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wxgetmsgimg_副本.jpg
迎接科学研究的 “中国学派”
2019-05-15 07:03: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声 音

  在国际科学界,无论按科研投入、学术队伍或者发表论文计算,中国都已经名列前茅。接下来应该是量变到质变,成为创新强国;而学术上出现“中国学派”,应该是质变的标志之一。

  做创新型科学不能只是输出原料

  20多年前,我投了篇文稿给某国际学报。一位匿名评委认为此稿立题不妥,“你应该讨论区域问题,而不是全球问题。”这篇讨论“全球问题”的文稿,最后当然还是发表了,但这句话我永远不会忘记。几乎与此同时,我在上海组织和海参崴海洋科学家的双边论坛,俄方领队在会下对我说:“哇,你们谈的都是美国大科学家才谈的大题目!”是啊,大题目为什么我们不能谈呢?以后,这双边论坛就没有再举行。

  确实,在我所从事的地球科学里,既有区域甚至地方性的问题,又有全球性的问题。通常全球性成果着重创造性、理论性,含金量高;地方性成果或者为前者提供素材、验证结论,或者为当地应用所需,对创新的要求比较低。而这正是当前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科学界的分野:前者输出“原料”,后者进行“深加工”,但发表的形式都是论文。

  几十年来我们习惯了“原料”输出,反正评奖升职讲究的是论文数量,“原料”和“深加工”是不分的。假如我们追求的只是论文数量,那不妨就安心于“原料输出”,把“全球问题”“大问题”留给发达国家。然而要做创新型科学,就不能只是输出原料。假如能够通过深加工提出创新观点,就可能形成自己的学派。科学创新要求有文化基础。

  南海不是个“小大西洋”

  青藏高原两边的东亚文化和欧洲文化,正是当今世界多种文化中的两大主流。现代科学产生于欧洲,占据着自然科学界的主导地位;而东亚文化的主体在中国,一旦也能成为科学创新的基地,必然产生自己的学派。

  在各门基础学科中,地球科学是最具有地区性的,从而为学派的产生提供了特殊条件。人类认识世界都是从自己身边开始的,地球科学产生于欧洲,不可避免地染有“欧洲中心论”的色彩,总是偏向于用欧洲发现的规律解释全球,而我们自己也长期习惯于奉欧洲为圭臬,与之不同的都算“例外”。

  以我从事的海洋地质专业来说,英美之间的北大西洋就被认为是海洋的标准。海洋如何产生是海洋地质的头号大问题,北大西洋海盆的张裂过程就成为全球海洋盆地形成的榜样。世界上也只有北大西洋的研究最为深入,于是大家都相信这就是真理。但这种情况是可以变的。

  探索海洋盆地的形成,最直接的办法是在深海海底打钻井。最近几年,在南海三四千米的深海底,大洋钻探计划用六个多月打了12个站位的深井,取上来300多米海盆张裂时的岩浆岩,使得南海成为世界上深部研究最好的边缘海之一。可是其研究结果却挑战了传统的认识:南海是西太平洋板块俯冲带的盆地,它的张裂机制和大西洋模型有着根本区别。南海不是个“小大西洋”。这次发现揭示了西太平洋和北大西洋的不同,从而为形成新的观点准备了条件。如果中国的学术界能够抓住这类自然条件的特色进行深入研究,将新发现提升到理论高度,经过努力就有可能出现自己的学派。

  (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来源:中国科学报

标签:科学;中国;学派;研究;问题;海洋;原料;全球;自己;文化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