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思想周刊·前沿】“没论文也能评职称”怎么看
2019-07-16 07:2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陈立民

  杨 丽

  去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科研管理提升科研绩效若干措施的通知》,部署开展“唯论文、唯职称、唯学历、唯奖项”问题集中清理。近日,南京林业大学公布了2019年职称评审结果,根据《南京林业大学教学专长型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资格条件(试行)》,产生了该校第一位“教学专长型”教授。

  还有比论文更重要的“论文”

  没有论文也能评教授了!南京林业大学探索实施的职称评审新政,使一位54岁的副教授成为该校凭“教学专长”晋升教授的第一人。

  长期以来,高校教师无论是职称评定还是岗位晋升,都要和论文直接挂钩。在这种“唯论文”的倾向之下,一些教师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在揽课题、发文章上,教书育人的本职工作受到极大挤压,而一些长期承担思政、数学等公共课的教师,相对来说难有精力做科研、写论文,职称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更为公众诟病的是,在论文重压之下,有人铤而走险,代写论文、抄袭剽窃等学术不端事件时有发生,以致假论文屡见不鲜,假成果大行其道,职称的权威性和“称职”性受到质疑。

  客观来说,把论文作为职称晋级评审的重要标尺,的确具有直观、明确、可操作性等优点,这也是这么多年“无论文、不职称”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论文究竟包含几多科学成色,能在多大程度上反映科研能力,可以说是见仁见智。同时,教师理应在教学本职工作上投入更多精力,也是毋庸置疑的。况且,在今天的时代,不同的人才,理应用不同的方式去衡量。一些桃李满天下的教学型教师,应该得到与之匹配的肯定和认可。鉴于此,按照教师的岗位特点和不同专长,对教学型、科研型等不同类别教师的业绩和成果适当区分,在此基础上实行多元化、复合型的评价体系,既能促进评价标准更为科学合理,为人“量身定做”相应职称;又能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学校选出适用、实用的人才。这也传递出一个鲜明信号:职称评审绝非是一个封闭孤立、铜墙铁壁的狭窄系统,绝不应该只用论文单一尺度去衡量,具有重要导向意义的制度设计更应因时而变、随事而制。

  实际上,自国家和地方层面的职称制度改革实施之后,一些指导政策与意见陆续出台,“唯论文”取向逐步得到纠偏和调整,然而政策很多,落地的少。以南京林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等为代表的探索实践将对全国高校的职称评定改革产生示范效应。不否认论文的参考价值,同时尊重教学专长等其他成果的实际价值,并辅之以合理的量化标准和权重占比,职称评审才能更加公正公道,令人信服。

  “不唯论文”别异化为“不重论文”

  去年10月,国家五部门联合发布开展清理“四唯”专项行动后,各地高校相继进行了“不唯论文”的积极探索。比如南京林业大学在职称评聘时将教学业绩取代科研业绩,重点考察教师教学水平,有利于公平公正地评价人才。但也有的单位打着改革的名义降低要求、虚化标准。这提醒我们,要正确解读“不唯论文”,谨防矫枉过正。片面地将“不唯论文”理解为“不重论文”,甚至是“不要论文”,则是极其错误的。

  课题研究过程很重要,研究成果的发表同样重要。爱因斯坦的思想再先进,不写成论文,后人便无从知晓;牛顿不把研究成果出版成书,也无法造福于人类。科研人员将论文发表在专业学术期刊上、与同行交流切磋,已是国际学术界的通行做法。科研论文发表数量的多少和质量的高低,也是衡量各国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标尺。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分析了近年来在151个研究领域平均被引用次数占据前10%的论文发现,中国发表的高质量论文呈现激增趋势。如果将“不唯论文”异化为“不重论文”“不要论文”,势必会影响我国整体科研水平的提升。

  大学将论文作为对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之一,鼓励教师在教学之余,多做科研、多出成果,这本是无可厚非的。但由于受到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出现了只看论文数量、论文抄袭、论文代写等一些偏向。当前需要的是纠正这些不良偏向,而不是把论文评价方式单纯地予以全盘否定。

  不唯论文,并不代表教师不需要写论文。只是在职称评审时,不以论文为唯一标准,其权重发生了变化,以多元化方式全面评价人才。比如,南京大学在人文社会科学科研成果分类评价方案中,将决策咨询报告、学术译著、优秀案例创作、文化艺术创作等四类成果,参照标准折合为论文绩效,在绩效考核和职称评定中给予同等认定;不唯论文,要从重论文数量向重论文质量转变。比如,做基础研究的人员,研究的周期长,论文数量往往比不过做应用研究的人员,应给予更多的时间和更大的自由度。在评价一篇论文质量时,要重视业内专家的意见,也要辅之“大数据”的手段,客观评价其真实影响力。同时,要严厉打击论文造假行为,营造学术清风。如此,才能让论文评价方式回归本位。

标签: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