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前沿|有一种精神叫“四千四万”
2019-09-03 07:3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孙 敏 陈立民  
1
听新闻

  

季爱民摄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 无锡市锡山区委宣传部供图

  滋养江苏大地的厚重精神谱系中,有一种精神,与波澜壮阔的改革进程紧密相连,熔铸了江苏人坚韧不拔的顽强毅力和勇于创新的开拓品格,这就是有着鲜明时代印记和浓郁地域特征的“四千四万”精神。

  踏遍“千山万水”闯市场、吃尽“千辛万苦”办企业、说尽“千言万语”拉客户、历经“千难万险”谋发展——改革开放初期,江苏总结出的攻坚克难“四千四万”精神,用占全国1%的土地养活了6%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0%的国民生产总值。

  进入新时代,“四千四万”精神被赋予全新内涵——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百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

  从“四千四万”到新“四千四万”,敢为人先、只争朝夕,锐意进取又求真务实的核心力量一以贯之、一脉相承、一如既往,成为江苏精神的主流价值。

  【一】

  “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千百年来,古诗词里的江苏,吟唱传颂着鱼米之乡、吴韵汉风、天下文枢、江海奔流的美好意境和博大气象。

  人无精神不立,地区发展同样如此。解放初期,作为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份,有苏北老农形象地说,江苏人守的是“鱼米之乡”,吃的却是酱油拌饭,“别说从地里挖不出聚宝盆,就是能挖出来,人家别的地方是一家独享,我们是十户、甚至几十户平分。”地少人多怎么办?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大江两岸,江苏人穷则思变。

  “大江奔腾欲何至?天落三岛集于此。放眼烟波千万事,太平地处太平时。”1984年10月,著名学者费孝通首次考察扬中乡镇企业时,即兴吟诵了这一豪迈诗章。扬中,长江中仅次于上海崇明的第二大岛,是江苏面积最小的县级市,人口密度却是江苏最大的地区之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平均每平方公里超过875人,人均耕地不足4分。时光再倒退几年,这个四面环江的岛城,资源短缺,交通闭塞,“如果靠岛吃岛,连酱油拌饭都吃不上。”为摆脱困境,在当地政府“一个月过年,一个月种田,十个月赚钱”的号召下,成千上万的扬中农民走出家乡,闯荡全国,找市场、买材料、引技术、招人才。“在家像花子,出门像公子;白天像孙子,晚上像兔子”,一句苦乐参半的顺口溜,是他们生活的真实写照。正是靠着七千供销大军凝聚起来的磅礴力量,推动扬中经济蓬勃发展,乡镇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实现地区综合实力连续11年跻身全国百强县前列。

  回溯过往,一些看似平常的事件往往成为定格历史的重要坐标。1990年2月3日,热闹的春节刚刚过完,扬中隆重召开首次供销员代表大会,表彰700多名优秀供销员。正是在这次会议上,时任县长陆朝银第一次在报告中提到:走遍千山万水,寻访千家万户,历尽千辛万苦……这,也许就是“四千四万”精神的最早出处。

  在江苏,其实像扬中这样受惠于“四千四万”精神的地方还有很多。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随着乡镇企业的破土而出,张家港、江阴、武进等地一大批农民供销员应运而生。面对原材料与市场两头在外、科技人才普遍短缺的窘况,他们外出闯荡、联结购销,一边采购原料、推销产品,一边积极引进“星期天工程师”,为乡镇企业的崛起立下奇功,为早期“苏南模式”的形成奠定了牢固的基础。

  正是在“四千四万”精神的支撑下,江苏人从睡地板到当老板,在有限的土地上创造了巨大的财富,江苏一跃成为经济大省。

  【二】

  位于无锡的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是国内首家收藏和展示中国乡镇企业发展各时期文史资料和文物的博物馆。博物馆所在地——春雷造船厂旧址,是目前文献记载的中国乡镇企业第一厂,1956年由无锡县春雷高级社创办。正是这“春雷一声响”,在全国兴起了社队企业的热潮。

  到1984年,原无锡县堰桥乡也就是现在的惠山区堰桥街道实施了一项大胆的改革,在乡镇企业内部实施“一包三改”,即实行厂长经理为主的经营承包制,改干部任免制为选聘制,改工人录用制为合同制,改固定工资制为浮动工资制。这项改革打破了“大锅饭”“铁饭碗”和“干部终身制”,可谓石破天惊,在全国激起巨大反响。1984年4月13日,《人民日报》发表《堰桥乡乡镇企业全面改革一年见效》的消息,并配发评论员文章,对堰桥农民的首创精神给予高度肯定。

  在张家港,“四千四万”精神更为鲜明的特色是创新求变。改革开放初期,那时的张家港还叫沙洲县。沙洲县人凭着“敢为天下先”的干劲闯劲,打破传统农业经济的束缚,以集体经济为主体,大力发展乡镇企业,积极开拓外向型经济,大刀阔斧搞改革,只争朝夕干事业,实现了从沙洲县到张家港、从苏南的“边角料”到“全国明星城市”的伟大跨越。

