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思想周刊·前沿】从“妈妈”到“母亲”有多远
2019-05-14 07: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母亲,一个伟大的名字,也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母亲节刚刚过去,在道一声“妈妈,你辛苦了”的同时,也让我们深入思考,母亲节的意义在哪里?如何不做焦虑妈妈,培育良好的亲子关系?社会又应该为妈妈们做些什么?

妈妈为何成了 “最焦虑的人”

中国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故事深入人心,映射的是对子女教育极度重视的传统中国母亲形象。都说母亲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对孩子的一生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进入日新月异的现代社会,母亲的教养责任越发沉重。大部分中国家庭里,不管谁主内,谁主外,母亲都成为孩子成长和教育责任的主要承担者。与之相适应,母亲也被称为“全中国最焦虑的人”。

近年发布的国内首份《中国妈妈“焦虑指数”报告》显示,食品安全、升学入学、二孩压力等问题,都能引发妈妈们的焦虑。婚姻生活中的夫妻关系、婆媳关系等,也成为加重妈妈们焦虑的砝码。而一份关于世界各国劳动参与率的数据报告显示,中国的女性劳动参与率达70%,位居世界第一。大数据分析发现,在职场和育儿身份间转化的妈妈们,职场压力越大,焦虑指数也越高。对于一心扑在孩子身上的全职妈妈来说,她们的焦虑则不只在教导孩子、处理家务,还要承受收入减少而带来的经济压力。

眼下,不做焦虑妈妈的呼声越来越高。避免焦虑,首先,不做控制型妈妈。用让人窒息的爱和焦虑将孩子包裹起来,看似无微不至,实则过犹不及。第二,不做严酷型妈妈。为了不输在起跑线上,为了课内成绩和兴趣特长,宁可错学,绝不放过,只会让孩子迷失方向。第三,不做溺爱型妈妈。宠爱孩子没有原则和底线,只会造成越来越多无法独立的“妈宝男”。最后,不做愧疚型妈妈。孩子,不可能个个都是人中龙凤,也大多成不了“霹雳娇娃”,努力付出了,就接受孩子的成长。

前阵子,一篇《我的妈妈才8岁,原谅她的不够好》在朋友圈受到热捧。一个8岁的儿子在学校这样介绍自己的母亲:“我今年8岁了,所以,我的妈妈也8岁了……8岁的妈妈和8岁的我一样,都不够好,但都很努力。”

作家龙应台说过,养育孩子的过程,就是不断感受挫折的过程。其实,孩子的成长,也是妈妈自身不断感悟、学习和成长的过程。没有谁是完美的父母,没有谁从头到尾都做得很好。也许孩子并不能如你期望的那样成长,但是没关系,学会换位思考,耐心教导,找到亲子间最舒服的相处方式,便可以一起成长。 孙 敏

养育孩子, 不是妈妈的“独角戏”

“听说神不能无处不在,所以创造了妈妈”“每个女人当了妈妈之后,都会变成超人”……每到母亲节,面对铺天盖地袭来的褒奖溢美之语,母亲们除了开心和自豪,或许还会感受到无形的压力和难言的苦涩。

母亲,不只是一个身份,还是一份责任。但不要忘记,母亲不是超人,更不是圣人,除了身为母亲,她就是个普通人。世人千篇一律赞颂的无私和伟大,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可能就是艰辛和压力的代名词,或者是一副镀金的情感枷锁。

今天,伴随女性追求独立和自我意识的觉醒,社会似乎赋予女人、赋予母亲太多期待和太高要求。所谓“为母则刚”,并不是自动炼成的,而是被生活逼出来的。女性特别是职场女性,往往要付出常人双倍甚至数倍的努力,才能勉强支撑上班工作、下班带娃的全天候“战斗”状态。有个段子流传甚广:职场妈妈如何平衡孩子和事业的关系?答案就是——承认自己做不到。虽然,作为母亲,关爱抚育孩子是天性、是义务,也是一种内在成长和丰盈,但母亲这个名字不能被置于高高的“神坛”,尝试理解和接受“母亲并不完美”的现实,可能更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家庭和亲子氛围,也有助于女性的自我和解与平衡。

女性创造的社会价值有目共睹,那么,社会应该为母亲做些什么,才能让女性从母亲这个角色中感受到更多的充实和快乐,而不是痛苦和疲惫?要知道,孩子不仅是母亲的,还是家庭的、社会的、国家的。养育孩子,不能成为母亲一个人的“独角戏”。除了通过制度设计,增大女性的就业机会、提高女性的收入水平和社会地位,还应大力发展公共服务体系,提供便利的外在养育环境,为女性从家庭事务中解放出来创造条件。此外,更应提升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形成男女共同持家的风气。若能少一些“丧偶式育儿”“保姆式妻子”体验,少一些职场歧视和隐形偏见,多一些生育保障和政策支持,多一些母婴设施和照护服务,每天都可以是“母亲节”。愿天下所有的母亲,都能心怀暖阳,明媚绽放。

陈立民

坦然说一声 “妈妈,我爱你”

母亲节前夕,中国青年网校园通讯社的一项调查显示:超九成大学生知道母亲节时间,超九成记得母亲的生日、年龄;超八成会在母亲节送礼物,超七成认为陪伴是母亲节最好的礼物;超九成每周至少主动联系母亲一次,电话、微信、QQ、视频成大学生联系母亲的主要方式;半数学生每次与母亲通话时长超过10分钟,超半数曾对母亲说过“我爱你”。

这是一个令人振奋的调查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年轻一代的亲情观念在日益增强。一个人对家庭、对父母、对亲人有热爱、有责任,也就更容易学会关爱他人、尊敬师长。只是亲情并非天生就有,它需要“日久生情”,也需要借助节日的仪式感加以培育。母亲节虽是一个舶来品,但对母亲的爱与情感世人共通、古今共鸣。在这一天,准备一个小礼物,庄重地说声“我爱你”,还是很有必要的。

或许有人说,每一天都应是“母亲节”,对妈妈的爱不是一次性表达,需要长期的坚持并成为一种习惯。诚然,现在多少人上学时忙着同学聚会,工作时忙着加班,成家后忙着陪孩子,留给母亲的陪伴屈指可数。也正因为这样,需要一个特殊的日子去提醒人们,静下心来想想自己有多久没有跟母亲通一次电话,有多久没和母亲吃一顿饭。再者,用心庆祝母亲节,并不是否认日常生活中的表达,而是在平常而琐碎的生活点滴之上掀起一朵小浪花,让母亲收获一份惊喜,也增添一份美好的回忆。

受一些传统文化的影响,很多人认为真正的感情是不需要表达的,过多的形式是矫情的、不诚恳的。其实不然,亲情也需要仪式感,需要一定的经营,需要直接的心灵沟通。否则,很容易在庸常的琐事中被磨损,造成宛若电视剧《都挺好》中所展现的那种家庭冲突。在母亲节这天,大声说出心中所爱,是让亲情在平淡的生活中升温,是对母亲无私付出的庄重感恩。无论是母亲,还是生活,都值得我们倾注精力、郑重对待。

颜云霞

标签:母亲;妈妈;孩子;女性;焦虑;一个;母亲节;需要;社会;中国
责编:孟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