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苏扶贫实录·亲历篇 | 愿做营西脱贫致富追梦人
2020-10-21 14:5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史进华  
1
听新闻

我叫史进华,原是如皋市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队办公室主任,2016年初挂职担任九华镇副镇长、兼营西村第一书记(主持工作),迄今已有四年多了。四年来,我以自己的真情和实干,在干部和群众心中架起了理解信任的桥梁,带领营西村村民在脱贫致富的道路上大步向前,感到十分欣慰。

修路聚民意

刚到营西村的时候,我跟随田老书记一户一户走访调研。营西村位于九华镇西南部,经济基础十分薄弱,在全镇以矛盾纠纷多、干群关系差、上访信访多而出名。这与村内道路建设滞后有着重要的关联,营西村70%的主干道都是砂石路,群众日常出行困难。我意识到,修好道路是改变营西村落后面貌的突破口,不仅能解决村里“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的现实问题,还能重新树立基层党组织的公信力,凝聚涣散的民心。

营西村有一条贯通居民区的“西障路”,40多年没有修过,我决定从这条路入手。老百姓看到我在现场督促路面清障,都觉得不可能修成路,认为最多把路面修平整了、好走一点就顶天了。群众的不信任、不支持是修路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阻碍。

我暗下决心,决不能让村民们再一次对干部失望。认真制定了详细的施工方案,并挨家挨户游说捐款。老党员刘炎有感于我这个新书记的决心,自愿捐了第一笔款。在老党员的带头下,沿线群众户均捐款3000元,捐赠率100%,就连两家建档立卡贫困户都尽己所能捐出200元、400元,可见群众对修路的急切期待。多方援助下,我总共募集资金30余万元,再加上向如皋市级争取资金政策支持,最终解决了修路的资金来源问题。

修路的过程中,我明显感受到群众态度的变化,原有的对立情绪逐渐消解。西障路由坑坑洼洼的破旧路变成4米宽的标准村级水泥路。路修好后,我和村“两委”班子都得到了村民的信任,群众评价这届村班子真正是做事的,不是摆样子的。几年来,先后兴建了八号湾子路、粮站路、公墓路等主要村级道路,交通面貌大为改观。长期困扰村民的出行难问题得到了解决,为脱贫攻坚打下了基础。

我任职以来,营西村共争取上级补助资金80余万元,修建了近10公里标准硬质化道路。除此以外,我还对外协调20万余元,在村级6条出行主干道实施“亮化工程”,安装LED路灯180盏,让营西村成为九华镇首个路灯全覆盖村。

招商鼓口袋

通过修路这件事,我明白了要化解矛盾首先要了解群众需要什么,满足他们的需求,才能找到化解矛盾的路径。群众最大的需求就是“致富梦”。

营西村是纯农业村,耕地面积2020亩,全村经济以种植业为主,没有一个工业项目,经济落后,基础设施薄弱。为了改善营西村积贫积弱的现状,我积极招商引资,努力引进让村子致富的“源头活水”。

原先村子交通不便,外来能人对投资我村农产品生产加工望而却步,不能引进农业设施项目,现在路修好了,基础设施也逐渐完善,跟客商谈合作的底气也足了。我通过多方联系,在2019年3月成功引进西瓜、黑塌菜两个种植项目,先后流转土地203余亩做设施西瓜大棚,引种黑塌菜500亩,总投资1050万元,并与南通光运食品有限公司、南通嘉安食品有限公司达成合作销售,销售额达到400万元。西瓜和黑塌菜的种植、销售等环节中需要大量劳动力,邻近村民每户每年能增加劳务收入8000~15000元。

除了种植经济作物,我还充分挖掘营西村的地理资源优势,争取经济上“多面开花”。因为村子紧邻长江,水质优良,成功招引150亩的有机水稻、螃蟹混养项目,预计亩产值15000元左右,利润5000元,村集体每年增加收入2万元。在经营方式上,积极构建电商平台,扩大销售渠道,打通了有机农产品的产销通道,带动农业经济不断发展。村集体资金积累从2015年底的“零”余额到现在的100万余元,实现了带领村民致富的初衷。

关怀暖人心

在村里,我提出“党员干部每天走帮服”,要求5名村“两委”班子带头,其他党员干部参与,经常深入群众户头田头,认真倾听百姓的声音,解决群众实际困难。

在对农户走访过程中,我了解到11组贫困老党员黄子祥的家庭情况,他本人已80多岁,身患心脏病等多种疾病,长年服药,他儿子患脑膜炎后遗症和肝癌晚期,日常生活不能自理,家境贫困,房屋年久失修,“外面下大雨,里面下小雨”。帮助困难群众是共产党员义不容辞的义务。我联系市慈善总会和市城管局,争取慰问补助资金4000元,再加上村内垫资1万余元为其进行危房改造。我还时常自买水果到他家中慰问,聊家常,问冷暖。

贫困户的困难情况令我深受触动,我开始推动营西村低收入家庭危房改造补助计划,这也是九华镇首个村级补助计划。自2016年以来,我带领全体村干部对全村36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实施精准扶贫和重点帮扶。我积极争取外部资金支持,原单位如皋市城管局大力支持,每年给予20余万元帮扶和慰问资金。2019年,得到中如集团10万元帮扶款和南通市统计局2万元慰问款。同时,将营西村9户贫困家庭的中小学生纳入“春蕾计划”中,争取了人均1000元的补助资金,并为他们购置了部分学习生活用品。到2019年底,我结束挂职的时候,36户贫困户已全部脱贫。

在关心困难群众的同时,我也注重村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募集资金30万元,在村委会旁新建文化法治广场,占地3200平方米,建有法治宣传长廊和篮球场、乒乓球台、健身广场等。广场开放以来,每天晚上都有上百名村民前来健身锻炼和休闲娱乐。

四年多来,我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一起自觉地把自己当成营西村的一员,怀着拔除穷根、脱贫致富的梦想,拼搏奋进,逐梦圆梦。营西村这个一直在九华镇排名垫底的弱村在脱贫攻坚进程中焕发了新颜。目前营西村村情稳定,民风和谐,经济社会不断发展,呈现了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小康景象。先后获得了南通市文明村、南通市基本农田保护示范村、江苏省民主法治村等荣誉。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保持激情,继续前行,在新的岗位上继续支持农村发展,让群众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宽。

(作者:史进华 南通如皋市九华镇原副镇长、营西村原第一书记)

标签:脱贫致富;西村;九华镇
责编:吕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