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他的气候预测为北京冬奥会保驾护航
2019-10-23 07:25: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频萍  
1
听新闻

  穿着格子T恤和牛仔裤,戴着斯文的金丝眼镜,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教授罗京佳在食堂偶尔会被路过的学生叫一声“师兄”。少有人知道,这是一位在海外留学工作了21年的国际著名气候学家。毅然回国,他只为一件事情,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预测系统及其衍生的应用和服务系统,并通过产业化运行推进科技成果转换。

  早在日本做博士后时期,罗京佳就敏锐地感知到,模式研究将是未来大气-海洋科学界的重要前沿领域。2001年到2003年,罗京佳不分昼夜地泡在实验室,使用当时世界最先进的超级计算机“地球模拟器”,专心完成一件事——研发他的全球气候模式。研究过程中,罗京佳从海气和中低纬相互作用角度,首次发现了南太平洋对厄尔尼诺年代际变化的重要影响,提出了ENSO准十年振荡的新机制。该项成果突破了北太平洋影响ENSO年代际变化的传统观点,在国际上影响广泛,曾被国际著名研究组织多次引用。

  在此后的十年间,罗京佳受聘于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全球变化开拓研究中心,研发了两代具有良好国际声誉的全球气候模式(SINTEX-F)和独特有效的气候预测系统,他提出的考虑海流作用的海气耦合方案,被国际主要的气候模式开发中心所采纳。

  利用这套模式,罗京佳在全球首次提前一年成功实时预报出2006年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并连续成功预报了此后三年的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在国际社会引起轰动。2008年,罗京佳的气候模式首次将厄尔尼诺及其全球气候异常的预测提前到2年,而当时的气候模式大多只能提供6个月左右的预报。

  即使是10年后的今天,国际上也只有罗京佳的模式每月提供两年的厄尔尼诺实时预测结果。

  学有所成,罗京佳自觉到了该回馈祖国的时候了。2019年3月,罗京佳站上了中国气象局会商大厅的讲台,受邀代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对今年的夏季汛期降水给出预测建议。罗京佳基于自主研发的动力模式(NUIST-CFS1.0),就今夏降水、季风强度、副热带高压脊线、夏季高温等要素做出了预测,预测结果与中国气象局局长刘雅鸣在两会期间公开发布的预测信息一致。

  2018年9月,罗京佳在一个科学家最巅峰的时刻回到母校,组建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并担任院长。此时的罗京佳,已经在《自然》《科学》《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国际一流科学刊物发表学术论文百余篇,文章被国际期刊杂志总引用数超过7400次。

  “能够被祖国所需要,我的内心是很受鼓舞的”,罗京佳说, 我国自然灾害频繁,受灾损失世界第二,提供准确的洪涝、低温雪灾、极端高温等预测信息能够显著降低灾害损失。

  罗京佳的研究院工作目标非常明确,一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气候预测系统,预测时效从几周、几个月到几年,满足从市县到全球的精细化预测需求;二是基于这个预测系统,研发能为各行业带来效益的应用和服务系统,实现产业化运行。

  在罗京佳的努力下,短短一年时间,研究院已经组建了一支超过10人的科研团队,与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签订了长期合作协议,气候预测系统1.0版也已成功在南信大超算机上建立并稳定运行,从2019年1月起开始提供长达两年的ENSO和印度洋偶极子(IOD)气候预测信息,可提供全球月-季平均气温和降水异常等预测信息。

  “科学研究最终一定要落地,一定要造福社会,这样才能更好地推动科学本身的发展。”这是罗京佳的科学观。他的研究结果曾应用于日本的船运公司、南非的农业水文部门以及澳大利亚的渔业养殖、台风预测、大堡礁保护等,对经济社会产生了直接价值。

  在国内,罗京佳的逐月实时预测系统提前9个月以上稳定地预测了2011年春季发生在我国东南地区的极端干旱事件,提前8-9个月以上稳定地预测了2018年冬天我国东南地区发生的连阴雨事件。此时此刻,不停在“RUN”的NUIST-CFS1.0系统正在为北京冬奥会提供气象保障。

  通讯员 林 雯

  记者 杨频萍

标签:罗京;预测;研发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