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思想周刊·新论】从战略全局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
2019-09-10 07: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问: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过哪些重要论述?

答:1985年至200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了17个年头,足迹涉及厦门、宁德、福州,还担任过省委副书记、省长,对于生态文明建设有过许多重要论述,提出过一些重要举措。他在福建有关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对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正好是宁德干部群众以急迫的心情期望能够早日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抓住机遇、迅速腾飞的关键时刻。搞好经济开发,成为迫在眉睫的问题。搞经济开发的基本思路,无外乎两条。一条是大力招商引资,“抓到篮子里的都是菜”;一条是综合调动各方面资源,搞立足于自身优势的综合开发。习近平总书记通过周密的调查研究,提出:“我们讲的资源开发,是符合社会主义商品市场需要的开发,因而是经济的综合开发,这种开发不是单一的,而是综合的;不是单纯讲经济效益的,而是要达到社会、经济、生态三者的效益的协调。”(习近平著《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09页)这个思路,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在粗放式经济发展阶段,生态资源保护往往被置于“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的尴尬地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德工作期间,就明确提出,“严禁盲目采伐,强化资源管护。过去林业生产‘重造轻管,过量采伐’造成森林资源锐减的现象必须彻底纠正。”(习近平著《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

习近平总书记通过深入调研敏锐地意识到,束缚宁德地区林业发展的关键在于林业经营体制问题。因此,他提出:“转变单一经营,实行综合开发。在产业结构上,实行‘林、茶、果、药’结合;在受益时间上,实行‘长、中、短’结合;在林地利用上,实行‘套种、放养’结合;在林木结构上实行‘乔、灌、草’结合;在经营效益上,求得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习近平著《摆脱贫困》,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年版,第113页)这些举措,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要努力营造好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

担任福建省领导职务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更是从党和国家发展的战略全局高度,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体现在制定和实施福建省的发展战略之中。

在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关系问题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任何形式的开发利用都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进行,使八闽大地更加山清水秀,使经济社会在资源的永续利用中良性发展”。他在闽江源头调研一家公司时指出,“公司从生态中得到的实惠越多,越要注重生态保护”;“保护不好闽江源头,一场疫情就可能彻底毁灭‘龙头’企业,进而殃及成千上万的农民”。

注重把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经济,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的一个特点。他强调生态资源是“福建最宝贵的财富”,“森林是水库、钱库、粮库”,要“把生态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产业优势”。他强调“农产品加工业一定要走生态效益型产业之路,以内涵式发展为主,使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高度和谐”。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州工作期间,还主持编定了《福州市20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设想》。在这一《设想》中,一大亮点是提出“城市生态建设”目标,要把福州建设成为“清洁、优美、舒适、安静,生态环境基本恢复到良性循环的沿海开放城市”。大力推进“绿化福州”和内河综合治理工作,确立“抓重点、保基础、上水平、一体化”的绿化福州工作思路。针对福州西湖污染的报道,他要求“认真总结西湖景区污染的教训,举一反三,改进工作,使我们的城市规划和建设品位高、精品多,经得起世人评说和历史检验,给人民群众创造一个美好、舒适的生活环境”。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委工作期间,高度重视闽江流域整体性保护,提出要加强闽江上游的植被保护和生态林建设。他先后10次关心、调研木兰溪的治理工作。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重要节点上,他多次作出重要批示和指示,开启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进则全胜”的新篇章。

世纪之交,生态资源环境保护问题日益受到普遍关注。在这一背景下,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亲自担任生态省建设领导小组组长,指导编制和推动实施《福建生态省建设总体规划纲要》。《纲要》率先提出“生态省建设”,系统谋划了福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展的目标、任务和举措,提出要“经过20年的努力奋斗,使福建成为生态效益型经济发达、城乡人居环境优美舒适、自然资源永续利用、生态环境全面优化、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发展省份”。

(作者为求是杂志社原社长,湘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史学会会长 李 捷)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