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史的学习教育工作,讲好“江苏四种革命精神”,缅怀先辈们可歌可泣、革命无畏的英雄事迹。

“学习强国”江苏学习平台、新江苏客户端•中国江苏网策划推出“红色宣讲映初心”系列微视频,来自全省各地的优秀讲解员在镜头前激情讲述动人的红色故事,重温那一段感人至深的峥嵘岁月,弘扬革命精神,传承红色基因。

xjs.jpg

情归大地

主讲人:谢美霞

周恩来纪念馆讲解员 

1976年1月8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离我们而去。总理病重时就曾反复叮嘱身边的工作人员:“我和邓大姐在10年前就约好,死后不保留骨灰,这样才是殡葬习俗最彻底的革命。把我的骨灰撒到祖国的江河大地去做肥料,活着为人民服务,死后也要为人民服务。”

总理逝世后,邓颖超代表他向党中央提出了三点要求:一不搞遗体告别;二不开追悼会;三不保留骨灰。中央研究决定,只执行“不保留骨灰”这一条。

在为总理操持后事时,邓大姐特意叮嘱工作人员,不要做新衣服,要选总理平时最喜欢穿的、现有的最好的衣服。找来找去,总理穿过的衣服几乎都有补丁。最终选了唯一一套没有补丁的灰色中山装,这套衣服总理穿了十几年。邓大姐含着泪说:“这是恩来的作风,平时为他添置一件衣服都很难,他死后咱们还是要尊重他,不要为他浪费钱。新的旧的都一样,一把火都要烧掉的。”

追悼会那天,十里长安街,人海涌动,哭声不绝,雪花伴着泪花,泪水汇成了泪河。百万群众伫立在寒风中,为人民的好总理作最后的送别。

在人民大会堂台湾厅,邓颖超说:“撒骨灰是一场革命。由土葬到火化是一场革命,由保留骨灰到不保留骨灰又是一场革命。这是我和恩来同志共同进行的一次革命啊!”她轻轻打开骨灰盒,用颤抖的双手抚摸着总理骨灰,两眼含着泪水说:“恩来同志,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你安息吧!”

1976年1月15日晚上7点30分,工作人员用总理的公文包装上四包骨灰,登上飞机。月色照亮夜空,飞机飞过北京中南海、飞过密云水库、飞过天津海河、飞过河北邢台、飞过黄河入海口……一捧捧骨灰撒向长空,撒向了总理生前学习、居住过的地方,撒向了总理辛勤工作、心血操劳的地方,撒向了中华民族的摇篮、生生不息的母亲河……

这就是周恩来:生前,他为人民的幸福鞠躬尽瘁,为社会主义建设呕心沥血;死后,他的骨灰也永远留在了他奉献了一生的中华沃土,情归大地,温暖九州!

如今,敬爱的周总理已经离开我们45年了,但他的名字依旧穿越时空,温暖人心;他的精神依旧充盈天地,浸润万物。

让我们在周恩来“六个杰出楷模”精神的感召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为盛世中华之崛起而努力奋斗!

xjs.jpg

战火中的青春

主讲人:王静

徐州市规划馆讲解员

北风吹,雪花飘,雪花飘飘年来到。

跟随着歌声我们仿佛看到一位短发戎装的女战士,正含笑向我们走来!今天我为大家讲述的是淮海战役女英雄陈洁。陈洁自幼随父母来到上海谋生,在那个吃人的社会里,母亲在贫困中死去,留下父女俩相依为命,十岁的陈洁就进工厂当了童工,她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受尽了剥削和压榨。苦难的童年,在陈洁幼小的心灵上留下了深深的烙印。

18岁时,陈洁怀着对新生活的向往,参加了新四军,部队首长选送她到鲁迅艺术学院学习。1947年的秋天,华野一纵成立了文工队,能歌善舞的姑娘,成了一名文艺宣传员跟随着部队挺进淮海战场。

淮海战役期间,正值数九寒天。参战部队战斗在冰天雪地里,陈洁和文工队的战友们便深入火线前沿,鼓动宣传。她的歌声和着炮火硝烟,激励着千百将士的杀敌热情。

淮海战役第二阶段结束后,为了配合平津战役,稳住敌人,参战部队依照中央军委和淮海战役总前委的指示,暂停攻击。一面严密围困敌人,一面转入战场休整。在此期间,我军战壕里迎来了1949年的元旦。新年的清晨,解放军阵地上,传来一个姑娘清脆的声音:“中国人民将要在伟大的解放战争中获得最后的胜利,这一点,现在甚至我们的敌人也不怀疑了!”这是陈洁在为战友们朗读毛主席的新年献辞。滚烫的话语,使将士们激动不已。

元旦之夜,北风朔朔,漫天飞雪的阵地上正在上演《白毛女》,陈洁饰演的喜儿深受战友们喜爱,演出即将进入高潮,黄世仁出场了,穆仁智出场了,可怜的喜儿受尽了恶霸的蹂躏。陈洁的生动表演,使台下的观众痛哭失声。忽然,一个小战士“噌”地站了起来,对着黄世仁拉动了枪栓。枪,很快被夺了下来,这是一个新入伍的战士,他哭得像泪人一般,说他妹妹跟喜儿的遭遇一样,他要为妹妹报仇。这时,指导员站起来大声说道:“同志们,要报仇,就要消灭天下众多的黄世仁,推翻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夺取淮海战役的彻底胜利!”一时间,群情激昂,台上台下的口号声响彻夜空。

然而,当战友们欣赏着精彩演出时,他们无论如何也没想到,这竟是陈洁最后一次出演喜儿。

1月10日,淮海战役的最后一天。

那一天,国民党军在做着最后的挣扎,飞机呼啸,炸弹倾泻,所到之处,弹片横飞,火光冲天。

那一天,年轻的女战士陈洁正发着高烧,她原本可以留在后方,远离前线。

可是,想到前线的战友需要抢救,想到自己入党时的誓言,她毅然走进了抢救伤员的队伍中。

拂晓时分,一架敌机从头顶掠过,一枚炸弹在不远处爆炸,伴随着冉冉升腾的浓烟,一个少女的身姿缓缓倒了下去。“陈洁——”战友们呼唤着扑上去,要去扶住她,扶住烟海里那片洁白的帆……

她还是倒下了,在黎明前倒下了,她静卧在雪地里,鲜血染红了身下洁白的雪,红红的,像一团炽烈的火焰,像一簇盛开的木棉。

她没来及与战友们分享胜利的喜悦,没来及回家看望年迈的父亲,就在淮海战役胜利的最后时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她在人生的道路上虽然只走过了短短的27年,但她如火的青春,却装点出一个共产党人崇高而完美的人生!

3-3.jpg

追“风筝”的人

主讲人:朱建勇

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

2020年清明节,盐城市烈士陵园的英名墙上,新增了一位烈士的名字,他生于1925年,牺牲于1976年。为什么在牺牲44年后,他的名字才被家乡人民知晓?他51年的人生又隐藏着怎样的传奇?这就是我要讲述的中国航天测控事业开拓者——许公民的故事。

1959年的一天,时任江苏省军区政治协理员的许公民,突然接到命令,要他前往大西北某后勤基地任副政委。当时他只有34岁,刚成家三年,但他却毫不犹豫地告别温暖的家,向大漠深处前进。在那个“风吹石头跑,遍地不长草,空中鸟飞绝,大雁不落脚”的不毛之地,吃的是火车运来的生萝卜干,住的是简易帐篷。直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他的身影才出现在了欢呼雀跃的参试人群里。

1968年春夏之交,许公民带着一批年轻人顶着漫天黄沙,经过艰难跋涉终于赶到了新疆喀什一个叫“羊大曼”的地方。他们卸下肩扛的枪支,从毛驴背上拿下沉甸甸的仪器,分头挖起地窖,就这样,他们在戈壁底下筑起了一个简陋的“家”。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许公民带着团队吃住、工作全部都在地窖里,他们在膝盖上搞计算,在床板上绘图表,一到晚上煤油灯散发的阵阵黑烟,熏得他们满脸烟灰、两眼流泪。周边的荒野上,野狼“呜呜”的嚎叫声,彻夜不停。尽管条件艰苦,环境险恶,仅用一年半的时间,他们就在这荒无人烟的戈壁深处成功建站,创造了世界奇迹,记录了中国速度,用忠诚和信念践行了“活着干,死了算,忠骨埋在羊大曼”的豪迈誓言。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当卫星绕地球一周飞临祖国上空时,喀什站第一个捕获到了卫星的信息,迅速预报出卫星飞越全球244个城市上空的时间。他们把庄严的《东方红》乐曲从遥远的太空接收下来,海内外的中华儿女第一次聆听到了中国人从地球之外发出的声音。

如果把卫星比作风筝,那么测控就是风筝线,所以常常需要人随“星”移,南征北战。因工作需要,许公民再次肩负重任,前往秦岭北麓的黄土高原筹建渭南测控站,由于长期在艰苦恶劣的环境中超强度工作,许公民的肝病已经很严重,但他仍一手顶着剧痛的肝部,边工作,边建设。三年后,渭南站建成,融入中国航天测控的天际网络。由于身体极度透支,许公民最终被确诊为肝坏死。同事们探望他时,对他说:“如果不到西北,也不会病成这样。”许公民微笑着说:“如果有可能,我希望再建一座站,为航天事业牺牲,值!” 1976年10月17日,许公民带着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执着信念永远离开了我们。

“不需要你歌颂我,不渴望你报答我,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祖国不会忘记我。”这首《祖国不会忘记》正是对许公民为代表的航天测控人,甘于寂寞、无私奉献的真实写照。

茫茫荒漠,盛满了测控人对祖国航天事业的承诺,浩浩夜空,无数颗星辰闪烁着他们的奉献,他们离家很远,但离根很近,离荣耀很远,离责任很近,离繁华很远,离心灵很近!

3-4.png

小车推出大胜利

主讲人:王婷

淮海战役纪念馆

1948年的冬天,大运河西岸的宿迁县,一支350辆小车组成的运粮队出发了。走在队伍最前面的,是一位个子不高,脸色黝黑,身材瘦小的姑娘。她穿着一件红棉袄,推着一辆插着小红旗的独轮车,在队伍中尤其的显眼。她是谁?为什么这支几百人的男民工队伍中会有一个女孩子?

