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世界一流科技期刊,距离我们还有多远?
2019-10-16 07:3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科技期刊是国家科技硬实力和文化软实力的标志。包括很多院士在内的科研工作者一直关心和呼吁的是,中国距离拥有《自然》《科学》这样的世界顶级期刊到底还有多远?日前中国科协、教育部和科技部等7个部门联合下发通知,启动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投入力度之大前所未有。随着整体科研实力的增强,中国的科技期刊如何能与科研论文一样越来越强,走上世界舞台?

  科研论文亟需中国“阵地”

  缺少世界一流科技期刊,一直是中国科研工作者的心结。

  今年8月,中国科协、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改革培育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的意见》中写道,我国已成为期刊大国,但缺乏有影响力的世界一流科技期刊,离期刊强国还有相当大的差距。

  据《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蓝皮书(2018)》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共有科技期刊5052种,其中约90%诞生于近40年,已进入了世界科技期刊数量大国行列。但整体来说,数量多而不强,传播力影响力有限,尤其缺少世界闻名的科技期刊。

  这样的现状与我国科研论文发文数量及科研竞争力相比,是完全不相称的。

  好论文“肥水外流”的现象非常严重。根据中国科协的数据,在物理学、化学、生物与生物化学、临床医学、材料科学等领域近10年世界最高被引前50名论文中,我国作者的论文基本上都是发表在国外期刊上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会军告诉记者,就气象领域来说,中国学者每年花很多的版面费,将自己的文章发上国外期刊。而文章被国际期刊登载后,国内的大学还得付出高额订阅费购买期刊的数据库,才能让国内的学者阅读到这些论文,得知最新的科技进展。

  可以说,科技期刊不仅仅是个学术平台,更是“掌握学术创新的发言权” 关键所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恩哥曾表示,同样水平的科研成果投稿到国际知名大刊,与科技强国期刊的作者相比,我们的文章经常被搁置几个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获得评审通过。我们的成果要被国外的期刊认可,我们自己不能做主。这对于我国的创新科技成果尽快被认定和传播是不利的。办好我们中国的科技期刊,我们就可以自己做主。

  要有文化自信不能“单打独斗”

  其实,我国中文科技期刊也有过辉煌的历史,结晶牛胰岛素的全合成、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以及青蒿素等重大学术成果,都曾发表在国内的中文科技期刊。

  原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报刊司司长李军去年公布过一组数据:接近20%的高被引SCI论文由我国学者贡献。但遗憾的是,有95%的论文发表在海外期刊上。

  中国出版协会常务副理事长邬书林以化学领域为例,中国作者高被引论文占全球高被引论文比例为30.42%,但中国期刊高被引论文占比数只有0.37%。

  在很多学者看来,过去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之一是科研评价的异化。高校等科研机构在对科研人员的绩效、职称、资助、奖励等考核评定过程中,过于注重国际期刊,甚至“重洋轻中”。“这导致我们形成了一个怪圈:期刊水平不高造成论文外流,论文外流造成期刊水平下降。”

  此外,传统科技期刊的出版方式也难以适应现代的市场化、集群化运营。

  在我国5052种科技期刊中,仅出版1种期刊的出版单位有4205家,占期刊总数的83.75%,没有形成爱思维尔、施普林格这类世界著名学术出版集团同时出版2000多种期刊的集约规模效应。

  中科院院士杨卫曾一语道破目前中国科技期刊面临的困境——大多平台“小、散、乱”,和国际科技出版巨头比起来,如同“打着国家事业单位旗号的街道企业”,竞争力不足。

  有学者指出,“小作坊”办刊模式,使得编辑部在实际运行中,在把握学科前沿、引导学科发展、紧跟学科进步、掌控办刊方向等方面能力显然偏弱。分散、孤立的经营模式还导致期刊自身融合发展能力不强,在应用先进数字出版技术、打造国际化自主经营平台、加强传播营销、培育编辑出版人才等方面投入严重不足。

  而放眼国际主要期刊出版集团,一直在集群化、平台化运营方面不断推陈出新。近年来,各大国际出版集团纷纷创办新期刊,抢占学术资源。“特别是一些大牌期刊社采取‘级联式评审’方式,品牌期刊如果不能录用,编辑就向稿件作者推荐转投其下一级子刊,通过逐级‘筛选’的方式消化了大量优秀科技论文。有些期刊一年就可以发表2万多篇文章。”

  弯道超车,期刊发展有径可循

  推动中国科技期刊走向世界舞台——近年来,包括院士在内的科研人员已经开始这项工作。王会军说,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有两本英文期刊,其中有一本已经是亚洲最好的英文期刊。另一本是他在所里工作时创办的《大气和海洋科学快报(英文版)》,发的都是短文,审稿和出版过程非常快,为的是推动学术交流的效率。“我们愿意投入大量时间精力去做这个事情,因为大家都明白,这是引领性的工作。”

  “此次行动计划的出台,让我们这些期刊工作者对中国科技期刊的发展与未来充满期待。” AME出版社创始人汪道远表示,“是时候重拾自信了。因为无论是基本条件,还是意识水平,我们都具备了‘造船出海’的底气。” 如今,AME已经创办60余本专业医学英文国际学术期刊,其中,18本被PubMed收录,12本被SCI收录。

  记者注意到,此次计划的出台,针对我国科技期刊在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全产业链上的关键短板,系统构建支持体系,在项目设置、遴选方式、支持方式和管理方式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变革和创新,提出了建设国际化数字出版服务平台、选育高水平办刊人才等7个子项目。

  计划无疑是针对了中国期刊存在的弊病。集群化运作将为中国打造世界一流科技期刊提供良好的平台支持。

  这与不少院士此前的建议相一致。中国科学院院士裴钢表示,我国期刊运营方式可以借鉴大型国有企业混改模式,推动形成真正的出版社和出版集团,打造体制的平台、制度的平台、资源的平台、人才的平台。而在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发虎看来,积极推动开放出版,这是本土科技期刊一次“弯道超车”的机会。

  汪道远说,“对于国际期刊的标准及如何评估高影响力期刊,目前业界有一定的共识:一个标准的国际期刊,要有良好的国际化融入性,如作者、读者、引用、包括开放学术市场、在国际数据库的显示度等;同时也要开放、协同、参与这个行业的交流与讨论,共同应对这个行业的变革与创新。”此外,办好一本期刊,还需要专业的策划、运营人员。国内目前还没有系统性的学术编辑专业,缺乏一支融合文理、有较强英语能力的跨学科交叉人才队伍,国内科技期刊只有补上这个短板,才可以在国际学术交流中扮演重要角色。

  记者 杨频萍 王 拓

标签:期刊;科技期刊;阵地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