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探索把‘杰青’基金当作国家‘风投基金’来使用,既促进创新,又宽容失败,激励更多科技人员特别是青年人才勇闯科研‘无人区’,催生更多科技‘奇果异香’。”
9月2日,在北京召开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以下简称“杰青”基金)工作座谈会上,李克强总理的殷切期待,会议透露出的“风投”“包干制”等“杰青”新风向,引起科技界高度关注。记者就此采访了江苏三位参会“杰青”,谈谈他们的体会。
“国家风投”
放手让青年人探险
“10多年前,我拿到‘杰青’基金时,最自然的想法是,可以静下心来做一些更有挑战性的科研工作。”南京大学物理学院院长李建新告诉记者,当时他拿到的科研经费是100万元,是当时一般科研项目经费的很多倍,完全可以放弃申请其他项目。
国家“杰青”基金于1994年由国务院批准设立。该基金资助已取得突出成绩的45周岁以下青年学者自主选择研究方向开展创新研究。首批入选49人,每人资助额度为60万元,相当于当时自然科学基金一般面上项目的10倍以上,在科学界曾引起轰动。
此后,资助范围陆续扩大,至2019年已有300人。资助力度陆续上调甚至“翻番”,从60万元至80-100万元、200万元。2014年调整至400万元。
一大笔“杰青”基金带给“杰青”们的是底气,也是责任,让他们在科学研究上有了谋划长远目标的条件和动力。
“这是我学术生涯中最具意义的基金。”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朱茂炎研究员说,2007年获得“杰青”基金资助后,他才建立了多科学课题组,从事多科学交叉研究,目前在多个科学方向均取得了重要成果。
一位“杰青”带动的是 “学研产”一体的产业链研究团队。2014年国家“杰青”获得者、南京农业大学校长陈发棣说,正是在这笔重要“风投基金”的资助下,他带领团队突破了限制菊花育种进程的应用基础研究,建立了新花色、新花型、抗性等目标性状高效育种技术体系,选育出一批新奇特的菊花新品种,并在全国20余个省市进行了应用,在产业科技扶贫和乡村振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成功将前沿基础研究转化为生产力。
截至2018年末,“杰青”基金累计资助3988位科研人员,他们逐渐成长为一批优秀的学术带头人,他们及其率领的研究团队已成为我国冲击世界科学前沿的主体骨干力量。现年60岁(含)以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86.41%曾获“杰青”基金资助;50岁以下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全部曾获“杰青”基金资助。
“杰青”基金引领了中国基础研究和技术创新发展。2000年—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共授奖636项。其中,“获杰青基金资助者”参与完成511项,占获奖总数的80.35%。
再提“包干制”
打造改革“试验田”
“年内推动项目经费使用‘包干制’改革试点落地。”继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提“包干制”后,此次会议再次放出对科研经费管理的新信号,令科研人员感到振奋。
“杰青”基金怎么用?跟我国其他科研经费使用方式一样,“杰青”基金采取预算制,即科研经费要严格按照预算要求来使用,但科研是探索未知,很多费用无法预算。很多不适应科研规律的“条条框框”依然存在。
在全凭头脑思考的数学领域,现有预算制的不合理更加凸显。中国科学院院士、数学家袁亚湘在会上直言,数学不需要大量购买设备,有时仅仅需要坐在一起喝喝咖啡,就可能探讨出思路。但这种情况就没法报销,算不进去“人头费”。他的意见在会场内引发热烈讨论。
“李总理说,要相信科学家,这句话说完,全体参会人员都热烈鼓掌。”李建新回忆,总理认为,我们要相信科学家,要少一些限制,让科学家按照科学研究本身的规律去使用经费。
李克强要求,“杰青”基金要打造改革“试验田”,大幅提高“杰青”基金间接费特别是“人头费”比例。