小姑娘叫朱永兰,这一天,她正在家里做军鞋,听说村里要组织运输队到淮海前线去,她赶紧跑去报名,村长看到她来了,笑着说:“妹子,支援前线路途遥远又危险,你一个女娃娃,不方便呀!你还是留在村里指挥妇女做军鞋吧。”朱永兰听到这话,生气地说:“女人咋了,支前还分男女?俺跟您保证,绝不拖大家的后腿。”村长说不过她,只好同意让她参加,就这样,朱永兰成为了支前队伍中唯一的女性,而且还当上了宿迁大兴区支前运输队的中队长。

当运粮队刚刚进入到睢宁界,天空突然下起了大雪,不一会,白雪覆盖了大地,让这支运粮队在白雪的映衬下格外显眼。敌人的轰炸机发现了他们,一个俯冲下来,一排排子弹扫射,一枚枚炸弹投掷,朱永兰看到身后的一辆小车瞬间被炸飞,大米浸透着鲜血洒了一地。她大吼一声:“快,隐蔽,保护粮食。”说着把粮车推到了低洼处,用身体死死地护在粮车上。这天傍晚,朱永兰带着大伙掩埋了战友的遗体后,开了一个动员会。“同志们,白天敌人的飞机不让我们运粮食,咱们就晚上摸黑走夜路。”她指着刚刚回拢的粮食,“这些都是乡亲们的种子粮啊,我们一定要保护好,一粒不少地交给解放军。”夜幕降临了,运粮的队伍又出发了,寂静的田野里,只能听到裤子划过枯草的沙沙声,乡间泥泞的小路,车子一动就轧出一条深沟。鞋子走掉了,朱永兰一声不吭,光着脚踩在冻土和烂泥上继续赶路。天蒙蒙亮的时候,终于到了解放军的宿营地。路过的陈毅看到了支前队伍里的朱永兰,赶紧把她叫了出来,走近以后才发现,她那双被冻得麻木的脚,已经红肿得像个大萝卜。陈毅叫来了身边的通讯员,问道:“你们有哪个脚小的,快找两双鞋子给她。”当得知朱永兰还不到18岁时,陈毅竖起了大拇指:“想不到我们的队伍里还有个女英雄,你是了不起的巾帼英雄啊!”

淮海战役中,动员的小推车就有88万辆,在88万辆小车的背后,是543万翻了身的农民,他们推着小车,挑着扁担,抬着担架,跟在解放军的身后踊跃支前。自己吃着红辣椒、红萝卜咸菜、红高粱饼子,车上推着的却是大米和白面。虽然他们文化程度不高,但他们懂得是谁让他们翻了身,谁让他们吃饱饭,谁让他们不再卖儿卖女受人欺。这些朴实的劳动人民无以回报,唯有推着这辆小推车,把源源不断的物资送到前线。推着历史的车轮,跟着共产党奋勇向前!

3-5.jpg

陶迅的绝笔家书

主讲人:高小雅

渡江胜利纪念馆讲解员

在渡江胜利纪念馆的展柜中,陈列着一份家书。这份家书,字迹工整,感人至深。它的作者,就是1949年4月渡江战役中壮烈献身的24岁南通籍烈士——陶迅。

陶迅原名李鼎香,生于1925年4月,儿时在南通唐闸长大。1944年6月,经堂侄李干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由于陶迅在学校内外的革命活动引起了日伪注意,经党组织安排,高三还没读完的他于1945年4月撤出南通城,分配到盱眙县的华中建设大学新闻训练班学习,并改名为“陶迅”。“陶”是他病故生母之姓,“迅”是其崇拜的鲁迅之名。1946年,陶迅到新华社24支社工作,随军参加过莱芜、孟良崮、淮海等著名战役。

在渡江战役即将打响的前夕,陶迅怀着十分振奋的心情,给分别多年的父亲写下了这封3000多字的长信。在家书中,他表达了自己对家人的浓浓牵挂与思念,他这样写道:“目前一切为了战争取得全国革命胜利,许多同志为了革命事业捐献了自己的躯体,所以我们在外也无法照料家庭,在最后胜利即可达成,届时我当返家看望。”

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主席、朱德总司令发布了“向全国进军”的命令,解放军“百万雄师过大江”,渡江战役正式打响。当天深夜,陶迅所在的新华社24支社和火线报社的同志们,同乘一条渡船紧随部队冒着枪林弹雨从北岸过江。当船抵达目的地安徽铜陵附近的渡口时,第一个跳上岸的通讯员不小心踩响了敌人埋下的地雷,刹那间陶迅及许多战士被弹片炸伤。其中伤势最重的陶迅腹内嵌进了一块弹片,鲜血不断涌出。他不顾疼痛,仍然捂着伤口努力跑向前线,直到失血过多,体力不支,才硬是被战友们抬上了担架。由于弹片嵌得很深取不出来,医院救援条件有限,根本做不了手术。陶迅强忍着剧痛,始终没有哼过一声。第二天,入党介绍人李干赶来看望陶迅,弥留之际的他撕下“中国人民解放军”胸章对李干说道:“给你留个纪念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还断断续续地问:“我能不能算完成任务?”他掏出口袋里仅有的生活津贴费,嘱咐李干:“口袋里的钱,作为最后一次党费,把我的一切都交给党吧。”

就这样,陶迅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献出了自己年仅24岁的生命。 他在家书中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共产党的军队和过去任何一个旧的部队完全不同,我党是有史以来的真正与人民服务的一个政党,是最公正无私的,他的革命目的是为了世界上人人有饭吃,人人有事做,参加共产党都是最优秀的人,这也是您儿子的毕生所求!”

这封家书不仅说出了陶迅的人生理想,也道出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家书的字迹虽然已经有些模糊,但历史却不能被淡忘。渡江战役的胜利,中国革命的胜利,就是由许许多多像陶迅这样的英雄用热血换来的。他们把青春和生命献给了中国人民解放事业,他们用青春和生命铸成了不朽的丰碑!

3-6.jpg

新四军中的“南丁格尔”

主讲人:钱薇

茅山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

《人民画报》1951年4月号的封面人物是个美丽的女护士,能够上这国家级杂志封面的人物可不简单。她是谁?又怎能成《人民画报》的封面人物?她就是新四军中拥有“南丁格尔”美誉的白衣天使——李蓝丁。

1941年,17岁的李蓝丁刚从上海私立同德高级助产学校毕业,就在上海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动员下,渡江北上,参加了新四军。经过医训队的培训,李蓝丁成为了一名光荣的白衣女战士,还担任医疗队的副班长兼教员。当时长江两岸,大小城镇都被日伪军占领了,敌人还经常下乡“扫荡”,大肆搜捕新四军伤病员。李蓝丁在仙女庙一带,经常带领十几个伤员,在湖泊中、树林里、村庄间与敌人周旋,躲避敌人的魔爪,在地方群众的帮助下,保护伤病员的安全。

一次,李蓝丁和战友们带着伤员和药品走到江苏淮宝地区郑家庄时,遭到敌人的突然袭击,情况非常危急。当他们把伤员分散隐藏好后,还有一批药品无法处理。李蓝丁暗暗地下定了决心:“绝不能让救治伤员的药品落入敌人之手。”她决定将药品从水路运走,上级给她派了一名通讯员和一个船老大一起运送药品。可船刚离开岸边,就被敌人发现了,敌人从后面追了上来,子弹呼啸着从他们头顶飞过,水面上不时地溅起一串串水花。面对这险恶的情况,李蓝丁赶紧让船老大加快摇橹。可这时,船老大有些害怕了,他脸色发白,两腿发抖,想把船摇回岸边。在这紧急关头,李蓝丁急中生智,她猛然夺过了通讯员腰间的一个手榴弹,大声说道:“不许回头,赶紧摇船,不然我们就和药品同归于尽!”船老大被李蓝丁的凛然正气和大无畏精神所震撼,在通讯员的帮助下,他们三人终于躲过了敌人的追击,将药品安全地转移了出去。

李蓝丁常说:“伤员是活的革命财产,我不能在任何情况下眼看他们遭厄难而不去抢救,这是医务人员应尽的责任。”在艰苦的战争年代,李蓝丁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承诺。一次在带领伤员转移的过程中,在过汪圩子村外的一条河时,因前两天连下大雨,河水已漫过膝盖,为了不让伤员浸到水,必须把担架抬高一些,别人抬在肩上,而身材矮小的李蓝丁却用双手用力地把担架举过头顶,就这样,她深一脚、浅一脚地举着担架在水中前行。劳累过度的她突然感到腿软头晕,站立不稳,担架一个倾斜,重重地压到了她的胸部,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猛地袭来,“我绝不能让担架上的伤员掉在水里”,她忍着剧痛,紧紧咬着牙关,用顽强的意志和羸弱的身躯举着担架继续前行,一步,两步,三步,四步……终于上了岸,李蓝丁一下瘫倒在河边。经过检查,发现她左胸的第二条肋骨折断了。你也许会问,她到底是怎样坚持下来的?我想说,这就是一个共产党员钢铁般的意志和品质!

新四军就是凭借着铁的意志、铁的信念、铁的作风、铁的团结,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成为抗日战场上无坚不摧的“铁军”。在和平年代,我们同样需要弘扬 “铁军精神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7.jpg

扎根大地 一心为农

主讲人:许诺

镇江市烈士陵园讲解员

在茅山老区,人们经常会看到这样一幕,一位七八十岁的老人在田地里,带着一群人辛勤劳作。他戴着草帽,穿着一条磨得发白的牛仔裤,捧着泥土细细拈着,时不时地向周围人们说些什么。这位老人就是全国著名农业技术专家、最美奋斗者、全国时代楷模、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赵亚夫。

“要致富,找亚夫,找到亚夫准能富。”这句谚语在镇江乃至全省口口相传了十几年。可谁能想到这位广受农民爱戴的农业专家,在当年上门服务时却吃了闭门羹。

2001年,赵亚夫从厅级领导干部岗位上退下来时,诚恳地向组织提出,希望到茅山革命老区最穷的村子,帮助农民致富。

来到戴庄,赵亚夫进行了认真的调研,发现这里适合发展有机农业。他挨家上门,邀请大家集中听一次讲座。可谁能想到,他在村里劝说了三天,最后只来了7个人。赵亚夫推广有机农业的建议,在村民们的眼中简直是天方夜谭。会后,大家一哄而散,没有一个人相信他。

赵亚夫没有退缩,他深知,要想农民跟着干,先要做给农民看。他找到了村里当过农技员的杜仲志,指着门前的坡地说:“你就在这种桃树吧,按我教你的办法栽培,结出来的桃子准能卖到3元一斤。”老杜听后直摇头说:“赵老师您可千万别开玩笑了,我们这里桃子3斤才卖一元钱。”赵亚夫笑着说:“卖不出那价钱,我赔你。”

杜仲志将信将疑地种了2亩桃树,成了村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了帮助杜仲志种好桃子,赵亚夫几乎每天都来,春天帮着疏蕾、疏花,夏天帮着套袋、防虫,冬天帮着修枝,手把手教技术。一个下雨天,老杜发现桃树出了问题,就打电话向赵亚夫请教。没想到过了个把小时,赵亚夫的车子就到了,车门打开后,却迟迟不见人下车,老杜走近一看,这才发现,原来赵亚夫的腰痛的老毛病又犯了,疼得他下不了车。最后,赵亚夫坚持让老杜架着他走进桃园,查看桃树病情,教授防治办法。

3年后,老杜种的桃树结果了,又大又甜,卖出了5元一斤的好价钱。这下子村里炸开了锅,村民信了,老杜服了,他逢人便说:“听赵老师的话没错,他说种什么咱就种什么,让咱种石头咱都种!”

