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江苏扶贫实录·亲历篇 | 不愧扶贫涟水情
2020-10-21 14:0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吕国杰  
1
听新闻

2018年4月,我奔赴涟水扶贫,成为省委帮扶工作队队员,同时担任麻垛农业开发区党委副书记(2018年12月起转任高沟镇党委副书记)、街南村第一书记。

街南村,地处偏远,交通不便,从村到县里乘农村巴士要1个多小时;资源缺乏、产业单一,村民长年以务农为生。全村750户,3750人,截止2018年4月,村仍有建档立卡低收入户118户,389人,占总户数的157%,总人口的近104%。到2020年,要确保贫困地区老百姓“一户不落、一人不少”与全国人民同步进入小康,这是我们党对人民做出的庄严承诺。街南村是本届省委政法委的帮扶点,确保街南村一户不落、一人不少如期脱贫摘帽奔小康,是我委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解决村集体增收达标是帮扶脱贫的关键所在。街南村的集体收入却非常微薄,且增收乏力。2016年村集体经营性收入仅12万元,2017年32万元,2018年增长到181万元;2019年,因2018年村食用菌种植经营大户亏损跑路,致使村已建成的两个大棚处于荒置状态,加上乡镇优化、领导变更等原因,去年既定的水果蔬菜大棚项目被迫搁浅;同时,2018年村合作社流转1500亩土地,进行稻麦两季种植,也没有给村集体增加收益;本想在村部兴办一家稻谷加工厂,也被否决。想在农业项目上搞增收,在街南村已经没有更好的出路。如果没有其他收入的话,2019年村集体收益将不到10万元,返贫可能性极大。

怎么突破?想到农业项目的收益不稳定,省政法委帮扶资金的投资方向和收益显得格外重要。究竟投资什么项目这个问题,一段时间里让我倍感压力。考虑到高沟镇是涟水县的主要中心镇区,辖区内有今世缘酒厂的巨大聚集和带动辐射效应,投资工业厂房建设能最大限度确保资金资产保值增值,而且投资收益也会相对较高。在高沟镇党委的大力支持下,决定省政法委的150万帮扶资金加上协调的10万资金,全部投资常兴工业园区的1700平方的工业厂房,产权50年,承租给淮安裕丰盈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年租金收益为8%,并由高沟镇政府兜底确保收益,即连续50年每年为街南村集体增收128万元。这块稳定的保底收益有效地解决了村集体增收问题,为稳定脱贫不返贫打下了坚实基础。

针对村基础设施薄弱问题,省政法委先后协调投入200多万元,推动村“断头路”扩建、“旱改水”工程实施,解决了多年未能解决的老大难问题;对村卫生室进行搬迁修缮,购置医用新桌椅等器材,村民看病就医环境显著改善;督促新村部大楼如期建成,并继续协调资金,用于大楼后期装修及购买办公设备,村办公议事环境明显提升;推动村综合文化活动中心顺利改造完工,装上了体育运动器材,架起了广场灯,购置了广场舞音响,村文化体育设施逐步配齐。2019年10月村法治文化广场建成,期间的土地流转、项目审批、规划设计、内容排版等等,我全程参与。从此“省委政法委员会援建”几个大字留名街南村。

扶贫,扶的是一个人的精气神和灵魂。要坚持扶贫同扶智、扶志相结合,不断增强党员群众脱贫决心和致富本领。驻村后,我经常召集村两委会议、村党员大会,统一思想,凝聚力量,鼓励村干部和广大党员争当脱贫攻坚的排头兵;带领全村50多名党员到周恩来纪念馆、徐州马庄村、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雨花台烈士陵园等地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党员集体宣誓、现场讲党课、“重走总书记视察之路”等集体活动,不断提高村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决心;挤出工作经费,为村两委班子成员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努力增强他们的获得感,不断提高他们投身脱贫攻坚战役的积极性;先后带领村干部和种植大户到南京农业大学、省农科院、华西村等地培训学习,拓宽视野、增长学识、学有所用;依托工作队开展的厨师、育婴、家政等免费劳动技能培训班,先后组织100多人次参加学习,不断提高村民的致富本领。