朱茂炎说,总理在会上还对到会的相关部委领导特别提出,管理部门不能因为要权而采取预算制和政府采购制限制科学家的研究工作。这是明确要求管理部门放权,大胆改革,促进科学创新。
“‘包干制’是对科研人员的充分信任,是尊重科学规律的体现,将从根本上激发和推动原始创新。作为科研人员要充分用好这份信任,用好纳税人的钱。”陈发棣说。
“杰青”基金
应让更多青年人才受益
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期望,“杰青”基金在提高我国基础研究水平和源头创新能力上要发挥更大作用。
如何让国家“风投”更好发挥作用?李建新表示,杰青基金支持的人数还应该有计划地逐步增加。此外,“杰青”的年龄总体偏大。“过去我们很多杰青都是不到40岁。”对比国际上一些青年奖项,比如菲尔兹奖获奖者必须是未满40岁的数学家。“随着国家科技水平的迅猛发展,科研群体人数快速增加,年轻人竞争白热化而他们都处于创新力旺盛的时期,需要有稳定的支持。”
与会学者提出,“风投基金”应该优化不同学科布局,扩大对基础学科的支持。“第一届49名‘杰青’中有3人是数学领域的,占比6.1%,后来一直下降,现在数学学科的入选者不到4%。” 袁亚湘希望“杰青”基金能加强对基础学科青年人才的稳定支持。
朱茂炎建议,对科学贡献的评估标准不能一刀切。杰青作为“风投”容许失败,需要国家层面上去建立更加合理的科学评估机制,特别是对基础科学研究评估要以创新为标准。
“目前‘杰青’基金获得者主要在本单位开展研究,不同学科方向杰青间的沟通交流较少。”陈发棣希望基金委能搭建跨学科、跨单位的交流平台,让不同领域、不同单位的杰青能定期围绕国内外最新科研讯息和社会需求、个人课题进展亟需的必要帮助等方面,进行研讨交流,更有利于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孕育突破性的重大成果。此外,对于成果产出率高、发展潜力强、应用前景广或成果形成周期长于5年的优秀项目,他希望基金委给予滚动支持,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更好发挥“杰青”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
记者手记>>>
用好“杰青”基金 托举更多科学大家
中外科技发展史表明,青年科学家是最有创新动力和活力的群体。“杰青”基金走过25年光阴,对培育高层次领军人才、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发挥了不可磨灭的作用。
不少受访科研人员指出,获得“杰青”基金资助好像有一种去浮躁的作用,让他们有条件钻进某个领域“探险”。
丁仲礼、薛其坤、周琪……“杰青” 基金座谈会上发言的8名基金资助获得者,其中已有7位当选中科院院士,他们的许多重大科技突破都是青年时期完成的。
作为改革“试验田”,“杰青”基金集中体现了科研基金的本质,为了支持科研工作者进行创新研究和探索。
无论是加大基础研究支持,还是经费使用“包干制”,都是瞄准了我国创新发展的关键制约,激励青年科技人才沉下心来做基础研究。不可否认,“杰青”基金也存在大龄化明显等问题,我们还需要不断破除制约科技创新的思想障碍和制度藩篱,最大限度解放和激发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所蕴藏的巨大潜能。
让“杰青”基金发挥最大效能,也需回归其本质。此前有不少院士对类似项目表示过担忧,“杰青”基金作为项目,不能变为个人乃至一个单位的名分,甚至考核指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去年发出公开信,提出应避免人才项目被异化为“头衔”和“荣誉”并与各种待遇直接挂钩,干扰了人才的培养和成长。
专家认为,当前,“杰青”基金应当建立对优秀杰青科研团队稳定资助的机制,实现从资助一个人到资助一个团队的衔接,从而激励一批人开展科研创新,发挥基金“风投”的最大收益效应。另一方面,建立允许失败的机制,在资助期内有畅通的渠道让青年科技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调整研究内容,建立弹性年限结题制度,真正体现“风投”的作用。
记者 杨频萍 王拓 王梦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