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秦波涛:站在煤矿火灾防治第一线
2019-03-20 07:28: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 拓  
1
听新闻

  “这辈子奉献给了煤矿事业,我无怨无悔。”从研究生开始,今年42岁的中国矿业大学教授秦波涛就一直战斗在煤矿火灾防治第一线,和一般科研人员“蹲”实验室不同,他的科研工作扎根在了祖国矿区。

  矿井火灾是煤矿生产的主要灾害之一,一旦井下发生火灾,不仅会造成煤炭资源的损失、工程和设备的破坏,导致生产中断,而且更严重的是会直接威胁到矿工的生命安全。

  2003年,面对宁夏煤业集团白芨沟矿的巨大瓦斯爆炸,全国煤矿灭火专家均感到十分棘手,在我国煤矿安全工程科技专家王德明教授带领下,当时还在读研究生的秦波涛到现场主持灭火工作。他二话不说,深入爆炸现场,写方案,下矿井、钻巷道,爬上山、打钻孔,与矿上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坚守在矿区,战斗在最危险的一线,一干就是两个多月。 “那时是冬天,天气非常寒冷,穿两件大衣都不行,有时候深夜12点,还需要爬到山上查看具体情况,了解实际情况是否与自己设计的一致。”

  2004年,东北最大的大兴煤矿采空区发生自燃火灾,采空区瓦斯浓度高,找不着火源点,情况十分危急。接到求救后,秦波涛连夜赶到了煤矿现场。秦波涛说,当时心中唯一的信念就是“灭火”,连续一周几乎都在井下度过,到了紧要关头,连续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也没有吃任何东西。

  功夫不负有心人,仅一周的时间就治理了采空区不明位置的煤自燃。大兴煤矿避免了工作面封闭,恢复了生产。

  为了防止采空区煤自燃再次发生,秦波涛又在大兴煤矿待了两个多月,做防火的整体方案。自此,秦波涛与大兴煤矿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一旦矿上遇到什么难题,他们总是习惯向秦波涛咨询。秦波涛也被大兴煤矿授予了“荣誉矿工”称号。

  毕业留校任教后,秦波涛每到一个矿还都要亲自下井。 “每次下矿井,由于井下条件特殊,有的矿坐的是人行车,有的矿只能走路,还经常在井下上山下山,有的矿井从井口走到工作面,就得两个多小时,常常大清早下去,再上来时已是下午两三点钟,再匆匆扒几口饭,就去琢磨事了。如果是冬天的话,还需穿着厚厚的笨重服装。” 刚成为教授后,他到矿上下井的次数一年也不少于100 次。“每到一个矿井我绝对得下去,这也是我们的传统。因为从地面上,你永远无法真正了解井下的具体情况。”

  “井下条件恶劣,但我们是到井下技术指导,而矿工是长时间呆在下面工作,很辛苦,随时可能面临生命危险。为他们创造更安全的环境是煤矿安全科技工作者的责任。”

  为高效防治矿井煤炭自燃,他发明了三相泡沫阻化防灭火技术,即通过对含化学阻化剂的粉煤灰(黄泥)浆液发泡,以大流量泡沫为载体,将粉煤灰(黄泥)及阻化剂输运到一般液固介质难以到达地点的防灭火技术。去年,秦波涛又入选了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资助方向为煤矿热动力灾害防治。“从灾后灭火到灾前预防,我们要为煤矿工人的安全提供好科技保障。”他说,科研成果要实实在在能够解决煤矿的实际问题,要能够真正地让煤矿工人感受到科技给他们带来的安全感和幸福感。 记者 王 拓

标签:波涛;煤矿;大兴煤矿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