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新闻奖组织报送参评作品推荐表
作品标题 |
《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之 《弗兰克·德丁:残虐真相的揭露者》 |
参评项目 |
国际传播(电视专题) |
|||||||||
体裁 |
纪录片 |
|||||||||||
语种 |
中文 |
|||||||||||
作 者 (主创人员) |
集体(见附件1) |
编辑 |
顾翔、王富俊、何蓉 |
|||||||||
刊播单位 |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
刊播日期 |
2018年12月13日 20点48分 |
|||||||||
刊播版面(名称和版次) |
江苏省广播电视总台 卫视频道 |
作品字数 (时长) |
36分56秒 |
|||||||||
︵ 采作 编品 过简 程介 ︶ |
这是一部继《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之后,江苏广电历时两年打造的具有国际视野,以探寻纪录的方式展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大型文献纪录片,讲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群西方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南京,救助南京民众,记录日军残暴行径,并在战后力证这段历史的故事。……(详见附件2) |
|||||||||||
社 会 效 果 |
该片以全新的国际视角,向世人讲述了发生在八十多年前一群外国人不畏艰险,倾力救助中国同胞的故事,他们的英雄故事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在2018年12月13日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当天,该片在江苏卫视晚间黄金时段首播,并通过欧鸟9号卫星和美国DTV有线网同步覆盖欧洲、北美等多个国家,荔枝新闻、我苏网、腾讯视频、好看视频、豆瓣、澎湃新闻等全媒体推送。播出后,得到众多专家学者的高度肯定和赞扬,引发海内外观众和网民的强烈共鸣。 |
|||||||||||
︵ 初推 评荐 评理 语由 ︶ |
1、重大题材的生动表达。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对他们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该片正是以此讲话精神为指引,挖掘重大题材背后的英雄人物和故事,并找到历史与现实的链接点,生动呈现更宏大的和平主题。 2、“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视角创新。…… 3、人物独特,故事新鲜。…… 4、制作精良有突破,艺术性强。……(详见附件3) 签名: (盖单位公章) 2019年 月 日 |
|||||||||||
联系人(作者) |
许小平 |
手机 |
13705184343 |
|||||||||
电话 |
025 83190685 |
|
596556916@qq.com |
|||||||||
地址 |
南京市仙林南大科学园智慧园6号A座4楼 |
邮编 |
210000 |
|
附件1:
作者(主创人员):
卜 宇、陈 辉、曹海滨、戴 波、许小平、顾 翔、王富俊、何 蓉、刘 鸣、
徐小惟、韩 梅、汪 适、范家梁、李 杰、郑 楷、李 威。(共16人)
附件2: 采编过程(作品简介):
这是一部继《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之后,江苏广电历时两年打造的具有国际视野,以探寻纪录的方式展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的大型文献纪录片,讲述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期间一群西方人士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南京,救助南京民众,记录日军残暴行径,并在战后力证这段历史的故事。该片立意深刻,手法创新,展示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史实,彰显了和平与正义的力量,于细微处发掘人性之光。具体如下:
1、国际视野,主题深刻。纪录片《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以西方人的视角讲述南京大屠杀,以大量一手珍贵史料,引导全社会共同探寻战争暴行的责任,思考“战争”与“和平”这一跨越国家、种族、文化的人类共同主题。该片还通过这群西方人士作为一个个生命个体与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事件的关联,回顾他们的人生遭遇,剖析他们的心路历程,展现黑暗时刻的人性光芒,呈现出当下与历史的对话,让影像透射出和平与正义的光辉,具有更深刻的哲思与镜鉴。
