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茫茫宇宙中最神秘的天体,“黑洞”继首张照片后又掀起了科学热潮。11月28日凌晨,《自然》杂志发布了我国科学家的重大发现:依托我国自主研制的郭守敬望远镜(又称LAMOST),成功“活捉”了一颗“黑洞之王”。
这颗在银河系内发现的黑洞位于一个双星系统中,距离我们约1.4万光年,质量约为太阳质量的70倍,远超目前天文学理论预言的恒星级黑洞质量上限,恒星演化理论或将因此改写。
不可置信!银河系“黑洞之王”
对于黑洞研究而言,2019年真是个丰收年。4月10日人类历史上第一张黑洞照片发布,神秘莫测的“黑洞”初露芳容。11月底,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刘继峰、张昊彤研究团队发现的银河系内的“黑洞冠军”,再次吸引地球人的注意。
茫茫星海,不发光的黑洞为何让人们如此着迷?黑洞质量意味着什么?那要从黑洞的“前世今生”说起。
南京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院长李向东介绍,黑洞并不是一个“洞”,最初其实是一颗衰老的巨大恒星。
恒星也有“生老病死”。以同是恒星的太阳为例,“如果我们有一把足够大的手术刀去剖开太阳,会发现太阳核心正在发生热核聚变反应,氢原子核不断聚变为更重的氦原子核,未来氦原子核会聚变为碳原子核,以此类推。当恒星内部的核聚变反应停止时,恒星就走向死亡了。”李向东说,当然,太阳不会变成“黑洞”,它的结局是收缩成一颗白矮星,这其中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它的质量还不够大。
当一颗质量大于大约20倍太阳质量的恒星内部生成铁元素的时候,恒星内核开始引力坍塌。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止这颗恒星的核坍缩成一个体积接近无限小、密度超大的点,即“奇点”。奇点强大的引力场扭曲了周围的时空,连光也无法逃逸。至此,黑洞就诞生了。
根据质量的不同,黑洞一般分为恒星级黑洞(100倍太阳质量以下)、中等质量黑洞(100倍-10万倍太阳质量)和超大质量黑洞(100万倍太阳质量以上)。这其中,恒星级黑洞是由大质量恒星死亡形成的,是宇宙中广泛存在的“居民”。
那么此次发现的最大恒星级黑洞的特别之处在哪?为何会让研究者大呼“不敢相信”?
因为恒星中含有的金属元素越多,向外“刮”物质的星风就越强烈,大量质量就会提前流失,恒星的核就无法长得更大。因此现有的恒星演化理论认定,在高金属丰度环境中只能形成最大为25倍太阳质量的黑洞。过去天文学家们在银河系中找到的恒星级黑洞,都在20倍太阳质量以下。李向东告诉记者,对这个黑洞的伴星的观测发现它的金属丰度比较高,因此质量接近太阳70倍的黑洞,确实是大大“超标”了。
“静默的黑洞”:不依托X射线直接捕捉的新方法
一个10倍于太阳质量的恒星,要是坍缩成黑洞,只有直径30千米大小。而黑洞本身不发光,天文学家又如何在茫茫宇宙中寻找到它们呢?
目前有两种方法可“迂回”地找到黑洞。一种是利用引力波探测,聆听时空的涟漪,进而推知黑洞并合事件,但该方法只适用于两个密近的、相互绕转的黑洞。
另一种是X射线辐射法。过去50年,科学家用该方法找到了约20颗恒星质量黑洞。李向东介绍说,如果黑洞与一颗正常恒星组成一个“一黑一亮”的双星系统,黑洞通过它的巨大引力,会捕获旁边这颗恒星上的气体物质,在黑洞周围形成一个吸积盘,从而发出明亮的X射线光。“黑洞”周边的X射线光,就是天文学家感知和判断黑洞存在的有力线索。
但是,在黑洞双星系统中,能够发出X射线辐射的只占一小部分。当黑洞和它的伴星距离较远时,往往是不发光的。对于这些“宁静”的黑洞如何来搜寻呢?
