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新论|推进党内政治生态建设
2019-07-23 07:09: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黄建军  
1
听新闻

  加强政治生态建设是一个系统复杂工程,既要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这一长远目标相匹配,又要加强顶层设计,还要脚踏实地进行基层探索,强化综合治理和制度效能,不断提升基层政治生态建设的科学化水平。

  优化党内人文生态。党的十九大报告旗帜鲜明地指出,要“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人文生态是党内政治生态的晴雨表,潜移默化而又深刻地影响着党员干部的政治品格。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铸就了不同的特色鲜明的政治人文生态,如长征文化、边区文化、抗战文化等,至今仍需要我们大力继承与发扬。改革开放后,也正是因为我们党塑造了正确的党内人文精神,才能够驾驭复杂的国际形势,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新时代优化党内人文生态,首先就要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核心的人文精神铸就党组织的政治生态之魂。其次,立足党史文化,追溯人文生态之根。最后,各地党组织政治人文生态要百花齐放,特色鲜明。只要是符合党纪党规,符合人民群众利益的,就值得弘扬、借鉴和相互学习。

  优化党内道德生态。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共产党员应该具有人类最伟大、最高尚的一切美德,“我们的道德之所以伟大,正因为它是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道德。”道德建设是党内政治生态建设的内生动力和思想保障。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清廉”是老百姓对官员最高的褒奖。中国共产党人要牢固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心,必须要结合基层党内外政治生活实际,对之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成为无愧于时代的道德文化的继承者、发扬者和创新者。家风是人格的镜子,被视作涵养作风的源头活水。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良好家风是抵御贪腐的天然屏障。家风正自然会让一些“有想法”“钻空子”“跑关系”的人望而却步,如果家风稍有漏洞,就会越演越烈,污染一地政治生态。家风本质上是党员干部从政修养在家里的体现,家风和党员干部作风是融合在一起的,必须把家风建设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以家风建设为契机,让家庭成为道德建设的涵养之地。

  优化党内制度生态。国家治理现代化对制度化的追求必须以规范化的政党制度为依托,为国家治理现代化奠定规则基础,通过制度的完善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党和国家的治理体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依规治党,坚持纪严于法、纪在法前,以党章党规为尺子,靠严明的纪律管党治党;二是依法治国,依据宪法法律治国理政。从基层调研情况来看,党内政治生态被污染的源头纷繁复杂,但净化党内政治生态的不二法门则是建章立制,强化党纪国法。在执行过程中,要维护党纪国法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不能使之成为“橡皮泥”和“稻草人”。还要不断建设和完善党内法规体系,使规章制度与治理实践相匹配,将党内法规、纪律、制度落到实处,打通制度运行的“最后一公里”。

  优化党内治理生态。基层治理现代化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基层而言,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实质就是要使基层治理体系和基层政府治理能力与时俱进,通过自我革新、自我提升适应不断变化发展的基层社会需求,有效解决好基层社会事务,推进基层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科学的选人用人制度是党内政治生态的入口制度,特别是基层面临许多新矛盾、新危机、新问题,需要一批有胆有识,能创新、会落实、敢担责的干部引领基层经济社会改革和发展,基层创新制度下的干部容错机制自然浮出水面。但也应当警惕,容错机制并不是免死金牌,绝不是为领导干部的失误、失手、失策,乃至贪污腐败推脱的理由。其次,“错误”发生后,需要对其进行细化并制定纠错办法,让“纠错”有据可依。权力运行机制是党组织政治生态清明的另一关键因素。习近平总书记曾用“真管真严、敢管敢严、长管长严”十二字阐释全面从严治党,这就要求必须靠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基层党员干部来源于群众,更要根植于群众,俯首甘为孺子牛,同群众一起干、一起苦、一起过,才能真正算得上是人民公仆。

  党内政治生态建设须臾不可松劲,一篙不可放缓。政治生态是攻坚战、持久战,不可能唾手可得,更不会一蹴而就,党组织和党员要久久为功,时时诊断,系统治疗,防止政治生态陷入“污染—治理—再污染—再治理”的恶性循环中。因此,新时代全面净化党内政治生态,是党组织建设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也是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加强政党治理现代化值得深入思考的重要议题。

  (作者单位:江苏省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学院)

标签:治理;政治生态;党内政治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