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习语常听丨铭记2020
2020-12-29 16:34: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导语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2020年已接近尾声。这一年,是不平凡的一年,我们14亿人同心战疫,同舟共济、守望相助,谱写了波澜壮阔的抗疫史诗;这一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脱贫攻坚力度之大、规模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我们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

这一年,习近平总书记与我们在一起。他带领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共克时艰、砥砺前行,取得一次又一次的伟大胜利。“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直抵人心,在关键时刻,为我们坚定信心、指引方向。“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为大家盘点2020年习语高频热词,在开启2021年新篇章之前,让我们一起重温、一起学习。

听习语

1、疫情防控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疫情防控亲自部署、亲自指挥,多次召开会议听取汇报、作出重要指示;一个月内三次亲临一线考察调研,深入社区、医院、疾控中心、科研攻关一线,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密集与国外政要和国际组织领导人通电话、通信和会面等,传递中国声音……

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我们一定会战胜这一次的疫情。

——2020年1月28日,会见世界卫生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时强调

信心百倍地打好这一场阻击战、总体战,打好这一场人民战争。我们一定要树立信心,一定会胜利的。

——2020年2月10日,在北京市调研指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现在你们最应该做的就是要坚定信心,我们大家共同来坚定信心,一定会打赢这一场战疫!武汉必胜,湖北必胜,全中国也必胜!

——2020年3月10日,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

在防控疫情的情况下,积极地开展复工复产,既要保证生产任务,还要保证我们的身体健康。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我们发起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援助时间最集中、涉及范围最广的紧急人道主义行动,为全球疫情防控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充分展示了讲信义、重情义、扬正义、守道义的大国形象,生动诠释了为世界谋大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国担当!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向人民、向历史作出的庄严承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习近平同志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为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路线图和任务书。

奋斗创造历史,实干成就未来。新的一年,我们要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民亦劳止,汔可小康”的憧憬将变成现实。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2020年1月23日,在2020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

希望我们的父老乡亲们的生活像我们城市的名字:安康、平利,平安顺利。希望我们奔小康的路上一个也不少,都能够顺利地脱贫,确保小康。祝大家幸福安康。

——2020年4月20日至23日,在陕西考察时强调

今年以来,14亿中国人民不畏艰难、上下同心,全力克服疫情影响,加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我们有信心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中国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目标即将实现,从明年起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将进入一个新发展阶段。

——2020年11月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3、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2020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之年。经过8年持续奋斗,我国如期完成了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近1亿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取得了令全世界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

要集中解决好贫困地区群众反映强烈、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对脱贫攻坚中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等问题要精准施治,要加强对脱贫工作绩效特别是贫困县摘帽情况的监督。

——2020年1月13日,在十九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脱贫攻坚工作艰苦卓绝,收官之年又遭遇疫情影响,各项工作任务更重、要求更高。我们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信心、顽强奋斗,夺取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坚决完成这项对中华民族、对人类都具有重大意义的伟业!

——2020年3月6日,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

脱贫、全面小康、现代化,一个民族都不能少。我们携手并进,这体现五千年的中华文明,也体现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020年6月8日至10日,在宁夏考察时强调

中国努力克服疫情影响,即将提前10年实现消除绝对贫困目标。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7亿多人摆脱贫困,对世界减贫贡献率超过70%。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合力建设远离贫困、共同发展的美好世界。

——2020年11月22日,出席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五次峰会第二阶段会议时的讲话

4、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要弘扬中国精神。抗疫精神、抗战精神、老西藏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西迁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的讲话中多次谈及这些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字字句句,寄意深远。

我们要发扬老教授们这种西迁精神。重大的历史进步都是在一些重大的灾难之后,我们这个民族就是这样在艰难困苦中历练、成长起来的。

——2020年4月22日,在西安交通大学西迁博物馆考察调研

中国的抗疫斗争,充分展现了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中国担当。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才能在历史洪流中屹立不倒、挺立潮头。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人民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孕育出伟大抗战精神,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2020年9月3日,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5周年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抗美援朝精神。