省委驻涟帮扶工作队群策群力,在全县推广联动项目,在全省影响很大,成为全省12支工作队的排头兵。我也倾力投入其中,为全县扶贫贡献了自己的力量。

同时,积极响应国家消费扶贫的号召,积极在后方单位和朋友圈宣传推广涟水特色农产品,推送“安东米富”公众号和销售平台链接,带头购买食用“安东米富”农产品。一年多来,仅本人推销有机大米就5000公斤以上,并首次将涟水农产品引进到省委食堂驻场销售;充分利用南京市蔬菜公司的销售平台和专业管理能力,解决涟水农产品最后一公里销售难题,2019年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工作队与南京蔬菜公司合同约定,其销售利润的10%归工作队,统筹用于帮扶不能达标脱贫的省定经济薄弱村,确保全县17个省定经济薄弱村如期全部脱贫。

涟水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占比高达60%以上,成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绊脚石”、小康路上的最大“短板”。工作队创造性地开展了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公益救治活动和“1+N”村级医疗互助项目。

2018年10月,工作队联合省慈善总会、南京市儿童医院等单位开展健康扶贫公益救治活动,先后分3批组织涟水县61名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到南京市儿童医院体检筛查,其中28名患儿已分批次得到手术救治,未做手术的患儿也都拟定了科学的治疗方案。高沟镇有10名患儿获益。作为工作队员,我从起初宣传发动、排查联系,到为患儿家庭提供医院预约医治、各类经费整合使用等,全面做好“一条龙”全方位的服务保障工作,重新点燃了患儿家庭的希望。

针对农村“一人得大病、全家陷困境”的状况,工作队在全省12个帮扶县区中第一个启动“1+N”村级医疗互助项目。采取“村民出一点、村集体筹一点、政府补一点、社会捐一点”等方式筹集资金,打破“老不保、病不保”的限制,多元化解农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顽疾。街南村率先跟进推广,统筹资金,将全村118户建档立卡贫困户389人的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工作队承担,按照120元/人标准全部托底享受村级医疗互助待遇;同时,从省慈善总会和工作队争取12万元启动资金,在全村推开村级医疗互助模式。目前已动员1462位村民报名参加,每人缴纳20元,剩余资金前三年由工作队按照100元标准补齐,只要村民住院在农保或社保报销后,个人自付超过1500元以上的部分,可平均再次按病种报销4815%,即在原有医保基础上,可再提高20%左右的住院报销比例。截至目前,已有30位村民拿到了报销款。村民们觉得“出一点小钱参加医疗互助,没生病最好,就当帮了大家;生病了自己就能多一道保障”。也有的村民认为“也就是一年少抽1包香烟,住院了,最少能报300元,多的能报几万块,还不限次数”。作为村第一书记,我既当宣传员、又当管理员,走村入户进行宣传、引导、推动、示范,村民们也由开始的“没听说”“不接受”,到中期的“试试看”,再到后期的“没想到”“真的好”,打心眼里感觉这是真心真意为村民办的实事好事,真正造福百姓。该项目在全村的推广实施,有效减轻了村民大病医疗负担,大幅减少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概率,成为村民实实在在的“第二医保”。2019年12月,《探索村级医疗互助模式,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在全省创新创优项目评选中获得优异成绩,得到与会专家和评委的高度评价。

今天,当我看到街南村的各项帮扶工作取得了很大的进展,看到街南村一年多来可喜的变化,工作得到了广大村民的认可和拥护,没有辜负后方单位和工作队领导、同事的期望,我深感欣慰,对自己的选择,无怨无悔。

(作者:吕国杰 江苏省委政法委2018-2019年度省委驻涟水县帮扶队员) 

标签:扶贫;政法委;工作队
责编:吕霞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