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暑前后,正是芡实收获季节。记者来到泗阳县李口镇八堡村苏芡种植基地,宽大的芡实叶子铺满池塘水面,绿油油一片,六七位村民顶着烈日,在齐腰深池塘里采摘芡实。负责人朱学辉向记者介绍,基地种植芡实800亩,吸纳60多位本地村民就业,都是些中老年人,每天可以拿六七十元工钱。
“过去在家闲着没事干,现在到这里工作,每月能赚1800元左右。” 八堡村3组70岁的吴翠霞一边忙着剥芡实皮,一边告诉记者。现场芡实自动分拣机在不停地工作,自动对不同大小的芡实进行分类。汗流浃背的朱学辉指着不远处的工地说,1000多平方米的厂房正在建,等建成后,装上空调,员工工作条件就好多了。
八堡村苏芡种植基地是泗阳特色田园乡村发展“家门口”富民就业项目的一个缩影。泗阳县委农工办主任王晓晖介绍,实施家门口就业富民工程5年来,泗阳县建成“家门口”就业项目360多个,每个村至少有1个“家门口”就业项目,涉及食品、制衣、包装、加工、清洁等行业,带动本地农民就业1.4万人。
李久义在八堡村建材园江苏运鸿新型材料有限公司工作3年多了,主要负责原材料和出厂产品检测。30岁的他告诉记者:“我原来在上海从事建材方面工作,因为对象找的是家乡人,不想长期分居,就回到家乡就业、成家,孩子已两周岁,现在工资每月6000多元。在家乡上班,吃菜是自家种的,生活开销小多了,每月都能有结余。”八堡村是泗阳唯一建有工业园区的村,江苏运鸿新型材料有限公司有70名员工,其中有50名是本村人。
泗阳县政府出钱建厂房,引进“家门口”就业项目,筑巢引凤,不少像李久义一样在外地打工的能人,被家门口就业项目吸引回来。
卢集镇郝桥村党支部书记张再广就是回来的能人之一。他曾经与妻子在外打工十多年,在南通中远船务干过工人,2009年回到家乡,承包种植大棚菜,不料碰到几十年一遇的冰冻,赔了4万多元。2010年他买了一辆渣土车,在南京运渣土。2013年,他回到郝桥村担任村干部,帮助村里引进捷锋帽业,安排家乡60多人就业,工人平均工资3000多元。
郝桥村是泗阳第一个“家门口”就业试点村,村里留在家乡的300个劳动力,有一半在本地做瓦工,还有一半在村里的捷锋帽业、机械厂、木材加工厂工作。由于有了家门口富民就业项目,该村仅去年底到现在就吸引30多人回乡就业。
家门口就业,村民可以照顾家中的老人、孩子,在实现富民增收的同时,也解决了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和亲情缺失等问题。在捷锋帽业制作车间,几十位女工正在用缝纫机缝制帽子,车间墙上大幅标语“回家就业好,照顾老和小”,道出回乡就业者共同的心声。
36岁的张彩梅今年初从上海回乡,到捷锋帽业上班。“我和爱人过去在上海打工,父母年纪大了,两个孩子还小,由老人带着,我上夜班都是一个人夜里来夜里去,遇到生病头疼发烧,还要自己弄吃的,没人帮自己。特别是想孩子的时候,抓着电话自己哭,孩子也哭,这种苦,真的没法说。”说起出门打工的辛酸,她心情难以平静。
去年10月,村组长上门向张彩梅推荐捷锋帽业,她觉得岗位和工资比较适合自己,就回来了。她感慨地说:“现在每个月工资虽然比过去少一点,但能照顾到老人、孩子,自己也不再受两地奔波之苦,还是家门口的饭碗好,端着香!”
“对欠发达地区的农村来说,目前适合村民家门口就业的项目比较难找。”王晓晖介绍,这些项目需要满足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无污染等条件,在招商引资的同时积极引智,把引进外部力量和挖掘本土资源、调动内生动力结合起来,这是泗阳实施村民“家门口”就业富民工程的重要路径。
新袁镇三岔村邀请南京中医药大学专业团队,对中草药基地项目整体布局进行全方位规划和指导,种植元胡、太子参等“浙八味”中药材。村里在原有1400亩种植基地的基础上,在今年“三夏”腾茬换季期间,又流转1000亩种植中草药凤仙花,种植基地亩均效益可达5000元,是传统“一麦一稻”收益两倍以上,可带动400余名劳动力家门口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