刘继峰、张昊彤领导的研究团队使用的是一种称为“径向速度”的探测法。径向速度法本身并不新,南大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副教授谢基伟说,今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系外行星研究,就是通过径向速度法发现的。当天体在做轨道运动时靠近或远离观测者时,它发出的光谱会发生有规律的蓝移(频率变高)或红移(频率变低)。
打个比方,“径向速度”探测法像救护车驶近时鸣笛声调变高,远离时声调又变低。但用于黑洞探测,尚属首次。此次LAMOST就是通过监测恒星的轨道运动来搜寻黑洞的。
从2016年秋季开始,研究团队开始利用LAMOST监测银河系内一个小天区的3000多颗恒星,跟踪它们的光谱变化。结果发现,在一个X射线辐射非常宁静的双星系统(简称LB-1)中,一颗有8倍太阳质量的蓝色恒星,围绕一个“看不见的天体”做着周期性运动。它光谱中一条近乎静止且运行方向和恒星本身反相位的Hα发射线成为科学家的新线索,并通过西班牙和美国的望远镜观测进一步确认了LB-1的光谱性质,天文学家最终证实这个看不见的天体是一个黑洞。
刘继峰说:“这个黑洞从未在任何X射线观测中被探测到,它的X射线辐射非常宁静,所以,我们为天文界提供了一种利用LAMOST巡天优势寻找黑洞的新方法。”
“一眼千星”,光谱之王助力“黑洞猎手”
在新闻发布会上,李向东向记者强调:“此次研究成果的获得,LAMOST功不可没,这是我们依托我国自主研发的天文设备进行的开创性研究,证明了它强大的光谱获取能力。”
LAMOST被天文学家誉为全世界光谱获取率最高的“光谱之王”。国家天文台高级工程师白仲瑞介绍,LAMOST拥有4000颗“眼睛”即光纤,一次能观测近4000个天体,每根光纤都可以对应天上的一个天体,可谓“一眼千星”。
LAMOST大样本的优势,甚至可以给银河系“重新画像”。在本次研究中,历时两年多的监测里,LAMOST共为这项研究做了26次观测,累积曝光时间约40个小时。刘继峰表示,如果利用一架普通四米口径望远镜来寻找这样一颗黑洞,在同样的概率下,估计需要40年的时间——这充分体现出LAMOST超高的观测效率。
这颗迄今为止最大质量的恒星级黑洞,也标志着利用LAMOST巡天优势搜寻黑洞新时代的到来。就在揭晓“最大质量恒星级黑洞”之后,国家天文台研究团队透露将启动实施“黑洞猎手”计划,通过LAMOST监测其他四个天区,将径向速度监测和天测数据结合,批量发现黑洞并测量黑洞质量,预计5年内发现并测量近百个黑洞,这将5倍于银河系中的已知黑洞数目。
发现更多“深藏不露”的黑洞,其意义何在?李向东告诉记者,关于黑洞本身,我们对它的认识还没有达到非常深入的程度。“理论上银河系中恒星级的黑洞可能会有上亿个,而目前所有的样本加起来不过30多个,我们看到的只是黑洞族群中很小的一部分,不一定具有代表性。有了黑洞群像,才能寻找其演变的规律。其次,我们还要通过拍摄黑洞照片等手段,对单个黑洞的物理性质做更加细致的研究。”
记者了解到,尽管具有巡天优势,LAMOST只能得到关于光谱上相对“粗糙”的信息,更细致的进一步研究,还需要更大口径的望远镜去观测。未来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上海天文台、南京大学、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八个跨院校团队、二十多个单位将协同研究,解答黑洞研究的诸多问题。
“恒星结构与演化理论和宇宙大爆炸理论是天文学在20世纪最重大的两个成果。今天这个超级黑洞的发现,就好像是恒星结构演化理论大厦的墙壁上出现了一条裂缝。”李向东说,“未来我们有可能通过修修补补,使得大厦依然屹立不倒。但也有一种可能,大厦将彻底坍塌,天文学家将重起炉灶。因此,我们可能正在经历一个重大变革的时代。”
记者 杨频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