越来越多的村民开始追随赵亚夫的脚步。短短4年,戴庄村发生了翻天巨变,有机农业种植面积超过千亩,成立了全省首家有机农业合作社,农户们的年收入达到3万元,是以前的10倍,成为镇江有名的小康村。现在,赵亚夫还和以前一样,每天奔走在田间地头。村民们都说:“这样的领导,咱服;这样的专家,咱信;这样的好党员,咱跟!”

3-8.jpg

斯霞:“我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而自豪”

主讲人:杨晓慧

南京市博物总馆讲解员

诗人臧克家说过:“一个和孩子长年在一起的人,她的心灵永远活泼像清泉。一个热情培育小苗的人,她会欣赏它生长风烟。一个忘我劳动的人,她的形象在别人的记忆中活鲜。一个用心温暖别人的人,她自己的心也必然感到温暖。”这句话镌刻在一座特殊的纪念馆——斯霞纪念馆。斯霞就是一名执教68年,把一生都献给小学教育事业的人民教师。

斯霞生于1910年,17岁从杭州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就在绍兴当了一名教师。“家有二斗粮,莫当孩儿王”,旧社会小学教师地位很低,当时斯霞也有机会从事更加“体面”、轻松的工作,面对嘲讽和不解,她坚定地说:“读了师范,就应该当教员;当教员,和天真烂漫的孩子在一起,挺有意思;当教员,就是自食其力,应当引以为荣。”就这样,在教师职业上,她一干就是一辈子。

在军阀混战、日寇侵华的岁月,斯霞在颠沛流离中,5年辗转7所学校任教;1958年,丈夫患肺病住院,她忙于学制改革试验,白天教语文、算术,晚上在陪护丈夫之余还在备课、改作业,直至丈夫病逝,她依旧奔波在家访的路上。1978年,南京市人民政府决定任命她为教育局副局长,但她却说:“我做惯了教师,不会当领导,也当不好领导。”

斯霞的儿子回忆说:“妈妈的初心就是当一名小学老师,一辈子担任过的最大职务就是班主任。”

斯霞身上始终蕴藏着慈母般的温情,流淌着爱的暖流。她的床学生们睡过,她的衣服学生们穿过。每个学生的思想品德、温饱冷暖,无不牵挂在她的心上。深秋的一天,突然刮起了西北风,气温急剧下降,一些家长为孩子送来了衣服,可还有很多双职工子女仍然穿着单薄。下课后,斯霞回家翻箱倒柜,把所有能穿的都拿了出来。大大小小的各种衣服虽然学生们穿得很不合身,但却温暖了一颗颗幼小的心灵。第二天,一个女学生拿着斯霞平时穿的红毛衣还给老师,说了声“谢谢”就匆匆离去。斯霞打开毛衣一看,里边还包着一个鲜红的苹果。学校门口的低洼地每到下雨天,就成了一个大水塘。这对于七八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不小的障碍。于是,斯霞每天早早地站在校门口,把他们一个个背过去;放学了,又把他们一个个背回来,直到看着他们安全地离去。

2003年,93岁高龄的斯霞老师,住进了医院。翻开家人记载斯霞病情的笔记本,我们看到——“7月14日,无法进食,插鼻饲管”, “10月3日,一位70年代的学生特意从美国赶来看望她。妈妈见了高兴又难过,哭了好一会儿才止”, “11月26日,坐轮椅在走廊上转转,穿着毛衣、毛裤,称一称,只有40公斤”

2004年1月12日,斯霞老师因病在南京逝世,享年94岁。

她的墓碑上,镌刻着这样一句话:“我为一辈子做小学教师而自豪。”这句话,并非豪言壮语,却是她平凡而又伟大一生的真实写照。2019年,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离世已15年的斯霞老师当选共和国“最美奋斗者”。

斯霞说,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掌握知识,更要有童心、有母爱。与孩子打成一片,这叫有童心;把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一样看待,这就叫对学生的母爱。童心母爱,霞光万丈,斯霞用一生践行了童心母爱的教育,她的人格光芒永远熠熠发光。

3-9.jpg

唐坚日记:墨透纸背见丹心

主讲人:叶帆

江苏省档案馆志愿讲解员

1954年,唐坚烈士牺牲十年后的一天,读小学的唐正理从家中翻出了他的日记本,开启了父子间跨越时空的邂逅。

此前,唐正理从大人的口中,记住了父亲短暂一生里的一些片断。父亲唐坚又名唐大如、唐大儒,1919年5月出生在泗阳县松张口乡(今爱园镇)。1941年夏,在母亲支持下,父亲来到抗大盐城分校学习,毕业后在新四军三师政治部任职。1943年秋,深入涟水李圩日军据点做地下工作时,因叛徒出卖,为掩护战友撤退而被捕。被严刑拷打的父亲,大义凛然地写下“头可断,血可流,宁死不做亡国奴。中国人,唐坚。”后,惨遭割喉壮烈牺牲。那一年,父亲24岁,他3岁。

日记燃起了唐正理寻找更多父亲手稿的希望,后来他又陆续找到了父亲唯一的一张照片,及学生时代的作文、读书笔记。一遍遍读着这些遗稿,父亲的形象愈发鲜活起来。唐正理仿佛看到父亲坐在身边教育他“要有牺牲的精神……我们就应把四万万的散沙般的同胞团结起来,拿着枪,持着刀,站在一条线上”,以及“古语道‘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这两句话真可以做我们的标准”;看到父亲站在演讲台上,对同学们发出“各位:前方虽有勇敢的将士,都在枪林弹雨中生活,都抱着视死如归的决心,和倭寇战斗,但我们在后方也应做几件支前工作”的倡议;感受到父亲慈爱地教导自己努力学习,用知识报效国家“创造出许多新事物、新利器,做杀敌的工具,以整顿我破碎山河,生灵涂炭的国家,拯救我水深火热的同胞”;体会到年轻的父亲与好友携手赏菊时的欣喜“我特写信给你,就是约你到本校来观赏菊花……她那种耐寒勇敢的态度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真值得我们欣赏啊!”;触摸到父亲对家中父母的思念“我单身离乡,总觉得有些陌生,恨不能一翅飞到您的身边,同您老人家说几句话儿”,一如自己对父亲的思念,每念及此,唐正理不禁潸然泪下。

父亲爱家乡:“村中有我一所茅舍,北面有砂礓河,河内流水汩汩,村东有马路一条,交通便利,村周围种着许多树木,空气很新鲜”。也曾这样剖析自己:“我的性情是温和的……所受打击都能忍让,从来没有什么过不去的事……但是,我不能够屈服于他人那无理强权下,那是我决不能够忍受的”。是怎样的责任感让性情温和的父亲,为了可爱的家乡,为了整顿山河破碎的国家,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同胞,拜别双亲,吻过襁褓中的自己,毅然用生命去践行“宁死不做亡国奴”的誓言!

唐正理退休后,不顾年迈多病,执着地对父亲的遗稿进行整理、编纂。2013年9月,一部汇集了唐坚烈士学生时代32篇作文、69篇日记、23篇读书笔记的《随安居文稿》终于问世。

今天,读着这本70多年前日记中力透纸背的文字,我们仍能感受到烈士不怕牺牲、报效国家的赤子之心,为烈士将个人的命运与国家和民族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家国情怀所动容。

“使我祖国在世界上称雄,复兴伟大的中华民族!光荣,那时才真快乐呢!”70多年前烈士的铮铮誓言,正是当下我们不惧风雨,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道路上,日夜兼程的初心和誓言。

泗阳县档案馆 姜云路撰稿

江苏省档案馆、泗阳县档案馆推荐

3-10.jpg

品重柱石——王荷波

主讲人:朱晨晖

南京市博物总馆讲解员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领导人中,有一位被周恩来尊称为“大哥”的革命者,他就是中国工人运动的先驱,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纪律检查机构——中央监察委员会的首任主席——王荷波。

王荷波出生于福州,因为家境贫寒,他当过水手,做过苦工。1916年,34岁的王荷波来到南京浦镇机厂当钳工,这个浦镇机厂就是如今的南车集团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的前身,很少有人知道的是,这个地方可是当年南京的“红色阵地”。也就是在这里,王荷波长期目睹厂里洋人头目对工人的压榨,王荷波心中燃烧着斗争的火苗。五四运动爆发后,王荷波一边积极组织工人运动,一边深深感到一定要有自己的组织。在工友们的协助下,他成立了浦镇机厂工会。通过工会组织,多次带领工人和厂方作斗争,他常常和工友们说:“耻辱不能忍,亡国奴的日子不能过。我们要紧紧抱成团,和全国人民一条心。”1922年,王荷波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党的领导下,王荷波逐渐成长为一位成熟的工人运动领导者。长期的斗争,使他得到工人兄弟的无限敬爱,在他40岁生日的时候,大家送他一块匾,匾上写着“品重柱石”四个大字。

1923年2月7日晚,为了声援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王荷波发动工人趁着夜色堵住火车站机务段的总道岔。第二天一早,因为火车无法通行,浦口站乱作一团。这时正好一列运煤车从蚌埠方向开往浦口,机务段段长张殿为了让列车能够通行,竟然派武装警察前来押车。王荷波毫不畏惧,他手执红旗,率领几百名工人站到铁轨中间,挡住列车的去路。眼见列车急速逼近,却丝毫没有减速的意思,在此万分危急的紧要关头,王荷波和老工人鲍三不顾个人安危立即扑向冰冷的铁轨。在他们的带领下,几百名工人一拥而上,全部都卧到了铁轨上。列车驾驶员被眼前的场面震住了,不得已把车停了下来。军阀头子齐燮元知道这个情况后,恼羞成怒,立即调来一千多官兵进行镇压。王荷波带领“两浦”两千多名工人和军阀进行了英勇的斗争,最终敌人被迫同意谈判,罢工取得了胜利。