2、视角新颖,故事传奇。《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历时两年策划、拍摄,共6集,每集聚焦一位西方人士及相关群体,他们是:率先向世界深入报道南京大屠杀真相的美国记者德丁;南京国际安全区的主要组织者美国人米尔斯;救助难民的鼓楼医院管理者美国人麦卡伦;救助2万多名郊外难民的德国人京特;记录日军屠杀事件、并在战后出庭作证的美国人斯迈思;收集日军暴行证据,向西方社会传播真相的德国外交官罗森。这群西方人士与以往人们熟知的拉贝、马吉、魏特琳、威尔逊相比,他们的传奇经历鲜为人知,因此,对他们的全景挖掘和展现使南京大屠杀史料更为翔实、生动、丰富。
3、理性求证,史料详实。作为一部文献纪录片,《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力求理性求证与感性表达的结合,运用悬念揭秘的方式完整呈现事件进程。两年来,摄制组寻访了德国外交部档案馆、美国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美国斯坦福大学胡佛研究院、美国基督教历史协会档案馆等,采访了耶鲁大学神学院图书馆研究员玛莎史莫莉、美国历史学者、普利策奖获得者理查德罗德斯、德国中国问题研究学者安悟行等数十位国外知名专家学者以及亲历者的后人,使用了亲历者当年的信件、日记以及个人拍摄的影像及图片,揭秘了许多珍贵的历史资料,其中部分档案都是首次面世,如德丁拍摄的照片、麦卡伦的日记、罗森的活动影像等。
4、制作精良,手法创新。该片在表现手法上有多处创新:一是邀请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Andrew David Field)作为嘉宾主持人,实地探寻,增强纪录片的新闻感和真实性;二是通过情景再现,以过去进行时的叙事逻辑,还原历史真实场景与事件;三是综合运用各种最新动画技术将历史场景与资料“活化”起来,让故事讲述更直观生动,这是画面语言的一次创新;四是聘请德国音乐家海纳格兰钦(Rainer Granzin)为该片作曲,进一步增强了故事的感染力和国际传播力。
附件3:
初评评语(推荐理由):
1、重大题材的生动表达。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12月1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的讲话中曾指出,“在南京大屠杀那些腥风血雨的日子里,我们的同胞守望相助、相互支持,众多国际友人也冒着风险,以各种方式保护南京民众,并记录下日本侵略者的残暴行径,对他们的人道精神和无畏义举,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该片正是以此讲话精神为指引,挖掘重大题材背后的英雄人物和故事,并找到历史与现实的链接点,生动呈现更宏大的和平主题。
2、“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的视角创新。该片是一部以国际视野讲述中国故事的纪录片,具体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故事主人公的国际化;二是以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作为全篇的寻访串联人;三是采访了美、德等国多位知名专家学者,以他们的研究成果作为理论支撑。
3、人物独特,故事新鲜。该片选取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在以往的同类题材文献纪录片中鲜有出现,片中故事主人公的照片、日记、信件、影像等大多也是首次披露,内容具有较强的新鲜感和可看性。
4、制作精良有突破,艺术性强。本片以西方人的视角、故事化的结构形式、情节化的表达方法讲述历史,还原南京大屠杀这一历史惨案的真相。并突破以往同题材文献纪录片的创作局限,创新运用了外国历史学者作为主持人现场寻访、动画与实景结合、情景再现与历史资料呼应等手法,呈现出时空交错,情节交融的艺术效果。
六集文献纪录片《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外国人眼中的南京大屠杀2
弗兰克德丁:残虐真相的揭露者
总片头
引子
【讲述人】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 :
这座建于六百多年前的城门,叫做中华门,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第六师团轰塌了这里的城墙,冲入当时中国的首都南京,和其他日本侵略者一起疯狂烧杀淫掠,制造了举世震惊的南京大屠杀惨案。
在这期间内,有二十多名外国人,冒着生命危险留在南京,以各种方式保护民众,并记录下日军的残暴行径。他们中有些人的事迹流传至今,被人们所铭记和熟知;有些却依然深藏在历史的尘埃之中。
我是来自美国的历史学者费嘉炯,我在中国生活多年,专攻中国历史研究。在这部纪录片里,我将带着大家去寻访这些外国人的事迹。他们面对危难所作出的选择,让人们即使在最黑暗的时刻,依然可以感受到人类的善良与人性的光辉。
第一集引子
【讲述人】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 :
1937年1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罕见地在头版刊登了一篇关于中国的报道——《所有俘虏均遭屠杀》。这可能是西方媒体在南京大屠杀发生初期,关于这一惨案最为详细的报道。
发出这篇报道的记者名叫弗兰克蒂尔曼德丁。当年的他,是如何在腥风血雨的南京城发出这份报道?和他一起亲眼目睹了日军暴行的还有哪些同行?面对刺刀与杀戮,他们又将会作出怎样的选择呢?
