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南通大学于彬教授:传好神经再生研究的“接力棒”
2020-01-08 07:5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近日,美国实验生物学会联合会会志FASEB J杂志发表了南通大学教育部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于彬教授团队关于环状RNA调控神经再生的文章,这是该团队继非编码小RNA、长链非编码RNA之后,在神经再生领域取得的又一研究成果,这一发现从新的表观遗传学角度拓展了人们对神经损伤修复机制的理解。

  “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交通和生产事故等意外创伤导致的中枢及周围神经损伤患者逐年增加,社会老龄化的加剧也导致神经退行性疾病以及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节节攀升,促进神经损伤修复已经成为目前人类健康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也是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大需求。”于彬说,非编码RNA介导的新型组织工程神经缺损修复的应用基础研究,正是当今世界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的最新研究趋势。

  对医学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的研究,于彬与他所在的实验团队,一直走在国际最前沿。1999年,于彬本科毕业后任教于原南通医学院遗传学教研室。“教学过程中我深深体会到,作为一名教师,必须站在科学的前沿,才能把最先进的理论知识带给学生。”他回忆说,当时他毅然辞职攻读研究生学位,围绕疾病功能基因组开展研究。

  2009年,博士毕业后的于彬回到南通,加入著名医学组织工程学与神经再生专家顾晓松院士团队,围绕神经损伤修复机理进行了系统性的研究,率先在国际上提出了非编码RNA参与周围神经损伤再生,为神经再生研究提出新的理念。

  2013年,于彬再赴哈佛大学医学院国际著名神经科学家何志刚教授实验室研修,合作颠覆性发现平衡中间神经元兴奋性紊乱促进脊髓功能恢复,成为研究脊髓损伤机制的一个重要方向以及治疗脊髓损伤病人新的靶点,这一研究成果让南通大学首次登上国际顶级期刊Cell杂志。“与周围神经损伤修复相比,脊髓损伤与修复是当今生命科学、医学领域一个远没有完成的挑战。”于彬说。

  据世界卫生组织提供的数据,全球每年新增脊髓损伤患者超过30万-50万人,脊髓损伤患者在中国已超过500万,而临床治疗的手段及疗效非常有限。“脊髓损伤修复在中国有着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我的舞台在中国。”于是,带着前期积累的研究成果,于彬毅然重回实验室,在神经再生与修复的研究领域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近5年来,他与实验团队以直接筛选小分子药物为突破口,研究并建立了一整套完备且全球领先的中枢神经系统损伤修复的研究系统和方法,在脊髓损伤的机制研究和功能性恢复方面取得重大突破。这些发现为脊髓损伤的病患神经功能性恢复治疗提供了理论基础,可望在临床上给脊髓损伤病患带来新的治疗措施和康复希望。

  于彬说,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一支强大的科研团队,更离不开顾晓松院士身体力行的示范与引领。作为神经再生重点实验室团队的骨干成员,于彬时刻铭记着自己的责任与使命,在承担繁重的科研任务的同时,还先后指导了10余名硕博士研究生,带领着他们不断探索、不断超越。

  每逢周末,于彬都会雷打不动地跟远在美国的课题组成员周松林进行视频通话,讨论科研进展,交流科研难题。在他的鼓舞下,周松林获得三项国家课题的资助,成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课题组成员姚淳、王亚先也先后前往哈佛大学医学院深造,一年后继续回到实验室,不断挑战研究新高度,两人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青年基金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科学研究永无止境,医学组织工程与神经再生研究的接力棒已经交到我们这一代人手中,我们更应该发扬通医优秀知识分子群体爱国奉献、永攀高峰的精神,并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让南通大学的神经再生研究永远站在世界最前沿。”于彬说。

  记者 王 拓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