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记者 过国忠 通讯员 何振兴
古龙窑,是我国古代陶业的非凡创造,重要的历史文化遗传。10月18日,在江苏省宜兴首届前墅龙窑柴烧艺术节上,前墅柴烧古龙窑“复活”开窑,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陶瓷艺术家,尤其是烧制出的多种陶器作品,更是令人赞叹不已。
“宜兴的制陶史可追溯到7000多年前,是蜚声国际的中国陶都,陶瓷是宜兴的文化名片、城市印记。 ”宜兴市委书记沈建说,特别是集人文、书画、诗词、篆刻于一体的紫砂陶,更是宜兴对外交往和文化交流的重要标志。
在宜兴陶艺人眼里,千百年来,宜兴以龙窑烧造陶器,是龙窑成就了宜兴陶都的美誉。古龙窑依山而建称为“山窑”,筑墩而建称为“墩窑”,前墅龙窑为墩窑制式。龙窑一般与地面呈35度-45度角向上延伸,以有效利用热效能。
龙窑由窑头炉房、窑身和窑尾(当地称窑稍头)组成。窑身为40米至60米左右,视烧制陶器的大小、多少来确定窑身长度和宽度。窑头炉房为燃烧预热处,通过预热增强窑身的干燥程度,旧时称炉房预热为“煤夜火”。
窑身为装填陶坯的地方,窑身一侧有3—5个窑门(称户口)供陶工装窑时人员和坯体的进出。窑身上左右皆设投柴孔(称鳞眼洞)供烧窑师傅投柴和看窑内火候用,投柴孔是随时烧随时封,以保持窑内温度。窑尾设烟囱和挡火墙,供烧窑师傅随时调节出烟流量。
龙窑窑身上方一般均要装窑棚,以保证雨雪天烧窑师傅挡避风雨以及烧窑柴火干燥,但旧时龙窑因窑户筑窑经费所限,多有不设窑棚者。
旧时龙窑盘筑工程分为二类,一为建新窑、二为修旧窑,此二类工程丁蜀地区均称为“盘窑”。其中,能建造龙窑的师傅称“盘窑大师傅”,为宜兴窑场中最受敬重的工匠之一。
专家介绍, 盘建新窑要做充分准备,首先要优选窑址,是山窑要平整坡度,是墩窑要堆砌窑座,同时要预制白土小砖(采用太湖边的白土头调揉后定制盘窑专用砖),白土小砖制成后堆放阴干(现时盘窑大多已改用红砖盘筑)。尤其盘窑师傅在盘筑龙窑时不需搭脚手架和模板,凭空手工堆砌,堪称一绝。
当窑身“卷座”筑好后,再在窑身上堆抹大量“泥籽头”和白土,增加窑身厚度以加强窑体保温。而现时盘窑大多已改为用石灰、石块和陶土来封盖窑身。
建造一座龙窑要耗费大量资金,一般只有大窑户才能拥有大龙窑,时也有中小窑户合建一条龙窑的习俗。因为“盘窑”技术性强,一般只在家族中传承这一技术。
过去,龙窑的开窑是窑工和窑户们最为高兴的事。打开鳞眼洞和户口,领头的师傅钻进户口,五六个师傅在外排成一排师傅们分工协作,密切配合,挨个将滚烫的陶器起出户口,分类堆放。
宜兴“复活”的前墅龙窑,有着千年的历史。这座龙窑窑利用自然山墩建造,由窑头、窑身和窑尾三部分构成,头北尾南,通长43.4米,外壁宽约3米,内壁底部宽2.3米,高约1.55米。
宜兴前墅龙窑窑身长约40米,外壁宽约3米,内部底部宽2.3,高约1.55米窑身内壁以耐火砖筑成山坡斜直焰式筒形的弯状隧道,外壁敷以石块和太湖边上特有的白土,窑身左右各设投柴孔(旧称鳞眼洞)42对。西侧设窑门(旧称户口)5个,窑身上方建有窑棚,20世纪50年代时加盖花岗石柱,上覆以木质梁架及小板瓦。
相关专家告诉记者,烧龙窑时凭经验看火色,两边烧窑的工人经常交换对火色的意见,使温度均匀,两边产品同时烧成。已烧好的鳞眼洞仍将鳞眼盖好,再用白土砂浆涂抹封闭以保温,如此操作一直到全窑烧成为止。
宜兴前墅龙窑每窑装人陶坯7000余件近20吨,每次烧40小时左右,需消耗松枝、竹等干柴6吨左右。烧窑包括装窑、热窑、烧窑、冷却、开窑等过程。每个环节都有特定规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