一
1937年12月13日凌晨,侵华日军攻破了南京城,中国国民政府首都沦陷。
接下来的几天中,全世界都听不到来自南京的声音,也看不到发自南京的报道。中国国民政府的首都似乎一下子从地球上消失了。其实,当时留在南京,还有五名西方记者。
他们是:英国路透社记者史密斯、美国《芝加哥每日新闻报》记者斯蒂尔、美国派拉蒙电影公司记者门肯、美联社记者麦克丹尼尔以及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德丁。此时的德丁,还只是他们中的一名新手。
【采访】历史学家 普利策奖获得者 理查德罗德斯:
这些记者都是些年轻人,他们还没有见识太多的世界, 想促使自己参与到世界的进程,前往历史正在被创造的地方。当时有这样的一种思潮:要置身于创造历史的地方,并且要站在正义而非邪恶势力的一方。
自1937年7月7日中国全国抗日战争爆发以来,南京已成为中国国民政府指挥抗战的大本营。西方的新闻机构蜂拥而至,南京的外国记者成为历史上最多的一次,刚刚被《纽约时报》雇佣的德丁也在其中。
9月20日,淞沪会战正处于胶着状态,日本军方为配合上海方面的进攻,又一次出动了50架飞机对南京进行持续三个小时的轰炸,这促使了德丁在南京第一篇报道的诞生,德丁在这篇报道中写道:
“日方宣布,从今天中午开始,可能对任何地区发动不加区别的、更加猛烈的空中轰炸,记者驱车快速赶往现场,目睹许多平民被炸死。”
此后的一个多月里,南京历经无数次轰炸,损失惨重。
这张照片拍摄于德丁到达南京的两个月后。德丁已经以他出色的报道,跻身于能和蒋介石合影的众多资深记者的行列。
就在拍摄这张照片的一个月后,上海沦陷。侵华日军占领上海后,立即挥刀指向中国国民政府的首都,南京顷刻间成为一座危城。
就在大量难民如洪水般纷纷逃离南京时,另一位美国记者却选择了逆流而上,从山东济南出发,一路南下,终于在12月2日赶到战云密布的南京。这个人是《芝加哥每日新闻报》的记者,阿契包德斯蒂尔。
到达南京的当天,斯蒂尔就奔赴战场前线,发出了战场通讯。
1937年12月5日,斯蒂尔到达南京的三天后,侵华日军已攻至距南京城约三十多公里的汤山、江宁一带,战斗极其激烈而残酷。
德丁在汤山战场上亲眼目睹了一场悲壮的血战:
“300名中国军人被日军围困在山顶,密集的炮火、机枪火力将每一个人置于死地。经昨天一整天激战,全体士兵几乎无一生还。”
这一组德丁收藏的照片,再现了当年战场的残酷。这一天是12月8日,距日军破城还有五天。
【讲述人】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 :
我身后的城门是当时留在南京的人们撤离至江边的通道,就在德丁在城外报道的同时,这座城门已被士兵用沙包和水泥筑起防御工事。此时城内的人们如果要逃离这座城市,必须要翻越这座十几米高的城墙。
12月9日,距日军破城还有四天。
此时,几个月前蜂拥而至的外国记者们大多数都已听从本国使馆的建议撤离了,南京城内只剩下德丁、斯蒂尔等五名外国记者在坚持报道战况。
12月10日,距日军破城还有三天。
这一天,斯蒂尔在报道中描述了南京城内的境况:
“南京最艰难的时刻来临了,一天的轰炸、扫射将数以百计血肉模糊、肢体破碎的人送进医院,他们痛苦的呻吟将长久萦绕在我的记忆里。”
12月11日,距日军破城还有不到两天。
这一天,德丁在街头似乎感觉到了一股血腥的气息,他在报道中写道:
“某种歇斯底里的情绪在中国城防部队里显现出来。大家都懂得大多数人已被困住,都要牺牲。一小股士兵刚刚在街角竖好路障,他们庄严地围成一圈,宣誓与阵地共存亡,南京战役无疑将作为现代军事编年史上最悲惨的一页而载入史册。”
12月12日,日军破城前的最后一天。
这一天,德丁来到长江边察看:
“挹江门今天上午重新开放,但傍晚时分,该城门再次关闭。江面上几乎见不到一艘船,这可是撤离的唯一路线啊!”