革命的道路并不总是一帆风顺的,对于王荷波来说,更大的考验还在后面。

1927年,王荷波被调到北方局工作。由于叛徒出卖, 10月18日王荷波在北京被捕, 北方局和北京市委的十八名领导同志也相继被敌人逮捕。在狱中,王荷波坚贞不屈,宁愿牺牲自己,也要保存组织。敌人对他施尽酷刑,但他咬紧牙关,始终没有吐露一个字。王荷波不止一次地嘱托狱友:“请求党组织对我的子女加强革命教育,千万别走和我相反的路。”1927年11月11日,北京的天空布满阴霾,几辆刑车从南向北咆吼而去。刑车刚到安定门外就猛然刹住。王荷波等十八名同志被敌人从刑车上推了下来,反动军警手持长枪,恶狠狠地催促他们跪下。面对敌人的枪口,他屹立不跪,毫不畏惧。只听他放声高呼:“打倒军阀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万岁!”“世界革命成功万岁!” 刽子手们被吓得目瞪口呆、手足无措,慌乱中仓促开枪。王荷波壮烈牺牲,时年四十五岁。

北京解放后,人们在安定门外的杂草丛中找到了烈士的忠骨。1949年12月11日,在八宝山革命公墓举行了隆重的移葬仪式。周总理亲临主祭,在庄严的军乐声中,周总理扶柩入穴,亲自覆土。

品重柱石,名垂青史,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荷波,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

3-11.jpg

最后的相认

主讲人:马凌晨

南京市博物总馆讲解员

这是上世纪三十年代南京一个三口之家的合影。丈夫叫李耘生,时任中共南京市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妻子章蕴,也是中共地下党员。坐在母亲怀中的是他们不满两岁的儿子晓林。

这一时期,南京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李耘生奉命重建市委。他化名李涤尘,以历史教员的身份为掩护,秘密发展党员。仅仅半年多时间,就建立了10多个党支部,发展了近200名党员,南京党组织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然而,1932年初,因为叛徒出卖,刚刚恢复的党组织再次遭到严重破坏,李耘生不幸被捕。

在狱中,他一直以化名同敌人周旋,但叛徒却当面指认,他就是中共南京特委书记李耘生!面对指认,李耘生依然镇定自若,痛骂叛徒是为了开脱自己而陷害他人。为了坐实他的身份,敌人对他软硬兼施,酷刑加身,逼他招供。但他咬紧牙关,暗下决心:就是死,也绝不承认身份,绝不泄露党的秘密!

死,有遗憾吗?为信仰、为党的事业,死而无憾!但是,对父母、对妻儿,李耘生的心中还是有许多不舍。特别是儿子晓林,自孩子出生,他就忙于革命,对孩子的照顾太少太少……

也不知道被捕前,托房东给孩子买的几根油条,晓林吃到没有,不知道他是不是还时常哭着要找爸爸……

李耘生的眼前,总浮现出晓林伸出的那双柔弱无助的小手。每每想到这里,他总是痛心不已,以为这辈子再也见不到晓林。直到那一天……

阴森恐怖的监狱里,忽然来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孩子。他被看守抱着,径直来到7号监房李耘生的门前。一向镇定自若的李耘生忽然有些慌乱,因为只看了孩子一眼,他就认出这就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儿子晓林!

恶毒的敌人,竟然要利用孩子的天真来逼他就范!

他慌忙转过身去,背对着来人。他在心中不断地祈祷,希望孩子没来得及看清自己的容貌。但终究还是晚了,许多天未见爸爸的晓林,已经大声哭喊着扑向铁门!

一声声“爸爸”,哭得李耘生撕心裂肺,面对酷刑都不曾皱过眉头的他,此刻却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

他转过身来,双眼通红地走到铁窗前,双手颤抖着捧住儿子的脸,一遍遍亲吻……

父子相认了,可是李耘生的身份却暴露了。

1932年6月8日,李耘生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27岁。

李耘生牺牲两个月后,女儿出生。妻子章蕴独自一人带大了两个孩子。这张照片上还是一家三口,却再也没有了父亲的身影。

如今,当无数的一家三口可以尽情享受春日的阳光,当孩子们可以幸福地呼喊着自己的爸爸,我们不会忘记牢房里那对父子的最后一次相认,不会忘记无数为民牺牲的共产党人,他们的事迹和精神永远激励着我们,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断战胜困难、开拓前进!

3-12.jpg

石碑上的王继贵

主讲人:房阳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讲解员

在连云港市赣榆区夹谷山南麓,有一座以抗日命名的山——抗日山,抗日山烈士陵园便坐落于此。我今天要讲的故事就从2005年清明节的抗日山烈士陵园说起。这天上午,陵园碑廊前,蹒跚走来了一位老人。只见他弓腰肃立,伸出干枯的双手轻轻拂拭着石碑上的灰尘,仔细地辨认着石碑上的名字。老人的手缓缓地在“王继贵”三个字上停了下来。他既不抬头也不转身,脸上无喜无悲,口中喃喃低语:“兄弟们,俺来看你们了。”

王继贵?何许人也?赣榆区王洪爽村的村民都知道,他是“打鬼子的英雄”,早在1945年安东卫战斗中壮烈牺牲,名字就刻在离村子5里地远的抗日山烈士陵园的石碑上。

然而1952年的一天,王洪爽村的一户村民家里又出现了一位名叫王继贵的人。这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几十年前的血战安东卫说起。1945年日本鬼子投降前夕,这里发生了一场惊心动魄的肉搏战,滨海军区二十三团二连的115名八路军勇士击退了1100多个日伪军的进攻。26岁的二连班长王继贵在这场战役中身负重伤,体力殆尽,当鬼子逼近时,他把最后一颗子弹射向了自己。太阳像血一样红,山上地上到处都是血红色,王继贵的身旁像山一样的尸体,有鬼子的,也有战友的。

醒来时,王继贵发现自己躺在了老乡家的炕上并得知大部队已经转移,身受重伤的他只好在老乡家养起了伤,这一养就是6个月。伤好后,王继贵跟随其他部队继续征战大江南北,先后参加了解放华中南战役、辽沈战役。此时的王继贵并不知道,在老家赣榆,他早已经“牺牲”了。

真相大白是在1952年。那一年王继贵复员,7年没回家的王继贵凭着依稀的记忆,找了回去。他的妻子正坐在房门口缝补衣服,猛一抬头,看到起死回生的王继贵站在门口,心里一哆嗦,一针扎在了手上。

从那以后,王继贵就一直生活在王洪爽村。第一次在纪念碑上看到自己名字的时候,王继贵硬生生哭了一下午,他说:“俺不是哭自己,俺哭的是那些死去的兄弟们……”此后多年,每个清明节的早上,抗日山上都会出现这位身材瘦小的老人。他总是会坐在纪念碑脚下,一边细细摩挲冰冷的石碑,一边喃喃自语。说些什么,谁都不知道,只觉得那低声倾诉仿佛是嘱托、是问候,又像是告别。2007年,王继贵永远离开了我们。按照老人的遗愿,家人将他安葬在抗日山脚下。他要日日夜夜守望抗日山,永远和他的兄弟们在一起。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至少有2000万名烈士为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而英勇牺牲。在这些烈士中,留下姓名的大约200万,尚不足十分之一。或名垂青史,或默默无闻,或惊天动地,或隐姓埋名,他们都是英雄!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我们要铭记那些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作出贡献的英雄们。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3-13.jpg

无法上交的银元

主讲人:陈莹莹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讲解员

在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的展位上有两块不起眼的银元,它们的主人叫李少堂。在写满英雄名字的烈士墙上,这个名字和银元一样不起眼,今天我就要讲一讲这个不起眼的故事。

李少堂出生于河南,少年时流落到连云港。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深入国民党盐防营,以修理工身份作掩护负责情报和策反工作,为了革命,李少堂把家里变成了地下联络点,在盐防营当差的军饷每月七块大洋,他两块交党费,五块购买枪支弹药。筹措军需物资时,还卖掉了家里唯一的土地。

1930年,李少堂等人发动大村暴动,暴动失败了,又暴露了地下党的身份,他立即带队撤离。离家一个多月未归的李少堂在撤离前连夜回到家,他轻轻推开门,熟睡的妻子立马惊醒,发现是丈夫松了一口气,定睛一看,眼前的丈夫衣衫褴褛、浑身是伤,她眼泪止不住地流。李少堂对妻子安慰道:“我这不是好好的嘛,你眼睛本来就不好,别再哭了,对了,这两块银元是我这个月的党费,务必替我转交给组织部长杨光銮同志。”说完转身就要走,妻子连忙拉住他说:“你等等,我给你下碗面吃,你吃饱了才有力气打仗啊!”李少堂看到妻子拿出家里仅剩不到半袋的面粉开始忙活,又想到自己为了革命苦了妻儿,没忍住落了泪。当妻子端着热腾腾的面条回来时,李少堂已经走了,只见熟睡的孩子枕头旁放了把木头做的手枪,下面还压了张字条,写着:保护妈妈。“唉,这一走又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回来。”

李少堂走后,妻子拿着两块银元环顾着空空的家犯了难,该藏在哪呢?放在枕头下?太不安全!缝在被子里?也不行!她正低着头犯愁突然注意到了墙角的破洞,她连忙和泥将银元糊在了墙缝里,静待时机替丈夫上交给组织。

李少堂带领部队转战时被叛徒出卖,十几位地下党员遭到了国民党反动派围剿,他们残忍地砍下李少堂的头颅,抛尸荒野。还派人到李少堂的家里大肆搜刮,家里像样的东西都被洗劫一空,连一床被子都没剩下,好在藏在墙缝里的两块银元逃过了一劫。

妻子托人四处寻找李少堂的遗体,当时正值酷暑,一个星期后找到遗体时,堆在一起的烈士遗体都已经腐化不堪,根本无法辨认身份。此时李少堂妻子正身怀六甲,谁也不敢让她看到遗体的惨状,便将李少堂的遗物放在棺材内匆匆下葬。

李少堂牺牲后妻子伤心欲绝,尽管内心承受着巨大悲痛,可她也一刻不敢忘了丈夫的叮嘱,一定要把这两块银元交给组织,这是丈夫最后一笔党费,也是丈夫最后一个心愿了。李少堂妻子带着孩子徒步上海寻找杨光銮,由于叛徒出卖杨光銮也已牺牲。因为李少堂地下党员的特殊身份,上交银元之路异常艰难。虽然一时间无法上交,但生活无论多么拮据,李少堂妻子始终保存着这两枚银元。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李少堂的孙子才几经辗转联系上了李少堂曾经的革命战友惠浴宇同志,时任江苏省省长的惠浴宇同志得知后亲写证明递交中央,这才证实了李少堂的身份,他的最后一笔党费也终于得以上交给组织。

一个人影响一家人,一家人影响更多人,这就是红色文化的力量,请让我再次为大家介绍,他叫李少堂。

3-14.jpg

誓言无声

主讲人:苗荟

淮海战役纪念馆讲解员

在江苏省徐州市的市中心,有一条繁华的街道叫文亭街,街巷深处,一座两层小楼安静地矗立在那儿,周围的热闹喧嚣使它格外引人注意。1946年,国民党徐州绥靖公署招聘文书,党组织派遣地下党员钱树岩打入内部,任军务处司书,这座安静的小楼就是他当时工作的地方。

1947年的一天下午,军务处长把钱树岩叫到办公室,让他抄写一份急件。装存文件的袋子上赫然印着四个字“绝对机密”,钱树岩敏锐地感觉到这份文件的内容不简单!他不动声色地边抄边看,渐渐地,他的心开始狂跳起来!这份“绝密”文件详细描述了国民党军西至潼关、南至长江以北所有整编师的部署!这样一个战略性的情报要是能被我们掌握,必然会对作战的决策部署起到重要作用!钱树岩暗暗地调整了一下呼吸,他告诉自己:“冷静,冷静!”

