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思想周刊·智库】多路径实现“环境美”目标
2019-08-06 07:37: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 黄贤金

  “环境美”是“强富美高”新江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对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国家要求,江苏化工园区安全、长江沿岸生态保护等影响生态环境的关键空间格局问题还较为突出,一些地区环境治理“靠天帮忙”现象依然存在,生态保护压力依然较大,资源集约空间有待提升。据此,还需要更加聚焦生态环境攻坚,冲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环境美”江苏目标。

  聚焦关键国土空间生态环境问题,加大生态脆弱区、环境问题隐患区综合治理,避免重、特大环境事件以及生态破坏事件的产生。基于不同区域产业、环境污染特征,确定重、特大环境事件隐患空间,并通过产业结构优化、园区升级、循环经济改造、绿色生态链构建等方式,提出环境风险控制方案。基于生态脆弱性空间甄别,尤其对长江、古运河、淮河等大流域以及沿海岸带、重要湖泊湿地等生态空间的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等生态脆弱性评价,揭示港口、城市、产业以及其他重大基础设施等对生态脆弱性的影响,并结合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建设等,针对性地开展生态脆弱点的生态修复。优化建设空间与保护空间关系,建立重点保护空间的建设用地退出机制。协调好建设用地空间与耕地保护红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关系,是构建有序、安全、高效国土空间的基础。要结合2020年建设用地空间控制规模,积极落实耕地保护、生态保护等各类红线要求,严格保护区、自然岸线等重要生态空间的建设用地退出机制,从而为协调人与自然关系、防范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国土空间格局基础。

  聚焦重点区域的环境治理问题,不断提升关键环境问题治理的绩效,尤其是不断增强环境风险发生预判能力。基于重点企业、环境监测、环境问题投诉、环境保护督察等各类信息,构建环境治理重点区域甄别办法体系,从而形成不同地区空间、不同流域、不同季节的环境治理重点区域分布特征,为增强环境风险发生的预判能力提供基础。提出环境治理重点地区的策略库。基于环境风险分析与演绎,尤其是结合各类环境事件的分析以及2020年COD(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排放目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PM2.5)等目标,建立流域、城市、园区、重点企业等环境风险预警机制,提出重点地区的环境治理策略,为开展环境治理的科学决策提供参考。探索环境污染退出空间的建设用地市场化配置机制。以还地权于企业,推进环境污染退出空间的环境治理,尤其是注重通过空间更新、建设用地指标交易等方式,实现环境污染退出空间的价值,从而为环境污染企业退出提供积极支撑。

  聚焦重点区域生态保护,加大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不断提升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生态功能。建立生态脆弱区生态修复机制。针对长江流域、湖泊湿地以及林草生态等各类生态系统的地域以及退化类型、成因的差异性,提出针对性的生态修复对策。重点围绕长江大保护、沿海匡围、湖泊环境等问题,开展关键性空间的生态修复,例如,长江湿地、海洋生物保护等空间的生态修复。针对地表水质量、森林增长量等关键指标,开展重点水域生态系统、林业生态系统空间的生态修复,并据此探索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生态修复模式。

  聚焦自然资源集约,严格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考核,引导自然资源永续利用。自然资源集约是协调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结合自然资源统一管理机制的形成,统筹水、土、能源等各类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评价指标,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基于自然资源要素与经济发展关系,分析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尤其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政策实施对于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目标实现的影响,从而提出通过“三去一降一补”促进自然资源集约目标实现的机制。基于国土空间优化,促进自然资源集约目标实现。尤其是结合城市更新、产业园区优化、重大基础设施布局优化、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等,分析国土空间优化对于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的影响,并探索促进自然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的国土空间优化实施方案,从而为自然资源集约利用目标实现提供有力保障。

  实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需要打赢生态环境攻坚战。在这一过程中,既要增强生态环境目标的针对性,尤其是针对目标实现的难点开展攻坚,还要探索生态环境目标实现的多路径,尤其是要为构建“环境美”实现的长效机制打下基础。这也要求不能唯目标,尤其在国土空间、环境治理、生态保护、资源节约等方面,还需结合经济转型以及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的整体性加以统筹布局,让“环境美”目标实现得更为扎实,也为2035年基本实现美丽中国目标打下坚实基础。

  (作者为江苏省决策咨询绿色发展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南京大学全球治理研究院院长)

标签:自然资源;环境治理;生态修复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