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北半球高温,夏天为何越来越热?
2019-07-31 08:1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杨频萍  
1
听新闻

  大暑节气一到,全国多地热浪席卷,“高烧不退”,纷纷转入了“蒸煮”模式。气象学家告诉你,这绝不是错觉!

  夏日火炉“烧遍”全球

  来自中央气象台的数据显示,从25日起至31日,中东部地区多高温天气,华北中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华南等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达35-37℃,局地逼近40℃。

  中国天气网统计了1951年以来中国夏季年平均气温后发现,无论平均气温、最高气温还是最低气温均出现上升趋势,越来越热并非错觉。1981年至2018年,重庆、武汉、南京、杭州四城高温燃烧日均出现明显变长趋势,“点火”越来越早,“熄火”越来越晚。中国天气网分析师石妍表示,此次高温过程为今年以来我国范围最大、时间最长的高温高湿过程。

  “在相同气温下,如果湿度大且风速小时,体感温度便会高于气温,即人们常说的‘桑拿’天;如果环境通风较好且湿度小,人们就不会感觉那么热。”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候与应用前沿研究院院长、国家特聘专家罗京佳教授表示,体感温度确实和实际气温有一定偏差,但气象部门所发布的高温预警都是基于实际气温,“来自美国国家气候数据中心(NCDC)和ERA-interim的数据显示,2015-2019年全球平均气温是过去100多年来最高的;其中2015-2016年达到最高。”

  热浪天气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问题。澳大利亚气象局1850年—2018年的全球平均地面气温异常记录显示,2018年记录的年平均气温比过去30年平均温度高出1~2℃。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到2050年,澳大利亚将不再有“冬天”,而且还会出现一个新季节,那就是气温高达40℃的“新夏天”。

  “致命高温”影响深远

  2012年11月,世界银行发表了一份名为《降低热度:为什么必须防止全球气温上升4℃》的报告,指出气候变化的影响已逐渐浮现,而且列出一些4℃升温带来的风险及影响:史无前例的热浪、严重干旱、水浸、粮食保障受威胁、水资源短缺、对生态系统的影响等等。报告指出假如现有的减排承诺不兑现,4℃升温有可能最早在本世纪60年代左右便出现。

  科学家还记录了热浪带来的其他损失。2018年7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小组一篇发表在自然子刊《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上的研究发现,2070年至2100年,中国的华北平原可能会因为“致命高温热浪”而变得不再适宜居住。

  “该论文以湿球温度6小时滑动平均值达到35℃作为阈值,认为湿球温度达到35℃时,人类在户外的生存时间不超过6小时。”罗京佳解释,华北平原是典型的温带季风气候,夏季白天的最高气温可超40℃,但相对湿度通常在50%以下;夏季夜晚气温会降到30℃以下,相对湿度可增加到80%至90%,因此观测到的湿球温度并不高。

  以湿球温度35℃作为阈值,当白天相对湿度为50%时,气温需超过47℃;当夜晚相对湿度为85%时,气温需超过37.8℃。即当本世纪末华北平原白天和晚上的气温均比当前升高7℃左右,才会出现该论文所述的“致命高温热浪”。而多模式集合平均的预估表明,到21世纪末,在高排放情景下,华北地区夏季平均气温增加4.8℃左右。

  “实际上,灌溉和热浪之间的物理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到陆面过程,而当前气候模式中涉及灌溉作用的陆面模块还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有待改进。此外,该论文只是基于单个气候模式在高排放情景下的结果。因此,该论文所述结论的可靠性需进一步评估和验证,但所提出的关于未来热浪强度和频率增加的预估,值得我们重视。”罗京佳表示。

  夏天为何越来越热

  异常热浪的成因到底是什么?高温频发,或源于多年罕见的大气环流异常。大量研究表明,人类活动排放的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导致了全球温度的上升以及高温事件的频发。

  罗京佳说,从天气尺度来说,大气环流会直接引发高温天气。今年7月21-27日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维持,对流层上层200百帕有大范围持续稳定的高压,促进了我国东部大部分地区持续高温的发生。

  “有研究表明,厄尔尼诺和正的印度洋偶极子事件会导致中国地区高温天气偏多。今年夏天厄尔尼诺和正的印度洋偶极子事件同时发生,热带印度洋和太平洋海温异常使得大气环流出现异常,有利于高温天气的发生。此外,全球变暖以及城镇化引发的城市热岛效应导致城市地区的气温要高于周边乡镇的气温,从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城市地区的高温天气。”

  大量的科学证据显示,过热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有害影响,导致从抑郁症到心脏病等各种疾病的发生。

  记者 杨频萍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