抄完文件,钱树岩慢吞吞地收拾着桌面,当看到处长把文件底稿塞到办公桌上的红色卷宗里,他才离开。

晚上8点,处长果然回来了,在办公室巡视了一圈,坐着车离开了。钱树岩看准时机,借着走廊的灯光迅速潜入处长办公室,从红色卷宗里取出文件。突然,走廊里传来脚步声。

“是谁?难道是处长回来了?”

黑暗中,钱树岩屏住呼吸侧耳细听。

“不好!是巡查的士兵!”

他一个翻滚猫缩在沙发后面,几乎同时,一束手电光射在他刚刚站着的地方,钱树岩惊出一身冷汗。手电筒的光又来回地扫了几下,也许真的没发现什么,光,消失了。

确定巡查士兵离开,他迅速地回到自己办公室,把文件底稿放在公文包里,然后对着镜子整了整衣服,像往常一样不慌不忙地走出了司令部的大门。

情报到手后,钱树岩把它交给了地下联络员,几经辗转,送到了中央。

几个月后他收到了一封组织来信,信封里只有一张关金券,面值不大只有十元。钱树岩知道,这里面暗藏玄机!他用碘酒在上面反复涂抹,很快,一行字迹浮现了出来:“林山,送来情报受到中央军委电报表扬,希你继续努力!”原来这是一封秘密的嘉奖函,上面的字是用米汁写的,内容是转达中央军委对“林山”情报工作的肯定和嘉奖,而这个“林山”就是钱树岩的化名。

新中国成立后,钱树岩把密函捐赠给了淮海战役纪念馆。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在党的生日即将来临之际百岁的钱老亲笔写下了“誓言无声”四个字,老人说:“隐蔽战线工作特殊啊,任务成功了不能宣扬,失败了没法解释,就是牺牲,也不能公开姓名,所以那个时候,能在敌人的心脏里听到中央军委的表扬,对我真是莫大的鼓舞。”

在战火纷飞、白色恐怖的岁月里,还有许多同钱树岩一样,奋战在龙潭虎穴的隐蔽战线工作者,他们在危险复杂的黑暗处,用坚定的信仰战胜着恐惧和孤独,无声地践行着入党时的铮铮誓言。也许他们的名字不能被我们知晓,但我们要记得,有这样一群人,这样一群英雄!他们为了国家独立、民族解放和人民的幸福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的誓言无声,但功绩永存!

3-15.jpg

风雨宋公堤

主讲人:陈文婕

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

“由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从此无有冲家祸,每逢潮声思宋公”。

这首民谣流传于1941年的黄海之滨,时至今日仍然有很多人耳熟能详。那么其中所说的宋公究竟是什么人?宋公堤的背后又发生了怎样惊天动地的故事呢?

这一切都要从1939年的一场海啸说起。根据阜宁县志记载:这场海啸巨浪滔天,铺天盖地,仅阜宁县一地就死亡了一万多人,苏北人民流离失所,悲痛万分。1940年10月,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阜宁县抗日民主政府正式成立,为民修筑海堤的重任就落到了首任县长宋乃德的肩上。新政府一成立,就尊重民意,召开参议会,广泛探讨修筑海堤的议题。可是,因为国民党反动派的肆意造谣中伤,使得在场有些人对抗日民主政府是否真心修堤持有戒心。宋乃德动情地劝说:“无情的海啸年复一年地毁灭着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历代统治者也只顾狂征暴敛,不顾百姓死活。我们共产党为民众谋利益,这海堤一定要修!”然而会议从下午三点讨论到夜间十一点,反复辩论八个小时,反对者仍占多数。直到第二天下午,宋乃德再次表达了修筑海堤的决心,并大胆决定:修堤费用不由人民负担,以盐税做抵押,发行公债一百万元,日后归政府偿还,并且实行以工代赈,民工每挖一方土按两角七分钱付酬。会议这才一致通过了修堤的方案。

1941年5月15日,筑堤工程在黄海边拉开了帷幕。面对如此庞大的筑堤大军,粮食和饮水一时成为最大的困难。宋乃德立即派专人组织了几十辆牛车从30多里外的地方日夜送水。新四军第三师师长黄克诚也在军粮十分困难的情况下,分批调拨了12万斤粮食送到了工地。眼看筑堤工期时间过半,接连几天的狂风骤雨使得三分之一的民工身体染病,工程完全陷于停顿。得知这一消息后,身患疟疾的宋乃德焦急万分,他不顾医生的再三阻拦,立即冒雨涉水前往工地。从县政府到工地的60里路程平地水深两尺,宋乃德几次从马背上跌倒在水中,终于满身泥泞赶到了工地。他在工地一住就是几天,风吹雨淋再加上着急上火,虚弱得几乎不能行走,最后昏睡在独轮车上被抬回了县政府。消息一传十,十传百,民工不用动员和劝说,又纷纷回到了工地。

可就在工程接近尾声的时候,敌人的破坏从地下变成了公开的行动。施工现场指挥陈振东因叛徒出卖,遭土匪绑架。面对匪徒的酷刑,他大义凛然,毫无惧色,他说:“要是杀我,请带我到堤上。我为筑堤而来,今为筑堤而死,死而无憾!”匪徒们气急败坏地割断了他的双腿,用绳子将其活活绞死,抛入黄海。就在陈振东牺牲后的第二天,历经坎坷的海防大堤终于全线竣工。

新堤坝建成后的一天晚上,就好像故意布置的试验一样,海啸再一次翻腾而至,但新海堤在狂风巨浪的冲击下岿然不动,巍然屹立在盐阜大地的海岸线上,沿海百姓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赞颂共产党、新四军和抗日民主政府的伟大功德。当地群众为了感谢县长宋乃德在修堤时付出的艰辛,还将新海堤与当年范仲淹所修筑的“范公堤”相媲美,把它誉为“宋公堤”,还专门购置巨石制作了宋公纪功碑。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党和政府多年来的不断建设,如今海堤已焕然一新,忠诚地守护着老百姓的幸福生活。我们也许很难追寻当年宋公堤的雄伟之貌,但是,作为一种红色精神,它却永远横卧人间,世代相传。

3-16.jpg

23朵玫瑰

主讲人:焦子轩

邳州市禹王山抗日阻击战遗址纪念园讲解员

在我参加工作以来,曾见过无数个祭扫的场景。但在我脑海中挥之不去,使我的心灵深感震撼的依然是入职的第一年。

晨光微露,松柏环绕,一位老人轻抚着墓碑,手中捧着23朵玫瑰花,仿佛天地间只有他们的存在,一人、一墓,还有像潺潺流水般的浅吟低唱,唱的是王杰当年写给她的一封封家书,长久的思念深深地融入到歌声里像得到宣泄一般喷涌而出,老人忍不住放声痛哭,任泪水肆意地流淌,原谅我,没有劝说她,我知道深压在她内心的爱是无法阻挡的,而此时此刻更是属于他们的......

这一天,就是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王杰牺牲的50周年纪念日,老人是他的未婚妻赵英玲。1957年,因为一段特殊的缘分,两家长辈为王杰和赵英玲定了亲。两小无猜、情投意合,彼此陪伴度过了人生中最青涩美好的时光。

1961年,立志要报效祖国的王杰加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此后他们聚少离多,只能靠书信往来。而王杰父母体弱多病,为了照顾他们,赵英玲离开山东老家,来到了内蒙古。家里曾多次催促王杰回家结婚,可王杰觉得自己还年轻,应把全部精力放在党的事业上。他还把四次的探亲机会让给了迫切需要的战友,他总是说:“个人的事是小事,只有别人的事和国家的事,才叫大事。”1965年5月王杰因为母亲心脏病复发第一次回家探亲,没承想却是他们最后一次相见。

直到两个多月后的一天,妇联主任带来了一个悲痛的消息:王杰牺牲了,在江苏邳县指导民兵训练的实爆演习中,为了掩护12位民兵扑向了炸药包......后面的话已经听不清了,赵英玲只觉脑中“轰”的一响,闭上眼睛,她仿佛看见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向着那刺眼的火花纵身一跃,轻轻地飞了起来,又重重地落在了湿冷冷的土地上,洒落的鲜血仿佛盛开的红玫瑰染红了双眼。你是爆破能手,掌握各种逃生技巧,可为什么你偏偏选择了对自己最残忍的方式?你的双亲皆在,兄弟姐妹都在等你回家,还有我们,早已定下了婚期,只盼你平安归来,为什么?知你如我,我又怎会不知这是为什么......“你有什么要求尽管提出。”主任的一句话渐渐拉回了赵英玲的思绪,千言万语,赵英玲有太多的话想对王杰说:“我什么要求都没有,只想到他坟前看一眼就心满意足了。”

老来多健忘,唯不忘相思,老人瘦弱而坚定的身影立在墓前,久久不愿离去,她说:“不论我在哪,在他牺牲的这一天我总会望着这里为他献上23朵玫瑰花,这一束是我亲手制作的,就像他永远活在我心中一样。”

如今,白色庄严的陵墓就如同一本翻开的日记,站在那里我们仿佛看到了王杰光辉的一生,“为了党我不怕进刀山入火海,为了党,哪怕粉身碎骨我也心甘情愿。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

2017年12月13日,习总书记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队时感慨地说:“我小时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是的,英雄虽远去,但他的精神却永垂不朽!王杰用年仅23岁的生命铸就的“两不怕”革命精神,穿越时空、历久弥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不忘初心、勇往直前!

3-17.jpg

战火家书

主讲人:蔡姗遐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讲解员

在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史料馆内,陈列着许多历史文物,其中令人驻足最久的是一封特别的家书。这是一封充满爱与甜蜜的信,也是一封写满承诺的信。

“从未见面不相识的婿儿在此鞠躬行礼,向你老人家请安,平安吧!婿自幼离开学校,出来入店做事,已历十载有余,我与珍儿,虽业务不同,但处一店,时有相见,由相识而趋接近,由同事的介绍和老板的赞同,及双方同意下,于本月十六日结婚了。”这是一位新婚燕尔的女婿写给未曾谋面的岳母的信。

写信的这个人叫罗忠毅,是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参谋长兼十六旅旅长。而信中所说的珍儿是他的新婚妻子柳肇珍,也是一位年轻的新四军女战士。

1940年6月,由于工作需要,柳肇珍与罗忠毅相识了,在之后的战与火的考验中,两人的关系不断升温。那一年10月16日,他们结成了革命伴侣。

信中说:“虽是新婚,却情投意合,性格如一,我以真心对珍,珍亦真心对我,想我俩必会和合偕老,共赴前程。不致使您老顾虑,这也是我诚心所愿为也!”

