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夫妻俩在湿热的大棚里查看农产品生长情况。 记者 袁鼎 摄
昨天上午7点不到,小雨濛濛,天还没亮透,李中奇匆匆吃了几口早饭,就钻进了大棚。“下田种地,干上了农活,就基本没啥休息日了。”李中奇一边从地里拔出几个樱桃萝卜看看长势,一边告诉记者,这一茬熟了,需要尽快采摘。小两口目前正处于创业期,为节省成本,暂时没雇人,而也正是在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式的生活中,两人一同编织着属于他们的田园梦。
小两口坚守大棚育苗岳父岳母赶到田头“催婚”
“今天我去育苗中心,农场里的事你负责。别忘了客人预订的草莓要准时装箱送货。”7点多,妻子宁云霞钻进大棚,向李中奇关照着一天的工作任务。
而宁云霞的任务更重,她要去离农场不到两公里的董浜现代农业产业园,产业园育苗中心大棚内“黄金小玉米”苗种这两天正是育苗关键期。由于他俩都是南京农业大学科班出身,加上这两年种出的黄金小玉米,不论是色泽还是口感都获得了市场的广泛认可。因此,今年董浜镇将全镇800斤小玉米种子苗的育苗任务交给了李中奇和宁云霞。
因为气温的原因,今年的育苗期有点延后,理论上要到大年初三、初四才能全部完成,所以今年除夕小夫妻俩是铁定要在大棚里度过了。
临出门,宁云霞还轻轻叮嘱了李中奇一句:“爸妈刚来,我不在家时,说话做事多顺着点他们。”原来,小两口2018年“七夕”领完结婚证后,双方父母就催着回老家办婚礼。虽说十月过后,农场的主打产品——20多亩小玉米都已丰收,但在秋冬间歇期,为了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微生物肥料的运用,李中奇又在地里套种了樱桃萝卜、草莓、小番茄等农产品。为此,原定的婚期也是一改再改。
前两天,在山东做生意的岳父岳母匆匆赶到董浜,说是为了帮他俩搭把手,其实是“现场紧逼”,无论如何也要将他俩年初五“押回”安庆,因为年初六婚宴的请柬都已发出去了。“我和她老家都在安徽,但一个宿州,一个安庆,两地相距五六百公里,这个春节看来只能先办一家了。”说起婚宴时间,李中奇憨厚地笑着说,现在还定不下来。
为了一个“田园梦”抢下父母不要的“饭碗”
2016年,李中奇、宁云霞双双从南京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毕业后应聘来到南农大(常熟)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2017年7月在董浜租下25亩土地,开始创业办农场;当年9月,注册成立常熟市秾韵果蔬专业合作社。
2017年9月,农场第一茬小玉米迎来收获,亩产300斤左右,不到6天就卖了800斤,收入6000多元,这让起初笑话李中奇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只会“纸上谈兵”的周边农户们看呆了,一些农户开始上门求种子、问方法。
但心细的宁云霞算了一笔账,扣除除草、养地、铺设水肥设施等费用,他们起早贪黑在这茬玉米上其实没赚到钱。尤其是当宁云霞父母得知两人创业初期,小到除草打药,大到建棚修水管,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而且还一起吃住在地里,冬冷夏热的,不免心疼。种地出身的宁云霞父亲问女儿:“我们的‘饭碗’自己都不要了,你们还来抢?”
但认准了走农业创业路的小两口并没有被暂时的苦与累打倒,因为他们心怀着一个美丽的田园梦想。“自小在农村长大,与农业打交道,上大学之前一直有一个田园梦。”李中奇说,他学的专业是生防与细菌分子生物学,通俗地讲就是微生物肥料。所以他创业的动力就是要打造微生物种植模式,让农业少用化肥、农药,减少农残,恢复土壤,让农产品更安全、生态。同时也通过配套的种植品种和营销模式,把这种模式推广给周边农户,让农民种地种得有价值、有尊严。
“我们的农场还刚起步,规模不大,资源、经验都太有限,但经过一年多的摸索,也渐渐积累起了一套从起垄、盖膜到埋种、收获,再到销售的全过程经验。”说起对未来的打算,李中奇说,他打算将农产品生产精细化,并形成相关的技术规程,“我想,我的农场今后并不会局限于单一的种植功能,它应该是集种植、养殖、休闲观光、科普示范,甚至餐饮等于一体的综合型农场。并以此慢慢带动、改变传统的种植理念和方式。”
苏报驻常熟记者 袁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