常好,我看你身体也不错,我帮你在镇子上的厂里找个活干干吧”。让我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对我说:“这个我干不了,我这个人平时自由惯了,我不喜欢被别人约束着!”在听到他话音落地的那一刻,我发现我平时在党校课堂上侃侃而谈的产业脱贫、文化脱贫等等理论此时都显得苍白无力,我不知道如何来应答他。这不是一个偶然的事件,在后续的走访中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这时我才深刻认识到,脱贫攻坚不仅要从产业上、经济上让乡村脱贫,更为重要的是首先要让乡村们从思想上脱贫。
在过去的两年里,通过对陈墩村的全面“摸底”,我和工作组一起制定了陈墩村三年发展规划,认真落实党的扶贫政策,精心挑选扶贫项目,仔细开展精准识别,扶贫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全村有27户56人顺利摘掉了贫困的帽子,村集体收入达到了42万元。两年脱贫攻坚的点点滴滴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发生的每一件事都清晰地烙在我的心头。
记得刚下村,面对村集体收入18万元的脱贫标准,我惶恐万分,因为当时陈敦村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是远远不够的。但是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我终于想通了,组织上派我来就是要帮助村里实现这个目标的,如果容易实现我再来还有什么意义呢?沉下心来与村两委一起分析村里面临的实际情况。考虑到陈墩村远离城市,发展工业不现实;发展现代农业也没有基础和条件。但是考虑到射阳县城市化进程加快,三产服务业发展迅速,对商业用房的需求比较大。2019年,在原有的基础上,我们根据县扶贫领导小组的要求,流转土地200亩,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与县国投公司合作,获得经营性收入24万元。经过两年多的帮扶,陈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终于达标。为了进一步夯实村集体经济基础,以及更好地服务群众,我们决定盘活三产服务部的资产。考虑到陈墩村离县城比较远,村里人口众多且老年人居多,冬天洗澡不方便,我们决定招标出租三产服务部,建一个浴室。最终,浴室开起来了,不仅方便了村民的洗浴,而且增加集体经营性收入24万元。
两年下来,我感受最深的主要有三点体会:一是扶贫干部必须全心全意为群众着想才能赢得群众的信任。从当初的不理解、不信任,到现在群众见了我都会主动跟我打招呼,最为根本的是经过工作组和村委会的努力,让群众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生活的变化,看到了村子的发展,看到了未来的希望。二是扶贫工作须要有科学的方法。扶贫工作是一项系统的工程,必须统筹谋划,必须要落实好党的各项政策,必须要把扶贫、扶智、扶志结合起来,用好村子里的每一个人,用好每一寸土地,用好每一项资源。三是乡村要发展必须要建强基层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建设是乡村发展的关键,必须要选好“领头羊”,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时光如白驹过隙。蓦然回首,我突然发现我已经深深地爱上了陈墩村这片土地,爱上了村子里的每一个人,爱上了村子里的一草一木。真的非常幸运能成为脱贫攻坚这个伟大事业中的一员。在剩下的大半年时间里,我将一如既往的用真心、用真情为陈墩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自己将来用一生的时光来回忆这段无悔的岁月、这段光荣的岁月。
(作者:蔡爱军 盐城市委党校讲师,2018-2020年度盐城市委驻射阳帮扶工作队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