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我被街道任命为花旗村村书记,成为花旗村的“一把手”,也是花旗村脱贫攻坚的“第一责任人”。上任之初,我便立志要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为引领,一步一个脚印,让花旗村全部脱贫,在2020年前与全村居民共同走上小康道路。我深知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即便困难重重,也要兑现“脱贫路上一户不落,一人不少”的承诺。
花旗村,位于南京市江北新区泰山街道境内,是街道现存唯一的行政村。该村于2011年整建制从浦口区永宁街道划入,总面积147平方公里,包含26个村民小组,东接高新开发区,北与北城接壤,西与刘康交界,南邻津浦铁路,104国道和宁启铁路穿村而过,即将建设的南京三大枢纽——南京北站也规划在辖区内。全村现有总户数3142户,总人口16870人,常住人口9441人。全村现有耕地9518亩,其中苗木占地面积约8000亩、粮食占地面积约465亩、蔬菜种植面积约1000亩。可以说花旗村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是一块经济发展的“宝地”。可是过去村经济发展滞后,村民产业收入单一。2015年建档立卡低收入农户68户128人,占全街道低收入农户的95%。其中,低保保障35户37人,残疾保障25户27人,65岁及以上老人33人,独居老人16人,义务教育8人,大中专在学8人,智力障碍7人,重大病残10人。花旗村属于致贫原因众多,脱贫难度较大的地区。但一户不落,一人不少,如期脱贫奔小康依然是我对全村的郑重承诺,必须不打折扣地完成。
发展集体经济促进村民增收
集体经济活跃度是衡量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如何壮大集体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花旗村下一步发展经济、帮扶脱贫的关键所在,也是我到任后摆在我面前的重要课题。优秀的区位优势,良好的基础条件,丰富的人力资源都是花旗村发展腾飞的有力支撑。然而,长期以来花旗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形势并不乐观,村集体收入总量不大,增长缓慢,主要表现在村企业面临改制转型发展的问题上。如辖区内企业众多、但形态单一,多为石材制作销售类;村工业园区高技术、服务产业企业基本没有;企业规模不大,后期面临发展的瓶颈;村砖瓦厂已经倒闭,村企业双利化工面临企业改制。另外在农业发展上,花旗村还停留在以前家庭承包的模式上,规模化种养殖重大农业项目均很少,需要寻找自己的优势项目和突破点。
面对花旗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现状,如何破题,扶贫工作的突破点在哪里,如何利用好帮扶资源和资金……这些问题萦绕在我的心头。历经多次走访调研,综合考虑花旗村发展的优劣,我把突破点放在了盘活存量和发展增量两个方面。
在盘活存量上,我主要把突破点放在理顺关系,保障村民权益上。我做了大量的调查,花旗村村经济发展资源并不缺乏,但很多关系并不顺畅,较为典型的就是石材城的租地情况。当年花旗石材城租赁花旗村周山、山头等集体地用于经营石材城,并与村签订了联营协议,后由于经营方和租地面积的多次变动,导致出现沟通不畅通、租金收缴不及时等问题。对此,我多次与镇政府汇报,与经营户沟通,最终双方达成一致,对租地面积、租地时间、租金增幅以合同的形式明确下来,为村集体增加了150万元的稳定收入。
在发展增量上,我把重点放在扶持优势农业和规模农业上,重点扶持生态农业、特色农业。如在千禧圣林的使用上,我们通过社会招投标、引入第三方竞争的方式,将农户租金收益每年提高了400元,共计增收30万元。明确村资源发包管理规定,理顺村资源使用管理关系,以制度为抓手,实现村集体年收入300万的突破。2015年至2019年,全村居民年底分红提高了两倍,有效保障了村民的经济权益,让集体经济发展红利惠及全体村民。
完善基础设施优化人居环境
“要想富,先修路”。针对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如村主干道路破损、村环境差、旱改水等老大难问题,我积极向上反映,多次寻找帮扶资源和帮扶资金。在区、街道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我把解决这些涉及民生关切问题与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结合起来,突出问题导向,合理分配使用帮扶资金。2019年完成建设篮球场1处、村民活动场地及小游园3处、文化活动室1处、宣传公告栏3处、污水处理站2处、公共停车场2处、公厕2处、村口景观标识3处,升级改造村主干道路约5公里,新铺设地下污水管网4500米,改造垃圾收集池9处,房屋出新55000平方米,墙体彩绘3000平方米,增加绿化面积约15000平方米等。当年投资的8000多万元真正落实到村环境打造、美丽乡村的建设上,极大地改善了村民的生活环境,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满意度。
扶贫先扶志(智)促进主动脱贫
扶贫,扶的是一个人的精气神和灵魂。要坚持“扶贫先扶志”,不断增强党员群众的脱贫决心和致富本领。在工作中,我经常召开村两委会议、村党员大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想方设法为农户增收。我积极联系相关部门,为我村居民开展技能培训,如农机、农药、育婴、家政等免费劳动技能培训班,不断增强村民的致富本领。我引导村民树立劳动最光荣的理念,变输血为造血。只要村民有劳动就业意愿,愿意参与劳动,村都积极安排联系企业、施工单位,让村民参与到村改造、村提升工程中,不仅增收更增强居民获得感、参与感。
教育是一个家庭脱贫的希望,我深知孩子的上学问题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头等大事。为此,我带领村扶贫干部走遍全村的在读家庭,建立精准学生档案,全面掌握贫困学生情况。同时推动成立村帮扶教育基金,实施教育扶贫救助计划,对义务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各教育阶段的困难学生实施帮扶。通过金秋助学计划,只要是本村的在读贫困学生,就给与一定的教育补助和奖励。从而帮助贫困学生和特困大学生完成学业,减少因学返贫现象发生,实现教育脱贫。
加强协调对接入户躬行脱贫
作为一线的脱贫工作者,作为基层的负责人,我也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统筹协调的职责。花旗村对接的是新区经济发展局,与农户对接的是100名机关党员干部。我积极协调好党员与群众之间的对接,紧密党群联系,充分发挥好政府政策帮扶资源与脱贫攻坚落地的桥梁纽带作用。没有调查就没有调查权,对于每个农户,我身体力行,力争做到每户农户每季度走访一次,每次不少于半个小时,与农户话家常,聊发展,谈脱贫,强联系,做到每户有数,发展有策,脱贫有底。为不让因病返贫、因学返贫成为脱贫的绊脚石,我亲自对接徐永新、王万金两户较困难的低收入农户。在实际帮扶工作中,了解他们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困难,帮助他们增收。经过不懈的努力,花旗村2018年提前两年全部脱贫,2019年人均收入超万元。这些可喜的变化和成绩,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和拥护,没有辜负群众和政府对我的期望。
“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在基层尤其是农村,更需要紧密联系群众、依靠群众,只有真真切切地带领群众增收致富,才能得到群众的认可和拥护。扶贫永远在路上,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拿出“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概,鼓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劲头,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推动花旗村的乡村建设、宜居建设更上台阶,一道奔向繁荣富裕的美好明天。
(作者:陈燕 南京市江北新区泰山街道花旗村党总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