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一路奔涌,在东部三角洲孕育出万千气象。
这里,是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以4%的国土面积创造全国四分之一的经济总量。这里,也是绿水青山样板间,拥有数量众多的“天然氧吧”“森林城市”。
去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其中一项重要目标,便是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包括上海青浦、浙江嘉善、江苏吴江在内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定位更是直接落到“生态绿色”。
一年间,从“蓝图规划”到“施工落实”,三省一市奏响协奏曲,在环境治理中消除行政壁垒,在生态保护中创新体制机制,在绿色发展中探寻资源共享。
今年一季度,在GDP合计占全国生产总值24%的情况下,沪苏浙皖国考断面水质同比提升,空气质量达到近3年最好水平……长三角正在创造的,是人口稠密地区协同推进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的美丽奇迹。
环境共治 联手消除“藩篱”
湖州德清久胜车业有限公司车间里,工人正手持喷枪,为自行车上漆。他们身旁的漆桶开着盖,却闻不到刺鼻异味。“我们投入上百万元,对烤漆工艺进行‘油改水’升级,告别了气体污染。”总经理李宇辉说。
久胜所处的杭嘉湖绍地区,一度是浙江打好“蓝天保卫战”最难区域。湖州空气质量,曾常年全省倒数。
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浙江要在推动形成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中,发挥生态环境优美的特色优势。这意味着,浙江生态保护必须进一步拉高标杆、补齐短板。
湖州针对木业、化纤等14个重点行业列出有机物排放、扬尘控制等11个方面,划定领导干部问责情形。
如今,太湖畔又见天朗气清。2019年,湖州空气优良率达76.7%,成为环太湖地区天最蓝的城市。
让山更绿、水更清、地更净,这一年的浙江,美丽河湖建设、无废城市创建等行动,从试点走向全域,生态环境质量持续高位提升。
今年5月,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发布——浙江成为全国首个生态省。评估结论认为,浙江全省GDP、节能降耗水平、生态环境状况综合指数均位居全国前列,已率先步入生态文明建设的快车道。
强一域而谋全局。长三角地区时空一体、山水相连,治水、治气等工作休戚相关。各自为战,显然力不从心。联防联控,才是破局的关键——
向天空。三省一市深化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协作会商,开展环境空气质量监测预警保障,统一重污染天气预警标准;
向水体。在太湖、新安江等流域开展治水合作,推进上下游联合检测、应急联动行动;
向土壤。加强净土、清废联合治理攻坚,开展固废联动监管执法,查处非法转移、倾倒、处置等违法行为。
一条太浦河,沟通太湖与黄浦江,连接青嘉吴三地。过去,水岸环保问题跨省协调、层层申报,往往耗时一个多月才能解决。如今,得益于一体化加速,三地消除行政壁垒,实现数据实时共享、人员联合执法。垃圾偷倒、水葫芦淤塞河道等问题,不到两天就能处理。界河,从环境治理的难点,变为生态合作的亮点。
数据显示,2019年底,长三角地区国考断面水质有不同程度提升,空气质量明显改善,重污染天数比上年下降58%。
生态共保 创新体制机制
夏日的遂昌大田村,凉风习习,鸟鸣啾啾,满眼绿意。
去年5月,丽水发布全国首份村级GEP核算报告,大田村的空气、河流等生态系统核算价值高达1.6亿元。当地一改“以收入论英雄”模式,大田村人守护绿水青山的自觉性更高了。
全新的机制,深刻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村里为古树设计保护方案,要求村民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严格守护溪流水质。改善环境的行为,正让河流更清澈、空气更清新。
建设绿色美丽长三角,需要创新体制保驾护航。生态环境联防联治要走得远,也需完善跨部门、跨区域协调机制。