战斗的情谊使这对情侣走到了一起,但现实留给这对战火鸳鸯相处的时间却并不长,他们最终为了共同的理想信念付出了生命。

1941年2月21日,柳肇珍所在的部队遭到日伪军的疯狂“扫荡”。在撤退时,为了掩护同船战友,柳肇珍不幸胸口中弹。她忍着剧痛,吃力地将一个被血浸透的小包,交给一旁的战友,说道:“同志们,你们不要管我。我不行了,你们快走。”说完不久,柳肇珍终因流血过多而牺牲了。这个被血浸透的小包里面包的是她的党证、党员登记册和还没有来得及交的党费。这一年柳肇珍才22岁。

当罗忠毅得知爱人柳肇珍牺牲的噩耗,这个刚强的汉子,流着泪立下誓言:“我要亲手打死1000个鬼子,才解心头之恨,才对得起江南人民!才对得起肇珍!”他强忍住巨大的悲痛,还未来得及向爱人的遗体告别,又率领部队投入了新的战斗。

1941年11月28日凌晨,日军纠集步、骑、炮兵3000余人,偷袭我军第16旅旅部驻地塘马村。因敌我实力悬殊,为了保障部队主力突出重围,罗忠毅旅长和廖海涛政委指挥大部队先行撤离,而自己留了下来与日军展开血战,先后打退敌人8次冲锋,歼敌700余人。罗忠毅眼冒怒火、冲锋在前,但一颗罪恶的子弹击中了他的头部,这位苏南名将连人带枪倒在了血泊中,壮烈殉国。

信中最后说:“本来,理应趋堂拜亲,惟路途遥远,多有不便,请恕罪,当有一日,双双同归拜望岳亲娘。”他们至死未能完成书信中的愿望,也未能履行对岳母亲的这份承诺。

战火中的家书,传递的是浓浓的亲情,传递的是炙热的爱恋。他们把一颗火热的心和永恒的青春,献给了党,献给了人民,献给了这片土地。但他们留给母亲的是对孩子永难相见的遗憾,留给家人的是信纸上永远凝固的名字和无尽的思念。

xjs.jpg

我的父亲母亲

主讲人:辛姝萱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志愿讲解员

我的父亲母亲,常年驻守在黄海前哨的开山岛上,两个人的五星红旗每天冉冉升起,三十二年如一日,从没有忘记;我的父亲母亲,把最美的年华献给了祖国的海防事业,在孤寂的小岛上宣示着中国领土的尊严;我的父亲母亲,离家12海里,这12海里的守望,一头将国家的利益看得比生命还重,另一头,把对儿女的爱隐忍地藏在泪水中。

我叫王帆,是家里最小的女儿。从记事起,大海、小岛、父母、国旗构成了我全部的世界,台风、寒冷、潮湿成了我童年里最多的记忆。岛上没有电灯,没有电视,更没有游戏机。唯一的玩具,就是爸爸用贝壳做的项链,用绳子拴着给我们牵着玩的小螃蟹。

两岁的时候,父母在山上修路,我和哥哥一起玩,结果从树上摔了下来。妈妈找了件红衣服,拼命向附近的渔船呼救。再醒来我已经躺在医院里好几天了。到了上学的年纪,爸爸才把我送到了陆地,我这才发现:原来,这世上还有比咸菜拌干饭更好吃的食物;原来,藏在收音机里说话的人都在电视上;原来,世界这么大……

那时候,父母常年驻守岛上,姐姐带着哥哥和我在岸上生活。一年夏天的夜里,蚊香点燃了蚊帐,火苗一下子蹿了上来,姐姐吓得到处找水。火苗被扑灭后,满屋子都是浓烟,我们三人抱头痛哭。第二天,姐姐托人给父母捎去纸条。当他们匆忙踏进家门时,我抱着爸妈的腿号啕大哭,哥哥哭喊着:你们心里只有开山岛,那个岛才是你们的儿子。听完,母亲哭了,父亲半晌才缓缓说:“孩子,守岛是组织交给爸爸的任务,爸爸穿的这一身绿军装,是一份责任,更是一份使命!等你们长大后会明白的。”

32年,一片海水,两条海岸线,父母在那头,我们在这头。长大了,我们越走越远,父母却还在岛上。爸爸的生日是农历八月十六。2016年中秋节,我给爸爸订了一个漂亮的生日蛋糕,托人送上了岛。爸爸在电话里乐呵呵地对我说:“想了一圈,肯定啊是我小闺女!”那天,我和爸爸约好,等全家人聚齐了,再拍张全家福。谁知,这一约,就是一生。

爸爸,我多想回到那年暑假,你对我说:“帆帆啊,不要觉得爸爸在这个岛上付出太多太辛苦,每个人做事情都要有始有终,大家都半途而废,谁把事情做好啊。”那天,月亮特别圆特别大,你一边说“这月亮要把我的小闺女晒黑咯”,一边拿手给我遮住月亮的光。爸爸,我真想一辈子留在你身边,躲在你又宽又厚的手掌下,数一数你为我捡回来的贝壳,摸一摸你用刀刻的小桃核……

“爸爸妈妈,我曾不理解你们,为什么非要守岛,为什么不能给我们多一点爱,今天,女儿要对你们说一声对不起,你们是这世界上最伟大的父母,你们把岛守好了,就是把国守好了,只有国家安宁,才有家的幸福。”

3-19.jpg

文弱书生的双手

主讲人:周鑫玥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讲解员

1934年冬,天阴沉,风雨交加,在儿子的墓碑前,62岁的老父亲顾倬哭了一天一夜,悲痛欲绝,一口气写下了38首《悼儿诗》,就在18天前,他的儿子顾衡被枪杀于雨花台,年仅25岁。

1929年冬,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已就读国立东南大学的顾衡冒着随时被捕的危险,北上寻找党组织。第二年,中共清华大学支部吸收顾衡为共产党员,派他南下安徽恢复太和地区被破坏的党组织。

当时的太和连年遭受灾害,农民饥寒交迫,周遭的树皮都被啃光了,国民政府却依然增捐加税,逼得农民走投无路。农民的苦难,煎熬着顾衡的心。怎么办?一定要到农民中去。身为太和县委书记的他一改文弱书生的形象,把头剃得光光的,身穿土布衣服,学说皖北土话,神情谈吐和农民没有什么两样。顾衡和农民一起干农活、拉家常,在劳动中启发农民的觉悟,可那原本握笔的双手常常磨出水疱,还没等结痂就又磨破了,结了厚厚的一层老茧。在农村扎根,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短短一年多时间,相继开展了大规模的借粮、均粮、抗债斗争,取得了重大胜利,农民吃饱穿暖,党的力量迅速发展壮大了。

1933年南京党组织遭到七次大破坏后,顾衡临危受命,出任中共南京特支书记,他说:越是党组织被破坏的时候,越是让人知道共产党人还在南京坚持战斗!他穿上了褪色的工人短装,与工人们同吃同住。白天他和工人们一起干活,碱水把双手泡得肿胀龟裂,他毫不在意;砂子把双手磨得充血变形,他也从不叫苦。晚上他给工人们讲述革命道理,布置革命任务,在朝不保夕中秘密发展党组织。几个月后,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浦镇机厂党组织恢复了,南京的革命之火又重新燃了起来。

1934年,顾衡不幸被捕入狱。得知消息后,老父亲顾倬一夜间白了头发,他四处奔走营救儿子,原本硬朗的身体也几乎要被击垮。这天,顾倬在阴暗狭小的监狱甬道里焦急等待。不远处,一位瘦骨嶙峋的囚犯拖着沉重的手铐脚镣艰难地、缓缓地走近。老人心里一紧:“这是我的衡儿吗?”他加快脚步到儿子面前,一把握住儿子的手,顿时犹如万箭穿心,他颤抖着抚摸那一寸寸皮肤,儿子的双手已粗糙得像老松树皮,他仔细一看,一块块老皮里居然还嵌进许多砂粒、尖刺,硌得他的心一阵剧痛。他想知道儿子那白净的双手为何变得如此粗糙?他也想知道儿子离家多年到底经历了什么?他还想知道那曾书生气的少年眼中为何如此坚毅?可老泪纵横竟说不出一个字来。许久,顾衡开口说道:“父亲,儿子为了革命,已抱定宗旨、舍生取义,您无需再托人营救了。”说完艰难地背过身去,他低头看向自己的双手,东大附中课桌前,他用这双手写下无数激昂文字;清华大学党旗下,他举起右拳庄严宣誓;安徽太和农田里,他拿起锄头和乡亲们一起务农;南京浦镇机厂内,他和工人们一起翻砂,他还想用这双手做更多的事,可如今只能用来和父亲挥别了。

顾衡的双手早已面目全非,但他的心却愈发坚定。到农村去、到群众中去,那如枯树皮般的双手,承载了革命青年无悔的选择,刻印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

3-20.jpg

我就是你的儿子

主讲人:高萱

周恩来纪念馆讲解员

1966年3月8日,河北邢台发生了6.7级地震。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周恩来总理就来到了地震灾区。他三进邢台灾区,指挥抗震,看望乡亲,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了灾区人民的心上,留下了许多难忘感人的故事。

夜晚,震后的县城,道路不通,一片黑暗。四处都是倒塌的房屋,寒风阵阵,加上雨夹雪,一路湿滑,大家怕总理摔倒,就搀扶着他,深一脚浅一脚地前进。“乡亲们怎么样了?我要赶快去灾区!要去看看在那里受苦受难的人民群众!”

天空阴沉,北风呼啸。白家寨旷野的地面上还蒙着一层细碎的残雪,这里已经零下八摄氏度,这就是邢台大地震的震中。

周总理来了,寒风中,虽然面带疲惫,但他眼里含着深深的关切之情。乡亲们不断地往前涌,都想跟周总理握握手。周恩来用手势示意前面的人蹲下,还把一个乱跑的小孩抱给蹲在前面的人,叮嘱不要挤着孩子。总理一边同乡亲们握手一边说:“你们受苦了、受惊了、遭灾了,我来迟了……”

他看到群众迎着呼啸的风坐着,心中不忍啦,为了让群众背风,总理和大家调了个向,他站在两个木箱子上,迎着呼啸的风,对乡亲们说:大家一定要团结起来,把生活组织起来,恢复了生产、恢复了力量,才对得起死去的人。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等重建家园后,我再来看你们!

