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杰电子智能化生产线。资料图片
7月18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郑有炓应邀出席扬州人才公园开园仪式。郑有炓在扬期间,扬杰电子董事长梁勤兴冲冲地找到他,就公司目前遇到的技术问题,请院士指点迷津。
“有技术难题,找郑院士!”2010年4月,郑有炓院士工作站落户扬杰电子。此后,扬杰电子逐渐将这个院士工作站打造成重点实验室,郑有炓也成了公司最信赖的科研顾问。在郑有炓指导下,扬杰电子光伏二极管等新产品不断推向市场,受到了国内外客户的广泛好评。
一方面,企业主动参与实验室建设,锻造核心竞争力;一方面,政府积极作为,推动大院大所在扬共建重点实验室,为扬州产业发展打造新的强力引擎。
近日,记者连续走进江广智慧城k2楼、国泰大厦等现代楼宇,感受到热气腾腾的实验室建设场景。在江广智慧城k2楼,沈飞所扬州协同创新研究院忙着招兵买马,部分科研人员已经入驻,围绕扬州航空产业开始研发布局。在国泰大厦,清华大学MEMS产业园、化工新材料研究院等科研机构正在推进实质化运作。未来,航空航天、新材料等一批新产业、新产品将成为推动扬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
政府积极推动,企业主动参与。在扬州,实验室建设,正成为上下呼应的自觉行动。
在扬州市政协八届二次会议上,扬州市委书记谢正义强调,要牢牢抓住实验室等科技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科技创新的“命根子”,推动实现扬州经济发展高质量。之后又明确提出,要抢抓国家新一轮科技布局调整和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科技原始创新的重大机遇,建设一批省内一流、全国有影响的实验室。
冲锋的号角已经吹响,加快推进实验室建设的大幕徐徐拉开。为助推实验室建设,扬州设立了实验室建设专项资金,扬州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经费不少于5亿元,重点扶持按照国家、省部级标准建设的重点实验室。除了专项资金,全市3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累计获得计划项目上千项,得到大量来自省部级的资金奖补。
新兴科创名城建设是扬州推动高质量发展、争创第四次辉煌的主航道,实验室无疑就是在主航道上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
一项最新调研显示,近五年扬州荣获的国家、省科技奖中,近八成由实验室及其团队参与承担。“未来,这一比例还将继续上升。”扬州市科技局负责人认为,只有持续推动实验室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才能为科创名城建设夯实基础、增添底气,才能推动扬州实现第四次辉煌的美好愿景。
下一步,实验室如何建设?日前,扬州市领导在调研中明确了思路和举措。在方向上,突出“三个结合”: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重点围绕“323+1”先进制造业集群,加快建设半导体激光及应用实验室等一批产业关联度高、技术支撑力强的重点实验室;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重点针对企业技术需求,加快布局先进成形技术与智能装备实验室等一批面向市场、应用导向的重点实验室;与重大项目紧密结合,重点聚焦“三个名城”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加快打造绿色智能化饲料加工装备实验室等一批多学科交叉、工程应用型的重点实验室。
在路径上,抓好“三个一批”:全力招引一批高水平实验室,重点推进江苏赛博空间电磁光学技术实验室、国家先进航空发动机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高水平实验室落户;全力提升一批高水平实验室,重点支持扬州大学人兽共患病学重点实验室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推进扬杰、亚普、扬农等企业按省部级标准建设实验室;全力共建一批高水平实验室,加快推进哈工大先进焊接与连接、中科院沈阳自动化所机器人学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与我市企业共建实验室。
电磁光学技术、液态金属、航空发动机复合材料风扇叶片、扬芯半导体激光、人工智能产业……在一份实验室建设清单中,这些代表前沿科技的实验室都被列入了重点引进目标。到2020年,扬州全市力争布局建成省部级以上重点实验室3个,招引建设省部级标准重点实验室5个,全市实验室集聚高层次创新团队50个、博士500名。这是实验室建设的一个“小目标”,却是扬州建设新兴科创名城迈出的铿锵步伐。
记者邹平见习记者肖为
实习生殷文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