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解放日报:科创板正形成一股“长三角力量”
2020-06-05 10:59:00  来源:解放日报  
1
听新闻

6月2日,来自浙江湖州的德马科技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敲响了开市铜锣,成为科创板第106家上市企业。

自科创板开市以来,已有46家长三角企业在这里敲响了开市铜锣。这一数字,几乎占到了科创板已上市企业的半壁江山。在科创板已受理企业中,长三角企业也几乎占据了一半。

科创板助力长三角转型升级

处于经济转型升级期的长三角,需要科创板的助力。

当下,科技创新已经成为长三角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动力。《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到2025年,科创产业融合发展体系基本建立。区域协同创新体系基本形成,成为全国重要创新策源地。优势产业领域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形成若干世界级产业集群。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产业迈向中高端。到2025年,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以上,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高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18%。

达成这一目标,不仅需要政府的扶持,更需要大量社会资本的参与。而科创板,无疑为长三角科创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规划纲要》也明确,鼓励长三角地区高成长创新企业到科创板上市融资。

“作为一家物流装备科技企业,我们之前也考虑过别的资本市场板块。但科创板与我们公司的科创属性更加匹配,其对硬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也更大。” 德马科技董事长卓序说,“长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最活跃、科技创新能力最强的区域,有了科创板的支持,很多优质的企业就能继续做大做强。我周围很多长三角企业家朋友,也在积极谋划科创板上市,甚至有一些原本选择其他板块的,现在也转换了赛道。”

如今的科创板上,已形成了一股长三角力量。从地域来看,截至昨天,江苏拥有19家企业,上海有16家,浙江有11家,安徽有5家提交注册或注册生效企业,后续也将很快上市。从行业来看,长三角上市公司高度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和战略新兴产业,包括高端装备制造、软件信息技术、生物医药等多个硬科技领域。

长三角企业更是拿下了科创板的多个“第一”。来自江苏的华兴源创不仅拿下了科创板第一股的名号,之后又成了并购重组的第一例。来自上海的优刻得,成了科创板乃至整个A股首个同股不同权的上市公司。来自江苏的泽璟制药则选择了科创板的第五套上市标准,成为首个登陆科创板的未盈利企业。

有了科创板的资金助力,这些长三角企业的发展势头可谓迅猛。以江苏、浙江、上海三地市值最高的三家企业为例,江苏的南微医学,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3.07亿元,同比增长41%;归属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3.04亿元,同比增长57%。浙江的虹软科技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5.64亿元,同比增长23%;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为2.10亿元,同比增长33%。上海的中微公司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19.47亿元,同比增长1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1.89亿元,同比增长107%。

发展好了,底气足了,各家科创公司更可以放开手脚加大研发投入。南微医学2019年研发投入7039.86万元,较上年增长43%。虹软科技2019年研发投入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达到了34%,中微公司研发投入占营收的比重也达到了21%,远超科创板平均数12%。

长三角资源为科创板引入活水

长三角的科创资源优势,也是长三角企业大量登陆科创板的另一个原因。

论科教资源,长三角拥有上海张江、安徽合肥2个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以及全国约1/4的“双一流”高校、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中国培养半导体研发人才的前十大高校中,有半数都坐落在长三角。”科创板上市企业晶丰明源总经理胡黎强介绍。

论区域创新能力,长三角年研发经费支出和有效发明专利数均占全国1/3左右。集成电路和软件信息服务产业规模分别约占全国1/2和1/3,在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形成了一批国际竞争力较强的创新共同体和产业集群。

不难发现,这些资源优势与科创板定位,有着高度的重合性。随着长三角一体化的加速推进,资源优势转化为上市标的的渠道更加畅通,这也使得长三角逐渐成了科创板的“蓄水池”。

不久前,镇江40家重点拟上市企业来到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镇江分中心,与来自上海的金融机构面对面,进行了上市培训和融资对接。这种跨省市的培训对接活动,正在为科创板引来更多的活水。

长三角资本市场服务基地由上海浦东新区与上交所于2018年11月共同发起设立,规划了上市行政综合服务、股权投资对接、债权融资服务等十大功能,积极引导各类金融资源对接长三角优秀科创企业。运行一年多来,基地已与19座长三角城市(区)结为联盟城市,吸纳了超过80家头部金融机构作为联盟成员,并在杭州、盐城、南京、无锡、南通、镇江设立了6个基地分中心。

基地还对照科创板相关标准,从盈利能力、持续经营、科技研发和行业地位等多维度发现和筛选优质科创企业,建立了覆盖长三角3200余家企业的储备库,并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上市后备库,及时筛选、培育、推荐符合条件的科创企业登陆科创板。

长三角的各个省市也在行动。上海开展的“浦江之光”行动,通过完善一套部门联动、市区协同的协调推进机制,搭建科创企业和政策工具两个资源库,支持和鼓励更多科创企业上市。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和江苏证监局建立“企业科创板上市服务直通车联系机制”,可以及时协调解决企业上市中遇到的困难与问题。浙江省创业投资协会先行一步,在科创板相关制度落地前就开始储备科创板未来上市企业资源,杭州、宁波等地也在积极开展培训会和推进会。安徽省更首先明确提出对登陆科创板企业给予资金补贴……

可以看到,无论是发展需要,还是资源优势,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与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之间,已经形成了一种积极的化学反应。这种反应将让二者互相成就,给予长三角区域和中国资本市场更大的想象空间。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