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铸盾神州佑中华——记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铸盾先锋钱七虎院士
2019-01-09 07:31: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王梦然  
1
听新闻

  如果说核弹是军事力量中锐利的“矛”,那么防护工程则是一面抵御侵袭的“盾”。奋斗一甲子,铸盾60年,中国工程院院士、陆军工程大学教授钱七虎,用毕生心血,奠定我国现代防护工程理论,创立防护工程学科,为我国铸就坚不可摧的“地下钢铁长城”立下功勋。1月8日,82岁高龄的钱七虎,接过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证书。他说,这项荣誉不属于他一人,是国家对防护工程建设的肯定和鼓励。

  炮火中涅槃“家国理想”

  奋斗一甲子,为国铸盾

  这是国家积极防御军事战略的基石,这是国家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论及防护工程的重要性,钱七虎用“武士格斗”的画面来描述,“我们一手拿着矛、一手拿着盾,但从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出发,我们一定是先拿起坚固的盾,抵御敌人的枪支炮弹、炸药炸弹……”

  亲历过“枪林弹雨”岁月的钱七虎,自幼就感受着“落后就要挨打”的紧迫感。1937年,淞沪会战爆发,日本侵略者占领上海,血腥的战争逼迫临近的昆山百姓流离失所,钱七虎在母亲逃难途中出生。每到傍晚,抢了军粮的日本机航船发着“突突突”的声音返回镇上,载着粮食、家禽,还有手无寸铁的老百姓……整整8年,钱七虎都成长在铁蹄、炮火和危难中。“民族危亡,国家利益,是我一生做任何决定时,必须最先想到的。”1954年,钱七虎放弃苏联留学读书的机会,毅然踏入军校,在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树立起家国理想。“个人理想要与国家、民族需要相结合。”钱七虎向记者回忆,上世纪70年代,他曾亲眼目睹戈壁深处一声巨响,荒漠升起的一片蘑菇云……当时他就在想,“矛”升级了,我们的“盾”就要及时升级,为国设计打不烂、炸不毁的“钢城坚盾”是他一生不动摇的目标。

  “矛”与“盾”总是在攻防对抗中不断碰撞出新的“火花”,而钱七虎是这一进程的见者证,更是领航人。1975年,钱七虎使用先进计算理论和设备,成功设计出当时国内跨度最大、抗力最高的飞机洞库防护门,为空军战场上的及时反击赢得时间和机会。抵御世界军事强国的精确制导钻地弹,钱七虎通过近千次细致分析计算,创造性地提出建设深地下防护工程的总体构想,经过10年持续攻关,构建出破碎区受限内摩擦模型等计算理论和防护技术,为我国战略工程安全装上“金钟罩”。

  孙子兵法讲,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钱七虎以个人奋斗的60年,参与并见证了我国防护工程研究与建设从跟跑到并跑,再到有所领跑的全过程,为国家摸索出一条“九地之下”的安全之路,为人民铸起一面“坚不可摧”的坚强之盾。

  和平年代“为国为民”

  隧道、大桥显神功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和平年代,本该享受安稳晚年生活的钱七虎,却以耄耋之躯,主动肩挑“国家大计”。“只要他发现了问题,不管原本是不是他的事,他都主动提出,更会带领团队,着手去解决应对。”在钱七虎的学生、陆工大教授陈志龙眼中,只要是事关国家安全、防护工程发展的事,钱七虎从不避让,从不迟疑,主动担当。

  从南京、武汉、上海长江隧道,到港珠澳大桥,无不有钱七虎的重要决策。“三峡水电站的修建,极大减少了泥沙含量,几十年江水冲刷后,长江中下游冲淤平原一旦破坏,下游管道就会露出江底,‘沉管法’隐患太大!”21世纪初,南京长江隧道是所有隧道中地质条件最复杂、施工风险最大的,就在当年各方极力支持“沉管法”的设计方案时,钱七虎力排万难,及时发声,建议采用盾构机开掘隧道。然而2008年,揪心的事发生了,因刀具磨损,盾构机突然停止工作,施工搁浅,“一夜之间,老百姓质疑声不绝,认为工程设计出了问题。”钱七虎回忆,当时他还在西南某大水电站工地,立刻决定回到南京,通过新闻发布会,向大家解释清楚,“工程绝不会报废,更不会烂尾,我们一定能解决。”掷地有声的承诺背后,是担当精神和专业自信。在钱七虎的建议下,更换磨损刀具,国内厂家对刀具进行自主改良,之后性能大幅增加,南京长江隧道掘进历经磨难,再次启程。2010年,南京长江隧道历经5年建设后全线通车运营,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获得鲁班奖、国家科学进步奖等10多个奖项,钱七虎被授予“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

  创造多项世界之最的港珠澳大桥是现代桥梁的标杆,堪称国之重器。施工时的许多“关键环节”都可谓走在刀尖、如履薄冰,其中就有海底管道的对接,“要在海底挖30米深的沟不容易,海水冲刷边挖边淤,深槽里洋流涌动,对接困难。”钱七虎创新方法,大胆建议,采用流体力学方法,计算V字形接头的沉放摆动幅度,并提出减少摆动的措施,最终接头沉放成功。

  “国家需要什么,科学家的兴趣就应该在哪,要站在全局考虑问题。”谈及自己最大的兴趣爱好,钱七虎笑答,到一线去。南水北调、西气东输,能源储备、地下工程……凡是关乎国家大计的防护工程,就有钱七虎奔走的足迹,关切的目光。

  科学精神时代芳华共振

  保家卫国,后继有人

  “对人没架子,慈祥周到,对工作很严苛,讲起科研项目,非常抠细节,对自己要求很高。”这是钱七虎学生,陆工大教授郭志昆眼中的恩师,也是记者面对面采访中,真切感受到的钱院士。回忆起长江隧道工程建设、港珠澳大桥施工、防护工程构筑,每个时间节点,每组工程数据、每列防护系数,年过80的钱老,都如数家珍。

  19世纪是桥的世纪,20世纪是高层建筑的世纪,21世纪是地下空间大开发的世纪。回望防护工程的历史进程,放眼“国家之盾”的发展,钱老认为,面向平时,发展如地铁、地下快速通道、地下仓储和物流、地下河川、地下综合管廊,契合现代城市发展需要;战时准备,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防御世界各军事强国的最新武器,必须铸造更坚韧的“盾”,建设具有超高抗性能的信息化“防护工程”。

  站上国家科技最高领奖台,钱七虎最为自豪的是,土木工程在科研领域终于赢得了第一个“国家奖”,这是所有土木工程科研人的荣光。“造大桥、修铁路、建港口、核电站、水电站……都是土木工程领域的耀眼勋章,土木工程也逐渐成为一张‘国家名片’,这必将激励更多土木科研人心怀敬畏,为国奉献。”

  铸就安全防线,钱七虎上下求索60年,奋斗一甲子,铸造和平之盾。甘为人梯,无私奉献。近年来每年为国培养、输送300多名工程检测技术人员,其团队“接力式”地为30多个国防工程建设项目提供技术支持,解决了近百个国防工程建设中的重大难题,为国家培养了数量可观的防护工程技术人才。

  “如果你树立的是一个基于国家的价值观,你关注的就是国家、民族和人民。”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钱七虎,让更多人了解到何为“国家之盾”,何为“家国情怀”。

  记者 王梦然

  通讯员 蔡义杰 丁辉辉

标签:炮火;防护工程;防护
责编:苗津伟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