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在全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为深切缅怀见义勇为烈士,大力弘扬崇尚、学习、关爱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新华日报社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共同推出“大义江苏勇者风尚”专题之“缅怀见义勇为烈士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系列宣传。
这些烈士在危急时刻,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用生命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熟知,但他们的故事却足以震撼心灵;他们的生命虽已定格,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时代丰碑之上。在此次系列宣传中,我们将以文字为笔、镜头为眼,深入挖掘烈士们的感人事迹,讲述那些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英雄故事。愿这份缅怀化作前行的力量,激励更多人传承英雄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共同书写见义勇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壮丽篇章!
耿高鹏,男,1990年生,生前系江苏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在校学生。先后被追授为“扬州市见义勇为好青年”,入选“中国好人榜”,并被评定为烈士。
耿高鹏是江苏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一名学生、中共预备党员。在暑假返乡期间,他主动承担起照看村里9名放假儿童的责任,义务辅导功课,成为乡亲们交口称赞的“小老师”。然而,这位乐于助人的青年,却在护送孩子们回家的途中,用生命书写了壮丽篇章。
2010年7月8日中午,耿高鹏途经老人桥村钮家沟时,突遇13岁少年王义伟因自行车失控跌入水流湍急的周山支渠。危急时刻,不谙水性的耿高鹏毅然跳入水中,在激流中奋力将少年推向岸边。由于水渠坡陡苔滑,王义伟数次滑落,两人均陷入险境。在体力即将耗尽之际,耿高鹏用尽最后力气将少年托举上岸,自己却因精疲力竭被河水吞没。当村民赶来救援时,王义伟成功获救,而耿高鹏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20岁。
“他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孩子,自己却永远离开了。”目击村民含泪回忆。耿高鹏的英勇壮举迅速传遍江淮大地,引发社会各界强烈反响。2010年7月10日,高邮市举行隆重追悼会,上千名干部群众自发为英雄送行。中央电视台、《扬子晚报》等十余家主流媒体及中国网等数十家网站持续报道其事迹,在全社会掀起关于生命价值与英雄精神的深刻讨论。
“英雄虽逝,精神长存。”耿高鹏在生死关头展现的崇高品格,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见义勇为的传统美德和当代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据统计,自耿高鹏牺牲以来,其家乡高邮市涌现出23起见义勇为事迹,17人获得市级以上表彰,英雄精神持续激励着更多人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
如今,在耿高鹏的母校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以他名字命名的志愿服务队常年开展助学活动。在他牺牲的周山支渠旁,当地政府竖立起纪念碑,成为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这位年轻烈士用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正激励着一代又一代青年在平凡中创造伟大,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钱晶晶 曹阳 张梦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