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缅怀见义勇为烈士·弘扬见义勇为精神 | 董远发:寒风中,他用生命托起生的希望
2025-09-30 08:50:00  来源:新华报业·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编者按:

在全国第十二个烈士纪念日到来之际,为深切缅怀见义勇为烈士,大力弘扬崇尚、学习、关爱见义勇为英雄模范的良好社会氛围,江苏省见义勇为基金会联合新华日报社交汇点新闻客户端、共同推出“大义江苏·勇者风尚”专题之“缅怀见义勇为烈士·弘扬见义勇为精神”系列宣传。

这些烈士在危急时刻,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用生命诠释了责任与担当。他们的名字或许不为人熟知,但他们的故事却足以震撼心灵;他们的生命虽已定格,但他们的精神将永远镌刻在时代丰碑之上。在此次系列宣传中,我们将以文字为笔、镜头为眼,深入挖掘烈士们的感人事迹,讲述那些有血有肉、可亲可敬的英雄故事。愿这份缅怀化作前行的力量,激励更多人传承英雄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共同书写见义勇为、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壮丽篇章!

董远发,男,1967年生,生前于江阴市云亭镇松桥村个体汽车修理铺从事轮胎修补工作。2002年,董远发被评定为烈士,被江苏省人民政府追授“见义勇为英雄”称号。

2001年12月10日14时,寒风凛冽。村民施某为清理家中闲置一年多的空油罐,跳入罐内,因罐内残存强烈汽油味,瞬间被呛倒。其妻子急忙跑到屋外呼救,正在附近修补轮胎的董远发听到喊声,立刻与工友赶来。

村民张余清两次尝试进入油罐救人,均因罐内高度缺氧、气味刺鼻而失败。这时,董远发挺身而出:“快给我搭把手,我力气大,让我来试一试!”说罢,他毫不犹豫地爬进油罐。

油罐内昏暗无光,董远发屏住呼吸,小心翼翼地踩到罐底,迅速找到施某位置,拼尽全力将其抱起。然而,不断使力加速了身体耗氧,他刚抱起施某,就已感到窒息。但他没有放弃,用力敲打油罐壁示意接人后,使出全身最后的力气将施某向上托起。众人合力将施某从仅41厘米粗的油罐口拉出,而董远发却已无力前行。

“人救出来了,你也快出来吧,我们接着你!”上边的人焦急呼喊。可董远发此时连抬手的力气都没有了,最终因憋不住吸入刺鼻气体,眩晕倒地。众人紧急撞倒墙头,用绳子将油罐拉出,公安民警也赶到现场,合力将董远发救出并送往医院,因气体中毒,经抢救无效牺牲。

董远发舍身救人的事迹在江阴迅速传开,当地镇党委、政府、村委及村民纷纷慰问英雄家属,送去慰问金和敬意。村民们争着讲述董远发生前的好事:他勤俭持家、朴实能吃苦,帮助他人总是毫不犹豫。2001年2月,一辆翻斗车掉进河里,他不顾严寒跳入水中,与村民一起将车救起。董远发牺牲后,家庭失去主要经济来源,在当地见义勇为基金会帮助下,为其遗孀陈玉红找工作,并帮助其申请免缴了养老保险金。“虽然我丈夫已经去世了,但市委和市政府对我们非常关心关爱。无锡和江阴见义勇为基金会不仅帮我和孩子解决了生活上的困难,每年还来看望慰问我们,真的很温暖,很感谢!”陈玉红说。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钱晶晶 曹阳 张梦喆

标签:油罐;见义勇为基金会;烈士
责编:李旸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