  在江阴华西村,面对早期的贫穷落后,华西人没有怨天尤人,也没有消极被动地等、靠、要,而是勤于思考,勇于打破常规,大胆尝试,抢抓机遇。在老支书吴仁宝的带领下,华西人牢牢把握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总结出“有条件不发展没道理,没条件创造条件发展才是硬道理”。共同富裕后的华西,被誉为“天下第一村”。

  中国乡镇企业博物馆里的醒目位置,一组主题为“四千四万”的浮雕,昭示着当年父辈们飘蓬万里、久历风尘的奋斗足迹和热血激情。改革开放40多年以来,“四千四万”精神不断聚合蒸腾,成为江苏发展的强劲动力和力量源泉。纵观中国经济版图,江苏无疑是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从真理标准大讨论、上塘村“大包干”,到“苏南模式”、昆山之路、苏州工业园经验;从乡镇经济迅速崛起、县域经济“组团领跑”,到所辖13个设区市全部跻身全国百强;从首个创新型省份试点省、首个以城市群为基本单位的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到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位居全国前列……

  荣耀和成绩的背后,正是依靠“四千四万”精神的延续和升华,让江苏人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始终领风气之先,站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书写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诗。

  【三】

  时间是最真实的记录者,也是最伟大的书写者。作为江苏人的群体性精神,“四千四万”精神凝聚着江苏人拼搏进取、创新不止的奋斗轨迹。而每当江苏发展遇到关键阶段,大家也会以“四千四万”精神激励鼓舞、坚定信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江苏就提出,过去靠“四千四万”精神打天下,现在要靠它来保增长促发展——

  踏遍千山万水,也要在危机中找出条生路;吃尽千辛万苦,为了保增长、保民生、促发展,决不言苦;说尽千言万语,用真诚的话语与人沟通,达成理解、谅解、信任、支持;历经千难万险,应对国际金融危机,需要一种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勇于开拓的精神。

  尽管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但靠着“四千四万”精神激励,经过积极主动、有力有效地应对,江苏的发展仍好于其他地区,为全国发展挑了担子、作了贡献。

  实践与日俱新,精神与时俱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三次对江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对江苏发展赋予新的使命和责任。特别是2014年12月,他在江苏调研时,殷切希望“建设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苏”。作为东部沿海省份,为全国发展探路,不仅是中央一贯要求,也是江苏的发展使命。任重而道远,“四千四万”精神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淬炼升华、发扬光大。

  2017年12月,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一个新表述引起大家关注——新“四千四万”精神。省委书记娄勤俭指出,要积极适应时代的“千变万化”,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百炼”,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

  从“四千四万”到新“四千四万”,变化的远不止字面表述。从全球来说,经济全球化进入深刻调整期,国际形势发生着深刻而复杂的变化。从国内来说,我国已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而改革开放正在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环境和任务都发生着深刻的嬗变。就江苏而言,过去,乡镇企业、传统工业、出口加工制造业是江苏经济发展的绝对支撑,而今天,全省地区生产总值早已进入“万亿俱乐部”,其中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对经济的贡献率大为提升。过去,江苏人才短缺,不得不求助于“星期天工程师”,而今天,江苏仅全日制在校大学生就有近200万人,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人才大省,区域创新能力连续多年保持全国前列。过去,苏南模式是最具代表性的发展路径,高能耗、高投入、高出口促进经济快速增长,而今天,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创新成为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强大引擎。这些变化鲜明昭示人们,必须要以新的思维、新的方法、新的姿态,去应对不断变化的世界和不断出现的问题。而这,正是提倡新“四千四万”精神的关键所在。

  积极适应新时代的“千变万化”,需要勇立潮头、敢为人先,从经济快速增长的“领头羊”,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主动经受创新的“千锤百炼”,需要锐意创新、勇于突破,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打造创新型省份核心竞争力;在发展的前沿展现“千姿万态”,需要把握“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机遇,在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展现风采、引领时代;在新的征程上奔腾“千军万马”,需要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发展环境,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让江苏的人才迈向“有高原更有高峰”的新境界。

  东方风来满眼春。如今,对标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嘱托,江苏率先在6个地区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试点,开始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以“强富美高”为鲜明标识的现代化路径。日前,江苏又获批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涵盖南京、苏州、连云港三个片区。对身处“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等国家战略叠加交汇区的江苏来说,政策“篮子”再添新红利,多重机遇正蓄势待发,江苏正迎来新的黄金发展期。

  新时代的江苏人,在新“四千四万”精神感召下,迸发出强大前进动力,必将以经得起实践、人民和历史检验的实绩,把“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答卷”书写得更加厚实、更有分量!

  记者 孙 敏 陈立民

标签:江苏;爱民;乡镇企业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