有位乡亲用粗瓷大碗倒了一碗白开水,捧给周总理,总理双手接过,扬起的尘土飘进碗里,他端碗喝水时,身边警卫员连忙阻拦,总理没有理会,端起大碗,轻轻吹了一下,然后一饮而尽……

灾区没有路,震后的白家寨,到处是残垣断壁,满目疮痍。总理时而低头、时而弯腰,走过一条又一条胡同,先后去了7家受灾的农户视察慰问。每见到一个人都关切地问:“家里损失怎么样?”“蒸饭的锅和吃饭的碗有没有?”“窝棚里挡寒不挡寒?”“小孩子有饭吃吗?”

他看见一个临时搭的窝棚里躺着一位受伤的老大娘,连忙上前扶住她,关切地问:“大娘,家里伤人了没有?”

大娘看到总理,像见到了亲人,哽咽地说:“房子也倒了,家也没了,儿子被砸死了,我可怎么活啊?!”

总理擦了擦泪,拉着她的手,动情地说:“大娘啊,你不要怕,你先养好伤,这里治不好就去邢台,邢台治不好就去石家庄。以后啊我就是你的儿子!这些干部也都是你的儿子! 以后有什么困难,尽管跟我说,我给你办!”我就是你的儿子!这是一位共和国总理发自肺腑的情感,这是一位共产党员对人民许下的诺言,这是一位人民公仆的赤诚肝胆!

时光飞逝去,精神永流传。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但中国共产党人心系苍生的初心使命永远不变。庚子年春,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无数共产党员传承恩来精神,甘当人民的儿子,冲锋一线,用生命守护生命,再次谱写了中国共产党员情牵百姓、大爱无疆的壮丽诗篇。这必将成为温暖华夏、激情似火的奋斗力量。

13.jpg

永恒的丰碑

主讲人:王静

徐州名人馆讲解员

2017年12月13日,初冬的淮海大地沃野千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王杰生前所在部队。总书记在与战士们围坐交谈时深情地说:“我小时候就知道王杰的故事,王杰是我心目中的英雄”!总书记心目中的 英雄到底是怎样的人?让我们回到1961年!

那年夏天,山东金乡县一群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胸戴大红花昂首阔步走进了军营。队伍中,那个身形瘦小,眼睛却炯炯有神的小伙子就是王杰。从入伍那天起他就开始了自己的光荣历程。他在日记中这样写道:“我们要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做一个大无畏的人”!当兵四年,他在抗洪中担当探路先锋,在国防施工中轻伤不下火线,连续三年被评为五好战士,两次荣立三等功,他用一个又一个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直到1965年7月14日!

那天,雨后初晴,朝霞微露。刚刚站完两班岗的王杰没有去休息而是径直走向了训练场。应邳县人武部请求,王杰要给那里的12位民兵上课,这一天他们要进行地雷实爆训练。雷坑挖好了,王杰把炸药包轻轻放进坑里,埋上土,做好伪装,一切准备停当。就在这时,炸药的拉火管意外引爆。从引燃到爆炸,只有不到三秒的时间,三秒的时间,能做什么呢?王杰没有一丝犹豫,大喊:快闪开,随即张开双臂,扑向了炸点。王杰原本可以安然无恙,只要他稍稍往后一仰,只要他稍稍后退一步。然而,生死之间,为了12位战友的生命,他毅然选择了死亡,他走得是那样坚定,又是那样匆忙。

王杰牺牲后,被他救下的12位民兵和当地群众一起赶到王杰所在部队,坚决要求把他安葬在牺牲的地方,他们要永远守护为民而死的英雄。

葬礼那天,战友们赶来了。整整三天,全连战士没有吃下去一顿饭。年迈的父母赶来了。4年了,母子不曾相见,领导三次安排他探亲,可他总是说:“工作这么忙,还是等等再说吧”。谁想,这一等,竟等来了天地相隔。白发的母亲知道儿子身体被炸得血肉横飞时,肝肠寸断:“儿啊,那得多疼啊,你就不知道疼自己吗?”未婚妻也来了。懂事的姑娘独自跑到一个草垛后泪落两行:“俺到部队催你结婚,你给俺讲孔召俊为了工作推迟婚期8年的事儿,俺在家照顾你爹娘让你放心,俺懂,懂你的心思,可你也不能让俺等一辈子啊!”

是什么让他以张开双臂作为生命的最后姿态,是什么让他视保护人民为使命?一本日记,早已给出了答案,洋洋洒洒十几万字,满纸人民和奉献,这是一个平凡人成为英雄的生活积淀,是一个共产主义战士实现生命壮举的力量源泉,当无数中华儿女用英雄的事迹滋养心灵时,当党员干部以“听党话跟党走”三个牢记”的精神投身民族复兴伟业时,当人民军队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口号为实现新时期强军目标不懈奋斗时,我们坚信,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必将世代传承、永放光芒!

2-2.jpg

将“深潜”进行到底

主讲人:徐丽华

无锡博物院志愿讲解员

在我们居住的这个蓝色星球上,有71%的面积是海洋,很多人眼中的海洋是蔚蓝壮观、色彩斑斓的,而两千米以下的深海,却是黑烟囱林立,漆黑寒冷,暗流涌动,但它蕴藏着无尽的资源,各国都在抢先绘制深海“藏宝图”。

其中,“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是撑起我们中国海洋强国地位的“大国重器”。叶聪是“蛟龙号”的潜航员,也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的获得者!39岁的他承担了38次主驾驶任务,征服了7000米深海,抢占了海洋科技的制高点!要知道在这之前,中国人下潜的最大深度只有600米。从600到7000,十几倍的深度跨越,需要尖端装备的配套研发,更需要冒着生命危险去探索未知之境。

2010年,“蛟龙号”3000米级海试在南海进行,到达2000米时出现了绝缘故障,可能是有壳体漏水或者电气短路,但奇怪的是,上浮到1500米时故障又莫名消失了。这时候,叶聪应该立即上浮,因为一旦失压,巨大的水压会把潜水器瞬间压扁。可离开了深海,故障无法重现,“蛟龙号”试验就将陷入停滞。怎么办?叶聪想起了团队的海试准则:不带问题下潜,发现问题要归零!他坚定地对两位同伴说:“我是主驾,我认为我们应该回到深海,找到原因!”三个人,三双手紧紧地握在了一起,这是一种信任,一种默契,更是一种敢于共同面对生死考验的勇气与担当。叶聪驾驶“蛟龙号”再次下潜,等待故障出现。 1600、1700、1800……深度不断增加,突然红色警报灯再次亮起!他稳住潜水器,在2000米的水下保持悬停,开始排查故障。系统被一个个关闭、启动,再关闭、再启动,甚至关掉了生命支持系统!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背,经过了5次这样的下潜,故障点位终于被牢牢锁定,得到了彻底解决。

靠着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敢的探索精神,叶聪和同伴们一次次刷新着“中国深度”。2012年6月24日, “蛟龙号”第一次突破了7000米,这意味着我们将可以到达世界上99.8%的大洋深处。在这个深度,每平方米要承受7000吨的水压,相当于用一根手指托起两辆坦克。同一时间,神舟九号在太空首次与天宫一号对接,叶聪与宇航员互送了祝贺,这奇妙的海天对话,实现了中国人千百年来的夙愿:“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

中国深潜团队老中青三代接续攻坚,十年磨一剑,从浅蓝走向深蓝!他们中,有66岁受命回国,挂着点滴上船指挥,书写当代“老人与海”传奇的徐岂南院士;有从《海底两万里》着迷,童年起立志守护海洋的总设计师、“全国劳模”胡震;有手工打磨精度达到头发丝五十分之一的“大国工匠”顾秋亮……正是这一代代人的传承,锻造了中国载人深潜精神,不断开拓着波澜壮阔的深海梦。

在不久的将来,叶聪将带着又一个“核心技术自主化、关键设备国产化”的大国重器“深海勇士号”,向着地球最深处,向着深蓝,下潜!下潜!

2-3.jpg

一枚九十年前的县委印章

主讲人:郑逸笛

江苏省档案馆志愿讲解员

1965年初秋的一天清晨,在江苏省如皋县民政科招待所凌乱矮小的旧房旁,工人们正在下水道挖地扒砖进行翻建施工,忽然发现下面出现了一个不太大的砖砌圆拱,看上去完全是人工制作而成,但又与下水道无关。

大家感到奇怪,就叫来几位干部一起查看。众人小心翼翼地将圆拱挖开,只见圆拱内放着一口铁锅,锅上有木头锅盖,上面整齐地摆放着一双女人的绣花布鞋。此时,绣花鞋已风化,手一碰就成灰。铁锅虽已锈蚀,但仍可勉强端出来。揭开锅盖,里面的东西让现场的人大吃一惊。只见锅内放着一副脚镣、一把刺刀、三排子弹,均已严重锈蚀。拿开刺刀、子弹和脚镣,意外地发现放在铁锅正中间的一枚石质印章。这枚印章由一块青田石制成,素净典雅、上圆下方,圆高0.15厘米,方高1.9厘米,印面从左至右镌刻着“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十二个火红的阳文小篆字。虽经岁月淘洗,但印章保存完好。

这枚印章是什么时候刻制的呢?如皋县委对此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党史档案专家展开调查鉴定。经过鉴定,这枚印章是早期中共如皋县委使用的公章,埋藏印章的地点原是国民党的看守所,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曾关押过我党许多革命志士,有许多同志在这个监牢中受折磨、遭摧残,直至英勇牺牲。据此可以断定,刺刀、子弹、脚镣和这枚印章是革命同志冒着生命危险埋入地下保存下来的。

那这枚印章的主人是谁呢?又是怎样遗失的呢?

历史无言,档案有声。党史档案专家们经过深入调查研究,逐渐为我们揭开了尘封的历史谜底。

1927年,是红旗漫卷的一年,更是腥风血雨的一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使中国大革命受到严重摧残。6月上旬,中共江苏省委在上海成立,7月,中共如皋县委在如皋城南福成庵成立,成为江苏最早成立的县级地方党委之一。在残酷险恶的白色恐怖下,中共各级党委甫一成立,就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血腥围剿、疯狂镇压。江苏省委仅成立半年多,就遭受三次大破坏,陈延年、赵世炎两位省委书记和黄竞西、郭伯和、陈乔年等一大批省委领导先后被捕入狱,被敌人杀害。

如皋县委主要领导也是国民党反动派重点缉拿、屠杀的对象。1929年1月16日,上海滩出版的《申报》专门报道了缉拿中共如皋县委书记徐芳德的消息,文中还提到了如皋县委印章的下落。文中记述:“前经县政府悬赏通缉之共党首领徐芳德,于10日上午在卢港区贲家巷地方,被驻防该处之公安队拿获,其护兵二名,一名杨立轩,从杨身上搜出中国工农红军总司令部江北总指挥印,及中国共产党江苏如皋县委印各一方,一为长方形,一为正方形,均系石质。徐之身上,搜出手枪盒炮各一支,子弹44粒。”

由此可以断定,早期的中共如皋县委印章,在徐芳德同志被捕时落入敌手。1月27日晨,徐芳德被敌人杀害于如皋北门,年仅28岁,就义前,他不断高呼“共产党万岁”,表现了共产党人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徐芳德同志牺牲后,又是谁冒着生命危险,在敌人的眼皮底下将印章珍藏起来的呢?

