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对江苏泰州胡庄镇刘荡村而言,本应是个再平常不过的日子,可上午8点30分,一声震耳欲聋的巨响,骤然打破了村庄的宁静。
在村头的桥头,一辆白色轿车与黑色轿车发生剧烈碰撞。受此冲击,白色轿车瞬间失控,如脱缰野马般冲破护栏,一头栽进了冰冷刺骨的河水中。这条薛马中沟河长5000米,河面宽达30米,河水深约两米。白色轿车缓缓下沉,冰冷的河水好似凶猛野兽,迅速涌入车厢。驾驶位上的男子艰难地从车窗探出身子,高高举起一名啼哭不止的婴儿。前头,一名女子声嘶力竭地大喊:“救命啊,救命!”婴儿的哭声在寒风中微弱得如同小猫呜咽,却似重锤般一下下撞击着人们的心。车内其他三位亲属也在拼命拍打车窗,呼救声越来越微弱,恐惧如阴霾般在他们脸上肆意蔓延,宁静的村庄瞬间被这场突如其来的灾难笼罩。
就在这时,56岁的村民刘石兵听到巨响,裤子都没来得及系好,穿着拖鞋便箭一般冲了出去。看到眼前这惊险万分的一幕,他的第一反应便是跳河救人。但常年捞草积累的经验,让他瞬间做出了更为理智的决定——河对岸那艘平日里用来捞水草的木船,此刻成了挽救生命的唯一希望。
刘石兵以令人惊叹的速度飞奔至河边,迅速解开缆绳,赤脚跳上小船。河面寒风凛冽,小船在风中剧烈摇晃,可他全然不顾。婴儿那微弱的哭声,令他心急如焚。他使出浑身力气划动船桨,小船在冰面上破浪疾驰,每一秒都显得无比漫长。短短两分钟,对刘石兵而言,却仿佛熬过了一个世纪。当他终于抵达车窗旁时,河水已快要淹没车顶,车内人员命悬一线。车门在此时怎么也拉不开,情况十万火急,刘石兵果断决定:先救孩子!孩子的母亲颤抖着将孩子递出窗外,刘石兵单手一把稳稳捞过,紧紧搂在怀中。紧接着,他又用另一只手,将车内其他四人逐一拉上小船。
小船因超载不堪重负,河水开始渗入船舱。刘石兵哪还顾得上这些,他迅速脱掉湿透的羽绒服,光着膀子继续奋力划桨。8点36分,最后一名被困者成功被救上船。仅仅5秒钟后,轿车便完全沉入了河底。
上岸后,获救的一家五口对刘石兵感激涕零,提出要用金钱表达感谢,却被刘石兵坚决拒绝。他朴实说道:“救人是举手之劳,换作谁见了都会帮忙的。”直到此时,他才注意到自己满手的伤痕以及冻得发紫的双脚。
“那天早上我刚起床,看见车子从我家门口开过去,紧接着就听到巨大的撞击声。我心里一紧,暗叫不好,出事了,便赶紧跑出去查看情况。好在村里的木船在,我也会驾船。后来我才知道那个孩子才十四个月大,一直在哇哇大哭,听着就让人心疼。这种情况,谁都会先想着救人!更何况车子掉进河里后车门打不开,人只能从车窗爬出来,再晚一会儿,车子彻底沉进去,那就真的没救了。”刘石兵回忆起救人当天的情形时说道。

这惊心动魄的一幕被监控摄像头完整记录下来,上传网络后,迅速引发广泛热议。网友们纷纷为刘石兵的义举点赞,称赞他是当之无愧的英雄。有人感慨:“他踹掉拖鞋冲向河边的背影,帅炸了!”也有人动容:“平凡人的善举,汇聚成世间最温暖的力量。” 人民日报对此事进行报道时评论道:“英勇无惧非铁骨,大爱无疆自肺腑。”泰州警方随后启动 “见义勇为” 表彰程序,拟授予刘石兵市级荣誉。
刘石兵的义举,不仅深深感动了无数网友,也引发了人们对于见义勇为精神的深刻思考。在当今社会,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种挺身而出、乐于助人的精神。刘石兵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生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英雄,为我们树立起一座精神的丰碑。2025 年 2 月 12 日,刘石兵救助他人的行为被正式确认为见义勇为行为;2 月 14 日,泰州市高新见义勇为基金会对刘石兵进行了及时的奖励与慰问。
此次事故发生后,刘石兵所在的村镇与交警部门高度重视,共同来到现场会商。他们在事发地安置了减速带,设立了相关警示标志与交通安全墙。为进一步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村里还增加了交通宣传车,巡回播放预防交通事故的法律法规,发放交通安全宣传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目前,胡庄镇正在精心整理刘石兵的事迹材料,准备申报 “江苏好人”,并计划在全镇范围内进行广泛宣传,大力弘扬他的精神,让其成为全社会学习的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