——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全面深化改革

“改革”是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的高频词之一,全会强调,全面深化改革,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这再次彰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定力,不仅为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指明方向,也为世界发展前景注入强劲信心。

胜利完成“十三五”规划主要目标任务、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必须发挥好改革的突破和先导作用,依靠改革应对变局、开拓新局,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既善于积势蓄势谋势,又善于识变求变应变,紧紧扭住关键,积极鼓励探索,突出改革实效,推动改革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2020年6月30日,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上的讲话

依靠改革激发科技创新活力。我国科技队伍蕴藏着巨大创新潜能,关键是要通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把这种潜能有效释放出来。转变政府职能是科技改革的重要任务。

——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与时俱进全面深化改革。改革永远在路上,改革之路无坦途。

——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我们将持续深化改革,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拿出更大勇气、更多举措破除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2020年11月19日,在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对话会上发表主旨演讲

6、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人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人类命运与共的深刻内涵。习近平总书记以天下为己任,提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致力中外合作,彰显中国担当,引领世界进步。

中方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愿同各国分享防控有益做法,开展药物和疫苗联合研发,并向出现疫情扩散的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

——2020年3月26日,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特别峰会上的发言

人类是命运共同体,团结合作是战胜疫情最有力的武器。这是国际社会抗击艾滋病、埃博拉、禽流感、甲型H1N1流感等重大疫情取得的重要经验,是各国人民合作抗疫的人间正道。

——2020年5月18日,在第73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开幕式上的致辞

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也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面对人类面临的挑战,世界各国应该加强团结而不是制造隔阂、推进合作而不是挑起冲突,携手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造福世界各国人民。

——2020年11月12日,在第三届巴黎和平论坛发表视频致辞

我们坚信,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没有改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潮流也不可能逆转。我们要为人民福祉着想,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用实际行动为建设美好世界作出应有贡献。

——2020年11月17日,在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十二次会晤上的讲话

7、英雄

战“疫”英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战英雄、抗洪英雄……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的重要讲话中多次点赞英雄模范。伟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伟大。英雄模范的事迹和精神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

你们这些亲人也是我们的亲人,也是祖国人民的亲人,也都是我们心目中的英雄,中华民族遇到危难的时候,总有这样的英雄挺身而出,这是伟大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我们都会尊敬他们。

——2020年8月18日至21日,亲切看望慰问在防汛抗洪救灾斗争中牺牲同志的家属

世上没有从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青年一代不怕苦、不畏难、不惧牺牲,用肩膀扛起如山的责任,展现出青春激昂的风采,展现出中华民族的希望!让我们一起为他们点赞!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危急时刻,又见遍地英雄。各条战线的抗疫勇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困难面前豁得出、关键时刻冲得上,以生命赴使命,用大爱护众生。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70年来,我们始终没有忘记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牺牲的烈士们。19万7千多名英雄儿女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献出了宝贵生命。烈士们的功绩彪炳千秋,烈士们的英名万古流芳!

——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8、新发展理念

“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一再强调“新发展理念”,彰显了其重要性。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和考验。面对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性更加凸显。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必须全面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办好发展安全两件大事,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开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新局面。

——2020年9月8日,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的讲话

各国要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历史性机遇,推动疫情后世界经济“绿色复苏”,汇聚起可持续发展的强大合力。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当前,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面对新机遇新挑战,只要我们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就一定能够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创造让世界惊叹的更大奇迹!

——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浦东要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决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努力成为更高水平改革开放的开路先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排头兵、彰显“四个自信”的实践范例,更好向世界展示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道路。

——2020年11月12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9、人民至上

“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可以不惜一切代价。”“紧紧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植根人民。”……无论是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斗中,还是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进程中,习近平总书记坚持“人民至上”的话语暖人心扉、贴近民心。

在这次疫病流行的时候,我们毅然地为了防控疫情,对经济社会发展按下了暂停键,不惜付出很高的代价,把人民生命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必须保护好,我们办事情一切都从这个原则出发。

——2020年6月2日,主持召开专家学者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铭记伟大胜利,推进伟大事业,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历史是人民创造的。

——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中国共产党的力量,人民军队的力量,根基在人民。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为民谋利,为民尽责,为民担当,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只要我们始终坚持人民立场、人民至上,就一定能够激发出无往而不胜的强大力量,就一定能够不断书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彩华章!

