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一水三用”鼓了口袋美了村庄
2019-12-03 11:13:00  来源:新华日报  
1
听新闻

  11月12日,行走在泗洪县城头乡周台村,成片水稻的金黄色成为田野的主色调。一粒粒稻谷,腆着鼓鼓的肚子,挂在稻穗上。稻穗下面的田地里,螃蟹横行霸道,随心所欲地爬动。

  正在田间忙碌的周台村村民周维心情格外舒畅: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龙虾、螃蟹、水稻几项加在一起的纯收入,足够买一辆新车了,年初的愿望就要变成现实了。

  “以前,我们这里主要是稻麦轮作,1亩地1年的纯收入不足千元。从2016年开始,我们探索稻虾共作种植模式。也就是从那时起,亩均经济效益开始翻番。”周台村党支部书记周中友颇为自豪地说。

  村民们在田间的四周开挖一圈潜水沟,每年3月将虾苗投放进沟里。到了5月上旬,开始在田间栽插水稻。这时,稻虾开始共生。

  村民郭月高有50亩稻虾共作田块。“3月份开始出售龙虾苗,高峰期1公斤卖到54元,最低也卖20元;从5月下旬开始出售成虾,1公斤平均价格50元左右。龙虾加上秋季的水稻,亩均纯收入4000元没有问题。”

  随着不少地方稻虾共作的推广,精明的周台村人从去年开始探索让螃蟹加入稻虾的“家族”。“我们发现,龙虾收获以后,稻田里只有水稻了,水沟闲置好几个月,挺可惜的,应该再利用起来。经过反复论证,从去年开始,我们开始探索稻虾蟹共生经营模式。”周中友说。

  去年,周中友种植了50亩稻虾蟹田。“3月份投放龙虾苗,5月上旬开始栽植水稻,稍后投放螃蟹苗。”周中友报出了这样一笔账,“4月下旬开始出售龙虾,总计收获龙虾6000多公斤,均价每公斤30元;霜降之后,开始起捕螃蟹,螃蟹亩均130公斤,平均价格每公斤60元;稻谷单产350公斤,每公斤均价高达4.4元。三样收入加在一起,除去成本投入,亩均获取纯利润6000多元。”

  “稻田养蟹,大米好卖。”在周台村,流传着这样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语”。“稻虾蟹共作”养殖模式,虾蟹为水稻除草、松土、增肥,水稻为虾蟹供饵、遮阴、避害,将植物种植和水产养殖融合成一个生态系统,也倒逼了农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不施用农药、化肥,保证了水体干净,养殖无污染。

  村民段凯喜滋滋地介绍说,稻虾蟹共作,田间不能打农药,也不能追施化学肥料,因此生产出来的水稻,全部都是纯天然的生态农产品,供不应求。“本县一家生产大米的龙头企业主动找上门来,对我们的稻谷进行了取样检测后,认定这里的稻谷检测指标完全符合他们对市场的特供要求,高价买走了我们这里的所有稻谷。”

  “目前,我们全村稻(藕)虾蟹共作面积近4000亩,这里成了名副其实的人工湿地。村民在田间劳作,‘戏清水’‘触绿色’‘深呼吸’已成为我们特有的生态福利……”周中友对这一模式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

  在乡党委书记吴楠看来,一个乡村仅仅产业兴旺远远不够,还要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等。于是,乡里邀请设计单位对周台村进行了科学规划,建设了集中居住点,家家户户住上两层小楼房。绿水环绕中,绿地、停车场、健身广场等错落有致,掩映在青砖马头墙中,演绎出安居乐业好风景。

  “一水三用”,让周台村走出了一条“一田三收、粮渔双赢、生态富民”的农业发展新路径。

标签:
责编:贾晓君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