这篇报道是德丁在日军破城前最后一次和外界的联系,此后几天里,留在南京城内的五名记者都和外界失去了联系。
二
日军攻破南京城后,随即就开始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为封锁消息,日本军方切断了南京与外界的所有电讯联系。
自南京被占领后,日本国内的各大报纸多数都在庆祝南京的陷落和粉饰太平。《纽约时报》却在12月15日,以粗大的标题发出《南京的沉默令上海害怕》的报道:
“中国首都的守军和平民伤亡巨大,这两天来一点消息也没有,滞留在南京城内平民和美国人的命运令人难以预料。”
【讲述人】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 :
对于五名留在南京城的记者来说,把消息发出去的唯一途径,就是离开南京。12月15日,南京城破后的第三天,德丁等四名西方记者,终于获得日方批准,乘美国“瓦胡号”炮舰离开南京前往上海。留在南京城内的最后一名外国记者,美联社的麦克丹尼尔第二天则乘坐日本驱逐舰“津贺号”也离开了南京。
12月15日,南京城破后的第三天,德丁等四名记者带着尚未发出的新闻稿、一些信件和报告,匆匆赶往码头。前往码头的路并不顺畅,他们一路上不得不绕开被尸体堵塞的街道,当四位记者开车经过临近下关码头的挹江门时,被意外地阻住了去路。
德丁看到,城门处中国人的尸体堆积有六英尺之高,日军的重型军车穿行于此,碾压在尸骸之上,车轮在尸骨上疯狂地打滑。
这座城门曾经是中国军队的逃生通道。自从城门封闭后,这里聚集了大量试图逃往江边的中国守军。
德丁在后来的报道里记载:
“日军攻占挹江门的同时就开始大肆屠杀中国守军。三天后,日军还没有把尸体搬走。日本人似乎想让恐怖的景象尽可能长久地留住,好让中国人牢记抵抗日军的可怕后果。”
当德丁一行四人,艰难地穿越这堆尸骨抵达码头时,更令他们震惊的一幕发生了。
【同期声】《纽约时报》前记者德丁:
这是我在等待登上“瓦胡号”时看到的江边的景象,一群吸着烟聊着天的日本军官监督手下屠杀约一个营的中国战俘。他们把战俘排成大约15人一排并用机枪射杀。
德丁在后来的报道里记载:
“这场屠杀用了十分钟,这些人靠墙排成一排被枪杀,一些拿着手枪的日本兵若无其事地从蜷缩在一起的尸体旁走过,对还在动弹的遇难者再补上一枪。这些刽子手还邀请停在江边军舰上的海军欣赏屠杀场面。显然这种场面给那些海军观赏者带来极大的愉悦。”
这场血腥屠杀是德丁等四名记者在南京最后时刻见证到的暴行。
美联社记者麦克丹尼尔比“瓦胡号”上的四位记者晚了一天离开南京。他在给《芝加哥每日论坛报》的报道中说:
“我对南京最后的记忆是:死难的中国人,死难的中国人,还是死难的中国人。”
在驶往上海的美国军舰“瓦胡号”上,斯蒂尔向《芝加哥每日新闻》发出了题为《日军杀人成千上万》的报道,这也是西方媒体最早关于南京大屠杀这一事件的报道。德丁也想在“瓦胡号”上发出报道,但他没有成功。
1992年,德丁在一次采访中透露:“那时候我年轻又是个新手,而斯蒂尔则是位行家,他确实发出了他的报道。”
1937年12月18日,《纽约时报》将德丁从上海发来的报道《所有俘虏均遭屠杀》刊登在头版,这篇报道详细记录了日军在南京大屠杀前期所犯下的暴行。
在这篇报道的最后,德丁写道:
“在日本人的统治下,受到惊吓的人们生活在面临死亡、折磨和抢劫的恐惧中。数万中国军人的坟墓,将会是中国人反抗日本征服的全部希望所在。”
三
【讲述人】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 :
从1937年12月13日南京破城开始,到12月15日德丁离开南京,在这三天时间里,南京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些英美记者目睹了哪些恐怖事件?现在让我们把时钟拨回到1937年12月13日那一天,看看南京城究竟遭遇了怎样的劫难?
