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新时代 新作为 新篇章】如何培养“大国重器”的制造者?徐工模式告诉你!
2019-06-09 14:45:00  来源:我苏网  
1
听新闻

  徐工徐工,助你成功。这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背后有着实实在在的内涵。作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人才支撑是徐工集团成为世界级企业的三大法宝之一。15年来,集团通过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长期合作,探索出了现代学徒制的徐工模式,为中国制造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世界最大旋挖钻机 徐工制造

  走进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厂区,一台台巨型旋挖钻机整齐排列,气势恢宏。徐工基础制造的旋挖钻机,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基础施工,参与过青藏铁路、京沪高铁、港珠澳大桥等国家超级工程建设,出口70多个国家地区,市场占有率多年保持行业首位。

  

  公司最新研发的XR800E旋挖钻机,最大钻深150米,主要性能指标世界第一。在徐工自主研发的旋挖钻机柔性自动化生产线上,工人们正在忙碌的工作。现场还有几位学徒,在师傅的指导下,学习机器的操作。

  

  这些年轻的面孔,都是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现代学徒制班的学生。他们有很多师兄师姐,已经活跃在徐工集团各个岗位上。目前在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再制造分厂担任安全员的侍相星,就是机电工程学院2015届毕业生,回忆当初在学校的学习生活,他表示,学校的老师教会了他知识,企业的师傅精进了他的技术,让他一毕业就可以独立承担生产维修等多个岗位的工作。

  徐工模式 校企双元育人

  2004年起,徐工集团各企业就与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校企合作,先后开设了“徐工”现代学徒制班、“五项全能机手”学徒班。逐步形成了以共建“基地+学院+中心+平台”,实现“从学生到学徒到准职业人再到职业人”的转变为特色的“徐工模式”。

  

  学校还打破政府、行业、企业与院校传统的边界划分, 首创“四螺旋”育人模式,获得2017年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记者了解到,近两年“徐工班”约80%以上的学生成为徐工集团各企业正式职工,目前仅机电工程学院,就有约220名毕业生在徐工集团各企业工作,转正后一年内月收入在5000~7000元。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张登宏表示,以“四共建”“三转变”为特征的现代学徒制“徐工模式”,满足了徐工集团及其上下游产业链企业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同时也满足了学校深化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 张登宏

  深化校企合作 培养急需人才

  2017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徐州徐工重型机械有限公司时提出,装备制造业是制造业的脊梁,要加快发展,努力占领世界制高点、掌控技术话语权,使我国成为现代装备制造业大国。

  工程机械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8年4月,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徐工集团徐州重型机械有限公司、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开展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持续共建徐州市重大装备制造技术实训基地,进行数字化车间改造升级,合作建设“技师培训中心”,为企业培养急需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何经纬介绍,在现代学徒制教学中,徐工集团的工程师可以直接给学生授课,学生工作后能快速成长为技能骨干。

  

  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综合管理部部长 何经纬

  在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柔性制造实训区,学生们正在学习工业机器人的操作要领。按照双方协议,进入现代学徒制项目的学生,采用招生与招工同步进行的方式,实行校企交替培训和学习,双方共建专业项目组,研究制定教学内容,实现师资队伍校企互聘共享。学生在学徒期间享受学徒工资,要考取智能制造国家职业资格证等多项证书。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吉智认为,通过一系列合作,学生提高了就业质量;学校增强了办学实力;企业得到了高素质的员工;政府解决了更多的劳动力深度就业;并进而带动整个工程装备行业转型升级,实现学生、学校、企业、行业和政府多方受益。

  

  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院长 吉智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李亚林表示,以校企深度融合为前提的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实现了从专业设置到教学过程的全面对接, 提高了人才培养的质量和针对性。

  

  徐州徐工基础工程机械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 李亚林

  记者/赵英雷 黄建生

标签:钻机;徐工基础;徐州徐工
责编:胡悦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