新安江畔,率先迈出改革步伐。
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的新安江,出境水量占千岛湖年均入库水量60%以上。从2012年开始,浙皖开启跨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年度水质达到考核标准,中央和浙江向安徽拨付补偿资金。新安江,成为全国水质最好的河流之一。
但新安江保护投入资金与生态补偿资金之间仍存在缺口。借鉴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浙皖谋划跨省共建新安江—千岛湖生态补偿试验区。眼下,两地正在协同编制湿地、森林等生态效益补偿方案。未来,跳出“水质对赌”范畴,上下游生态补偿范围将逐步向全要素扩展,形成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破除条条框框,更大胆地闯、更大胆地试、更自主地改,长三角一些地区也正以统一标准为突破口,推动形成更高层次的生态共保。
示范区内,一项最新成果的发布引人瞩目。包括青浦金泽镇和朱家角镇、嘉善西塘镇和姚庄镇、吴江黎里镇在内的先行启动区,开始实行跨省域统一的产业准入标准。
按照环境友好度要求,新进项目必须符合生态保护红线、环境质量底线、资源利用上线、生态环境准入清单管控要求和区域主导生态功能,执行国家、沪苏浙行业及特定区域最严格环保排放标准,使能耗、水耗指标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这意味着,过去由于发展程度不同、准入门槛不一等导致的“跨区域污染转移”,将彻底被杜绝。
从一个个试点起步,奏响生态共保协作曲,一个更高颜值的绿色美丽长三角正呼之欲出。
资源共享 探路绿色发展
好风景能带来新经济,在长三角已成为共识。
漫步嘉善县西塘镇荷池村,近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远处是“细柳阶边水阳楼”,水乡魅力扑面而来。村民说,这是近年来浙江不断深化“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的成果,村里逐步拆除沿河违建、改善人居环境。
优美的生态,每年为荷池吸引上万游客,也让它成为嘉善美丽乡村风景线上的明珠。非遗体验馆、爱莲公园、水上驿站……一个个新项目落地,文旅融合、农旅融合产业应运而生,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如今,这一把生态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的经验,正成为推动长三角绿色发展的潮流。
与嘉善相邻的苏州市吴江区,2019年开始谋划环元荡美丽乡村群建设。一年间,湖岸线1公里范围内的鱼池全部清退,周边散乱污企业全部腾换,还原生态底色。未来,环绕元荡,还将建设20余公里步道、自行车道,一路串联汾湖、淀山湖,形成乡村休闲旅游带。
加速奔跑的长三角,绿水青山化作最好的资源,不断开辟高质量发展新境界。但不可否认,放眼三省一市,生态资源要素分配不均衡、产业同质化竞争等现象依然存在。
长三角绿色发展之路,如何形成“1+1+1+1>4”效应?各地已经开始探索优势互补、资源共享。
去年10月,杭黄牵手衢州,衢州作为第三个城市,加入这条世界级旅游线路。三地比邻,地缘相亲,恰好构成浙西—皖南生态旅游圈。钱江源国家公园、龙游姜席堰、南孔古城等景观,极大丰富圈内生态与文化多样性。
杭衢钱塘江诗路之旅首航、杭衢铁路正式开工……半年多来,黄金旅游线上动作频频。据统计,2019年衢州、黄山接待游客数量分别突破500万人次、7400万人次,其中,来自杭州都市圈的游客均增长10%以上。
目光投向长三角南部。层峦叠翠,畲乡风情,景宁的生态优势有目共睹。在这里,人们关注的焦点,是如何抓住一体化机遇、用好长三角市场。对接上海标准、实行绿色生产、探索可追溯管理……“景宁600”生态农产品获得消费者青睐。如今,冷水茭白、九龙地瓜面等当地特产已走进上海社区、学校,仅去年就创造1000余万元产值。
一年间,长三角国家级旅游度假区联盟、宁杭生态经济带、淮河生态经济带、环太湖生态文化旅游圈……一个个合作平台相继成立。从信息互通到资源共享,再到市场联动,跨省合作的想象空间,正被无限拓展。
既有绿水青山,又有金山银山,毫无疑问,未来的长三角将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