1937年12月13日凌晨,驻守南京的中国军队溃败之际,斯蒂尔和麦克丹尼尔正在美国大使馆内。当中国军队从使馆后面跑步向下关方向溃败时,他们才逐渐相信南京城被攻破这一事实。
留在城内的五名外国记者开始分头行动。美联社记者麦克丹尼尔刚刚抵达城北城墙附近,他在报道里写道:
“日本兵举着枪向我冲来时,我举双手,从车子里出来。经日军同意,我爬过残破的城门,穿行在布满中国军人尸体的街上。”
但是城门口的一幕却让麦克丹尼尔极度震惊,他在报道里写道:
“被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放在路障上,嘴里放了块饼干,另一个嘴里插了支长长的中国烟斗。”
【讲述人】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 :
这是一份1938 年1月10 日出版的美国《生活》杂志。这张照片上,一颗被日军砍下的中国人的头颅被架在路障上,死者的嘴里塞了一个物品。
不难发现,这张照片和麦克丹尼尔在城门所看到的场景极度相似。唯一不同的是塞在被害者嘴里的物品。我们不能确定这张照片就是麦克丹尼尔拍摄的,但我们能确定这恐怖的一幕确实在南京发生过。
当麦克丹尼尔在北门记录这恐怖的一幕时,远在南门的斯蒂尔正亲眼目睹了一场集体屠杀,他在报道里写道:
“一群几百个行将处死的人被迫扛着一面大幅的日本旗穿街而过,他们被赶入一块空地枪杀。一名日本兵站在越积越多的尸体堆上,用步枪补射仍在动弹的躯体。对日军来说这可能是战争,然而,对我却像谋杀。”
斯蒂尔笔下的屠杀场景,是日本军方极力想掩饰的暴行。这段影像来自于日军随军记者白井茂在南京沦陷后拍摄的影片,片中的南京城呈现出一片和平景象。但是白井茂在后来的回忆录中却这样写道:
“我不可能将所有看到的都拍下来,即使拍下来也会被剪掉。”
影片中几个被日军清理过的城门,曾经是德丁等记者在日军破城后采访过的地方。但是影片里唯独缺少了南京城南的中华门。
这些被日本大阪每日新闻社悄悄保存下来的“不许可”照片,曾经被日本军方严令销毁。其中一张照片还原了当年中华门里的惨状。
斯蒂尔在报道中写道:
“在南门(中华门)映入我眼帘的是一片肆意屠杀的场景,上千名军人以各种可能的姿态被屠杀,到处是烧焦的残骸。”
此时,在市中心采访的德丁则在数小时内亲眼目睹了三起集体屠杀。他在报道里写道:
“很多人被抓后当场被杀,他们中有老人,有妇女,还有儿童。很多人都是被刺刀捅死,从伤口处可以看出,有的死者是被极其野蛮、极端残忍地杀害的。”
德丁的这篇报道发表的第二天,《纽约时报》专门发表了评论文章:
“德丁的报道,读起来就像发生在几百年前的战争故事。德丁先生的报道表达了一个现场观察家的观点:通过掠夺这座城市和居民,日本人已经加深了中国人被压抑的仇恨,这种仇恨将以各种形式在中国人的胸中慢慢燃烧,经久不衰。”
四
【讲述人】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 :
这篇报道发表后的第二天,《纽约时报》继续刊登了德丁的另外一篇名为《外国人在南京的作用得到提升》的报道,开头写道:“尽管自己的生命经常遭到日军的威胁,但自日军围城以来一直留在城墙内的一小群外国人扮演了独一无二的伟大的人道主义者的角色,发挥了重要的政治影响力。”
这二十多位外国人在1937年11月22日成立了南京安全区国际委员会,他们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保护了成千上万平民的生命,并通过日记、书信等方式记载了日军在南京所犯下的暴行。
五位西方记者从南京撤离时将其中一些外国人的书信、新闻稿等材料带到了上海。其中金陵大学历史系教授贝德士所撰写的一篇名为《南京一瞥》的新闻稿,引起了英国《曼彻斯特卫报》驻上海记者田伯烈的注意。此后,田伯烈和贝德士建立了长期的联系。1938年7月,在贝德士等人的帮助下,田伯烈撰写出《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一书在汉口出版。
南京陷落后,武汉已成为中国国民政府的政治、经济、军事重镇。日军占领南京后,并没有停下进攻的步伐,此时的武汉成为了双方军事较量的战场。
这一组德丁收藏的照片就是拍摄于这一时期。