——2020年10月23日,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0、“大循环”“双循环”

推动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大循环”“双循环”,国际社会和国内各方面都给予很高的关注。

推动国内大循环,必须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一主线,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水平,以新供给创造新需求,科技创新是关键。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也需要科技实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稳定。

——2020年9月11日,在科学家座谈会上的讲话

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要优化升级生产、分配、流通、消费体系,深化对内经济联系、增加经济纵深,增强畅通国内大循环和联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功能,加快推进规则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率先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2020年10月14日,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我们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这决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不仅是中国自身发展需要,而且将更好造福各国人民。

——2020年11月4日,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中国正在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中国将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从世界汲取发展动力,也让中国发展更好惠及世界。欢迎各方把握中国发展新机遇,积极深化对华合作。

——2020年11月10日,在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次会议上的讲话

11、改革开放

从世界大势看,经济全球化仍是历史潮流,各国分工合作、互利共赢是长期趋势。中国致力于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科技领域开放合作,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我们要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

为更好发挥北京在中国服务业开放中的引领作用,我们将支持北京打造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加大先行先试力度,探索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经验;设立以科技创新、服务业开放、数字经济为主要特征的自由贸易试验区,构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高水平开放平台,带动形成更高层次改革开放新格局。

——2020年9月4日,在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全球服务贸易峰会上的致辞

我特地来汕头经济特区考察调研,就是要向国内外宣示,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将坚定不移走改革开放道路,奋发有为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锲而不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希望乡亲们携手努力,共同奋斗!

——2020年10月12日至13日,在广东考察时强调

改革开放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

——2020年11月12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明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要传承红色基因、践行初心使命,不断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和水平,确保改革开放正确方向。

——2020年11月12日,在浦东开发开放30周年庆祝大会上的讲话

12、生态文明

云南、浙江、陕西、山西、宁夏、江苏……在今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考察调研行程中,他反复强调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载入党章和宪法。

经济发展不能以破坏生态为代价,生态本身就是经济,保护生态,生态也会回馈你。

——2020年3月29日至4月1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

人类需要一场自我革命,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人类不能再忽视大自然一次又一次的警告,沿着只讲索取不讲投入、只讲发展不讲保护、只讲利用不讲修复的老路走下去。

——2020年9月22日,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的讲话

坚持生态文明,增强建设美丽世界动力。生物多样性关系人类福祉。生态兴则文明兴。我们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促进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统一。

——2020年9月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中国用生态文明理念指导发展,中国把生态文明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2020年9月30日,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

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构建综合治理新体系,统筹考虑水环境、水生态、水资源、水安全、水文化和岸线等多方面的有机联系,推进长江上中下游、江河湖库、左右岸、干支流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2020年11月14日,在全面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强调

13、民法典

民有所呼,法有所应。2020年5月28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法典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是一部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基础性法律。

民法典系统整合了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长期实践形成的民事法律规范,汲取了中华民族5000多年优秀法律文化,借鉴了人类法治文明建设有益成果,是一部体现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符合人民利益和愿望、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民法典,是一部体现对生命健康、财产安全、交易便利、生活幸福、人格尊严等各方面权利平等保护的民法典,是一部具有鲜明中国特色、实践特色、时代特色的民法典。

——2020年5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

——2020年5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要广泛开展民法典普法工作,将其作为“十四五”时期普法工作的重点来抓,引导群众认识到民法典既是保护自身权益的法典,也是全体社会成员都必须遵循的规范,养成自觉守法的意识,形成遇事找法的习惯,培养解决问题靠法的意识和能力。

——2020年5月29日,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素材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标签:
责编:唐韵
上一篇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