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不及腊月廿三的到来,1月16日农历廿二上午10时许,看到盆里和的面已经完全醒了,洪泽区西顺河镇张福河村村民杨树花笑眯眯地端出早已拌好的菱角秧肉馅,老伴化中开已经围好围裙拿着擀面杖坐在了厨房的小桌子旁。老两口开始包起渔家特有的菱角秧馅肉包子。“儿子最喜欢吃。早点包好了,等他们过年回来。”化中开念叨着。
张福河由北向南,在张福河村附近缓缓流入洪泽湖,“依湖滨河”的天然位置,使得张福河村一直是个原生态渔村。村子不大,现有村民180余户,共600余口人。随着洪泽湖区加强生态保护力度,靠着传统捕捞作业的渔民,纷纷上岸,或承包鱼塘养螃蟹,或依托自然资源发展渔家风情旅游,已经和传统的渔民生活大大不一样了;年轻一辈的,大多也出外闯世界去了。但渔家独特的风俗习惯一直在延续着。
儿子定居上海做着进出口贸易,忙,一年难得回家。今年69的化中开在村里承包鱼塘搞起了螃蟹养殖,今年大丰收,“纯收入赚了二十来万”。化中开开心地说,但赚钱的喜悦远远比不上逢年过节儿子一家人回来。“夏天的时候,就到湖边打菱角秧了”。化中开笑着说,打回来后晒干,专门留到过年包包子,“儿子最喜欢吃了,每年过年回家吃得最多,回上海的时候还要带走。”
和岸上人家不一样,在张福河村年前蒸包子,家家都要连蒸上三四天。“每天从早上九十点蒸到晚上八九点。够吃到正月底。”化中开介绍着,岸上人家做的包子,渔家也都做,不同的就是家家都会多做一样菱角秧肉馅的,“渔家人就喜欢这口味。”
除了包子,除夕夜的饺子同样不可缺少。但是渔家人会在年初一凌晨一点吃饺子,“过个早年,年过得越早来年的收成越好”。华中开说,下湖打鱼的时候,为了赶上早市卖到岸上去,渔家人都要凌晨早早地下湖,下得越早打得鱼越多,大年初一早吃饺子就被渔家人赋予了一种特殊的祝愿。
除夕祭神,渔家也有专门的神——“金龙四大王”:张将军、刘将军、杨四将军、柳四将军,掌管着洪泽湖上渔民生产、生活的神。到了除夕,家家都要挂起四大王的画像祭祀。“泗洪临淮有个专门画神像的画师,我们都要去那边请神像。”华中开说,但神像不是年年请,“十年请一次”。除夕夜挂,年初一拿下来,存放在专门的地方。
当记者想看看四大王画像时,华中开连连摆手,“看不得看不得”。神像一年中,只能除夕拿出来,其他时候任何人不得拿不得看。“等到除夕,儿子回来了,我和他一起挂。”提起儿子,花开中又一次乐开了花。年近了,儿子一家人很快就要回家团圆了。
融媒体记者黄育举何剑峰
融媒体编辑 李昱
通讯员刘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