自德丁离开南京后,很快就转战重庆、汉口一带。此时的他已将视线聚焦至整个中国抗日战场。
他在报道中写道:
“和南京陷落前的那段日子相比,民众的抗日热情更为高涨。中国人民身上具有一种令人惊异的承受苦难的能力,一种在日军侵略带来的种种恐怖面前也不失自身士气的能力”。
【采访】历史学家普利策奖获得者理查德罗德斯:
这些报道让美国人意识到,不能简单地转身离开,对战争熟视无睹,这场冲突终将会把美国和其他国家都卷进来。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了《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最终取得了胜利。中国国民政府决定把中国战区受降签字仪式的地点定在南京,这座饱受日军蹂躏的城市再次成为世界媒体关注的焦点。
德丁跟随受降部队再次来到了南京。此时距他上次离开已是八年之久。蜂拥而至的西方记者,多数都在准备报道将在南京举行的受降典礼。和其他记者不同的是,德丁的报道则主要聚焦于南京城的变化和人民所遭受的苦难。
《纽约时报》自1945年9月5日开始,连续两天刊登了德丁的报道:
“历经八年的苦难,屈身日军统治下的南京,依然残留着日军占领后的恐怖、悲伤、死亡和暴力的痕迹。年轻人的教科书源自于日本,他们的思想被毒化。日本垄断的公司鼓励人们吸食鸦片和海洛因,日本人的凶残、日本人的宣传和奴化教育已经深深烙入南京大多数人的记忆之中。”
德丁对战后南京的报道,向国际社会揭露了日军在南京长达八年的恐怖统治。受降典礼结束后,德丁继续留在南京工作,此时的他已经成为留在中国最有经验的美国记者之一,受到同行的认可和尊重。
【采访】《纽约时报》前执行主编 西默托平:
我和蒂尔曼德丁在一起工作,他会跟其他记者分享一些信息和发现。他是一名能力突出又极具责任感的记者。我认为大屠杀对他的影响非常大。
【采访】西默托平的夫人 奥黛丽托平:日本人曾经让我们去广岛,然后就有人过来问我们怎么看待这些可怕的事情。托平站起来说,广岛发生的事非常非常恐怖,但没有一个人去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或者是谁造成了这样的事,然后他说,这没法跟南京大屠杀相提并论。
德丁的报道不仅仅影响着身边的同事。重要的是在南京大屠杀初期为历史留下了非常珍贵的第一手资料。通过《纽约时报》的影响力向西方世界揭露了侵华日军的残暴本性,对南京人民遭受的苦难给予深切的同情。德丁对南京大屠杀的系列报道,在西方世界揭露了侵华日军法西斯暴行的真面目,具有深远的意义。
1971年中美关系解冻后,德丁成为首批获准进入中国内地采访的美国记者之一。
1985年受到邓小平的接见。
1988年6月,德丁又一次重回故地南京,参观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随后,在美国的《圣地亚哥联盟论坛报》上发表参观感言:
“这个新博物馆的建立,表示了中国政府并没有忘记这段历史,但是部分日本官员和右翼群体却否认这段历史,一次次地洗刷罪行,甚至不承认日本侵华的事实。”
这篇报道是德丁最后一次正式在报纸上发表有关南京大屠杀的文章。
1998年,德丁在美国圣地亚哥去世。
尾
【讲述人】美国历史学者费嘉炯 :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随后,《纽约时报》发表了一篇名为《牢记南京》的评论文章。在这篇评论里,《纽约时报》引用了弗兰克德丁在1937年12月南京大屠杀发生时的所见所闻。评论认为:
“南京暴行是必须要日军偿还血债的诸多暴行中的一个,但它性质是最为恶劣的。这是一种不允许任何日军士兵忘却的罪行。
在对日战争中,美国使用过不止一条口号,美国人被要求‘牢记珍珠港’,后来又是‘牢记巴丹半岛’。中国人的口号可能有50条。但他们实际上只需一条就够了,那就是‘牢记南京’。”
(本集完)
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上)
黑暗时刻:我们在南京(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