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江苏扶贫实录·亲历篇 | 用心浇灌幸福花
2020-10-21 14:5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刘波 刘学庆  
1
听新闻

我们于2016年初接受组织的派遣,成为一名光荣的扶贫工作人员,帮扶对象是淮安市淮安区季桥镇季桥村(2018年7月,季桥镇与席桥镇、城东街道合并组成山阳街道)。作为扶贫工作的参与者,作为季桥村脱贫翻身的见证者,我们想有必要把这几年的扶贫点滴、季桥村的发展变迁记录下来,作为淮安脱贫攻坚战中的一个生动缩影。

把脉村情寻求对策

帮扶名单确定后,我们马上联系季桥村,做好走访前的各项准备工作。2016年2月,我们用一个星期的时间,与村书记张付国作了深入交流,又在不同的场合与村干部谈了心,还走访了几户村民。

综合交流、谈心、走访各种情况,我们了解以下情况:一是村党组织人员较为齐备。两委会干部11名,设党总支1个,下设三个支部。总支书记张付国参与村集体事务多年,才提拔为支部书记,年富力强,有思路有干劲;二是该村人均耕地少。全村总社会人口3402人,耕地面积2680亩,人均耕地不足8分;三是该村外出务工人数较多。全村有劳动力近1300人,20%左右在家务农,本地企业上班约占20%,其余分散在苏南等大中城市打工;四是有能人大户。其中丁汝超(总部在西安,主营房地产业)、翟杰(总部设在上海,主营保洁)、季钲瀚(总部设在重庆,主营休闲娱乐业)都发展得不错;五是村集体收入少。可控资源极少,仅有两处闲置校舍可以利用,其中立新片校舍已出租出去部分(年租金3000元左右),尚欠外债约60万元。六是低收入户帮扶难度较大。季桥村省定建档立卡的低收入户有130户401人,其中有劳动能力的有108人,无劳动能力的有293人,有劳动技能的40人,无劳动技能的361人。

按照上级扶贫工作的要求,结合季桥村的实际,我们制定了两手抓的工作目标:一方面要狠抓集体经济增收,经济强才能集体强、百姓福;另一方面要狠抓低收入农户脱贫,要想尽一切办法,发动一切关系,尽快实现人均6000元的脱贫目标。而“两手抓”的重点是村集体经济增收。

借助外力产业扶贫

怎么才能增收,着力点在哪里?扶贫政策当然要用足,但每个经济薄弱村都在争取,扶贫项目有同质化现象,后期维护发展的持续动力有弱化可能。冥思苦想之际,我们突然想到,何不争取能人大户的支持?他们有实力,更重要的是他们见多识广、本领高强,“能人带头,万事不愁”。说干就干,经综合分析,我们与张付国书记一起敲定主攻点为重庆的季钲瀚。经过近半年的争取、协调,历经种种波折,有感于我们的诚意,2016年8月重庆中瀚集团老总季钲瀚终于受邀回村,投资捐资,并初步签订协议,投资15亿元搞产业项目。

一个光明可期的前景展现在季桥村全体村民面前。

季钲瀚,13岁离开家乡外出谋生的游子,带着那份在内心深处对故乡、故土难以割舍的情感,带着不鞭自责的使命感,回到了家乡。在与季总的交流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他回馈家乡的浓浓深情。看到家乡落后的面貌,季钲瀚发誓要带着乡亲们脱贫致富。

为此,季钲瀚专门组建了一个班子来具体谋划和实施扶贫项目。重庆中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华东片业务负责人张正雨长期坐镇淮安,带领16个人吃住在季桥村,把帮扶季桥村当成事业来干。这一切,季桥村的干部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中。

从2016年起,中瀚集团累计出资2000多万元,用于镇村基础设施建设:安装近400盏太阳能路灯,实现家家通、路路通、通集镇、亮通宵;拓宽村部门前1000米主干道以及清理路边河道绿化;打造河道及道路绿化亮化工程;为各家各户配置垃圾桶和塑料袋,让垃圾分类回收;将全村外墙统一粉刷;在全村范围栽种了1万株桃树苗;新建400平米村部、800平米的村养老院,包括室内的办公用品、养老院的家具和生活用品,实现了让村里五保老人们拎包入住。难能可贵的是,中瀚集团季总还出资200万元,成立同学健康基金,为家乡同学家庭遇到病灾等特殊困难进行救助。

全面小康一个不少

在帮扶工作中,我们也自加压力,积极争取资金。四年来,累计投入自有资金近100万元,帮助季桥村持续造血。看到镇上有家濒临倒闭的酒厂后,我们出谋划策、牵线搭桥,赞助一部分资金,也让省市扶贫资金注入企业,支持季桥村集体收购该酒厂。收购后与季桥村实行股份制,并确保季桥村每年有百分之八的收益。产业和项目,成为季桥村一口取之不竭的水井,有了真正的“源头活水”,不仅带动了群众脱贫致富,更深入到了群众的心坎,得到群众的广泛拥护。

在扶贫中,既要管护好森林,也要照顾到个体。产业再成功,集体再富裕,如果贫困户得不到脱贫,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不完整。我们在结对帮扶工作中,用心用情帮助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贫困村民牛某52岁,年轻时由于贪玩,耽误了终身大事,生活也没有了奔头和动力,一直是远近闻名的懒汉,说起他来,大家直摇头。根据牛某的情况,在我们的协调下,把牛某安排到重庆公司的一个项目做水电工,免费提供住宿。牛某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经济收入,人也变得勤快起来了。好事情接踵而来,幸福也悄然而至,现在变得勤劳的牛某找到了爱人成了家,有了自己的“安乐窝”,过上了幸福开心的日子。就业是民生之本,就业稳则心定、家宁。近五年来,先后有一百多位村民介绍到集团在北京、西安、苏州、贵阳、昆明等地能人大户的项目务工,让一百多个家庭提高了收入,改善了生活质量,走上幸福的小康之路。如今,我们在季桥村看到的是更多的幸福生活,听到的是更多的欢声笑语,真正达到了“全面小康,一个不少”。

回首这几年的扶贫路,季桥村干群抓住了省市扶贫优惠政策的契机,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挖掘和利用致富资源,实现了自身的华丽转身。但也要看到,村集体经济还不够强,村民返贫致贫的因素还存在。扶贫永远在路上。今后我们将与季桥村的干群一道,群策群力、接续前行,共同为建设一个美丽富裕文明的新时代新农村而努力。

(作者:刘波 市委党史工办;刘学庆,市审计局) 

标签:市委党史;审计;季桥
责编:吕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