经过调查发现,当年国民党如皋县公署女秘书李蕴玉,极有可能就是革命遗物的保存者。李蕴玉是中共江苏省委特派员吴丹枫的妹妹,我党利用她丈夫董雪山时任国民党如皋县公署“大内总管”总务科长的时机,将她安插在如皋县公署内工作。李蕴玉在1928年“五一”暴动中发挥了很大作用,掩护了我党不少同志。

一方印章,承载了一段血色岁月,也铭刻了一串英烈的名字。从1929年初到1933年春,仅仅5年时间,就有徐芳德、吴亚苏、韩铁心、王玉文、汤士伦、穆子奇、于咸、吴汝连等8任如皋县委书记相继被敌杀害、壮烈牺牲。在反革命屠杀极其疯狂的时刻,赴白色恐怖中心的如皋县委任职即意味着牺牲。但是他们毅然挺身而出,无所畏惧地站在了狂风巨浪的潮头。他们赤胆忠心、凛然赴死的革命精神,在苏中大地上播种下红色的种子,也正是李蕴玉同志拼死保存革命遗物的原因所在。

2-4.jpg

血战小沙东

主讲人:于雪

赣榆抗日山烈士陵园讲解员

在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已经是抗日山的志愿讲解员了。今天,我想为大家讲讲这个这么多年来一直深深打动我的“小沙东海战”的抗战故事。

在小沙东海战的纪念碑上,刻着一串串闪光的名字,他们都曾是新四军的将领,若不是海战牺牲,他们应该是新中国的开国元勋。

1943年春,中共中央决定,从全国各地抗日前线抽调一批优秀干部,奔赴延安学习深造。新四军三师抽调师参谋长彭雄、八旅旅长田守尧等51名指战员,从苏北老黄河口出发,计划乘船由海上绕过日军封锁区,经赣榆登陆,然后取道山东,赶赴延安。

3月16日傍晚,他们扮成商人,登上了一条伪装成航海贸易的大帆船。17日凌晨,在赣榆县小沙村以东的海面,因风停、船重,无法前进,不幸遇到了日军巡逻艇。随着鬼子登船搜查,一场载入史册的遭遇战,打响了。在激烈的战斗中,彭雄参谋长不幸胸中三弹,怀着身孕的妻子吴为真赶过来为他包扎伤口后,拿起彭雄的手枪继续投入战斗。

从黎明一直打到傍晚,在毙伤日军10余人的同时,我方伤亡惨重,接替彭雄指挥的田守尧旅长也身负重伤……这时,海风渐起、船帆飘动,不远处的海岸已经清晰可见。可是,敌艇又召来了三艘巡逻艇,眼看形成合围之势。 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彭雄、田守尧两位首长果断决定,烧掉文件、弃船泅渡。

小沙东海战幸存者、彭雄烈士的夫人吴为真后来回忆说:明知道那是一片死亡之海,但誓死不当俘虏的军人信念驱使着我们毅然决然地跳了下去……当时的场面太惨烈了,鬼子四艘巡逻艇、六挺重机枪,那子弹就像暴雨般扑过来……周围不断有战友中弹,我身边的海水都是红的。老彭牺牲在我的身旁,田守尧牺牲在老彭的身旁,我的好姐妹陈洛莲、张明、赵鹤英、张铎殒命大海,旅供给部长伍瑞卿,独立团政治主任吴毅,滨海副总队长张友来,师军需科长曹云相继牺牲,他们都是国家的栋梁、抗战的功臣啊!活着的人越来越少,但呼喊的声音却越来越响:同志们,冲啊,冲到岸边就是胜利!口号声激起了我求生的勇气,我暗暗告诉自己,我不能死,我不但要活下来,还要把肚子里的孩子生下来,我要告诉孩子他父亲是怎么牺牲的,我要让孩子为死去的同志们报仇……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山东独立团和海防大队闻讯赶来救援了,敌人见无机可乘,只好仓皇逃窜。幸存下来的同志们泪别死去的战友后,继续挺进延安……

小沙东海战中牺牲的战友,都是走过万里长征、身经百余场大战的高级将领,尤其是彭雄和田守尧,是党中央毛主席重点培养的干部对象。噩耗传到老区,军民一片哭声……

朋友们,我们要永远记住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他们用伟大的牺牲为我们开创了一个崭新的中国,他们用宝贵的生命为我们开创了幸福的生活,他们用凌云的壮志为我们开创了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

2-5.jpg

妻子 母亲 战士

主讲人:曹丹妮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讲解员

1922年的秋天,20岁的何宝珍来到长沙清水塘毛泽东和杨开慧的家中。此时正在领导安源工人罢工的刘少奇,也来到了清水塘找毛泽东联系工作,在这里,他邂逅了端庄秀丽的何宝珍。

何宝珍没想到大名鼎鼎的刘少奇居然如此年轻。观察入微的毛泽东对何宝珍说:“宝珍,安源工人俱乐部正需要女同志,你去那很合适。”就这样,何宝珍随刘少奇来到了安源。

第二年年初,何宝珍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白天她给孩子们上课,晚上为工人们补习文化,刘少奇也经常到工人夜校听她讲课。共同的斗争生活使两颗为革命热烈跳动的心不断靠近。这年春天,山花遍野时,刘少奇与何宝珍在安源举行了朴素的婚礼。

婚后,何宝珍和刘少奇辗转南北,奔波革命。儿子斌斌和女儿爱琴的降生给他们带来了紧张工作后的喜悦和欢乐。但血雨腥风的残酷现实和革命斗争的严峻形势,不允许她尽到一个母亲的责任,何宝珍只得将襁褓中的儿女托付给他人抚养。离别时,她抚摸着孩子亲了又亲,泪如泉涌,心似刀割,久久不忍离去……

她知道自己是个母亲,更是一个战士,为了革命事业,她只能将对孩子的不尽牵挂深埋在心里。

1932年冬,刘少奇前往苏区,何宝珍独自带着小儿子毛毛在上海坚持工作。担任全国互济总会营救部部长的何宝珍,为营救被捕同志四处奔波,常常是一大早毛毛还没醒就出门了,回来时,毛毛已经蜷缩在墙角睡着了,脏兮兮的小脸上还挂着伤心的泪珠,令她心疼不已。

日夜奔波的她却引起了国民党特务的注意,3月底的一天,一群便衣特务包围了何宝珍的住所,何宝珍意识到危险即将来临,她迅速冲到床下,掏出一沓文件扔进火炉,转身一把将3岁的儿子塞到邻居大嫂的怀里,匆忙地说了一句:“请帮我照看一下孩子。”

何宝珍被特务带走时,毛毛大哭起来,“娘、娘”,孩子的声声呼唤,让何宝珍感到了撕心裂肺的疼……

1933年仲夏的一天,沉闷阴暗的南京模范监狱里,新来了一位小姐妹,她就是何宝珍,她活泼开朗、机智聪敏,比狱里的几位大姐年龄小点,大家都叫她“小大姐”。小大姐不仅会唱歌唱戏,还擅长表演,常把旧戏曲填上自己想出来的新词,演唱给大家听。她那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感染着其他难友,驱赶了狱中的阴霾时光。

可是有一天,难友帅孟奇看到这位小大姐望着屋顶发呆,就问她“宝珍,怎么了?”何宝珍突然泪水夺眶而出:“不知我的孩子们现在怎样了?斌斌在老家好吗?爱琴怎样?有人愿意收留毛毛吗?”帅孟奇知道,这个表面快乐的小大姐,是多么思念自己的孩子啊!和孩子每次分别竟然都是永别,心里有多痛啊!正想安慰时,何宝珍一下子站了起来:“人民不解放,我的孩子们也得不到幸福。但愿小宝贝们能在艰难的环境中挣扎着活下去。等革命成功后,送他们去学习,让他们学科学,学技术,建设我们的新国家!”

1934年深秋的一个黎明,何宝珍被押到了雨花台。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何宝珍高唱着《国际歌》,望着远方。她分明看到了东方的晨曦,看到即将到来的胜利!

2-6.jpg

“民族的号手”任光

主讲人:朱建勇

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

上世纪二十年代,一位年轻潇洒的音乐人叩开了上海贝当路百代唱片公司的大门,他凭借着留学法国里昂大学音乐系的背景和钢琴演奏家的身份,成为炙手可热的百代唱片公司的音乐部主任。他就是被聂耳尊称为“我们的导师”,被叶挺誉为“中国的音乐之星”的著名作曲家任光!

任光在百代的生活优裕,当年的他还开着一辆奥斯汀的轿车。但可贵的是任光没有沉湎于此,在民族危亡的时刻,创作了众多具有时代意义和唤起抗战信心的救亡歌曲。那些激昂的旋律,像号角、似利剑,铿锵激昂、振聋发聩,彰显出中华民族不屈的意志。当年风靡整个上海滩的电影同名主题歌《渔光曲》,大家一定不会陌生吧?这正是由任光所创作。东北沦陷后,任光创作的《打回老家去》,传唱度极高,成为了抗战救亡经典歌曲之一。在法国进修期间,任光组织巴黎华侨合唱团,募捐公演,声援抗战。

回国后的任光,在一次聚会中,首次与叶挺谋面。面对叶挺诚挚相邀,经周恩来同意,任光欣然加入了新四军。《擦枪歌》是他献给新四军战士们的第一首歌。节奏鲜明,朗朗上口,战士们一下子就学会了。他频繁跑基层部队教唱抗战歌曲,包括《义勇军进行曲》、《大刀进行曲》、《打靶歌》等等,这些都成为了全军最爱唱的歌曲。任光觉得一个艺术家首先应该是爱国的,在民族危亡之时,能够将抗战音乐融入到一支抗战的队伍中,从而激发起他们的抗战意志,这是何等崇高和值得骄傲的事情!

在新四军中,任光寻觅到了琴瑟和鸣的爱人,端正大方又不失飒爽之气的广东姑娘徐瑞芳。皖南的山涧小溪、绿荫翠竹见证了他们的爱情。人们时常看到他们一起创作的身影,任光哼着旋律,一旁的徐瑞芳认真记谱。然而,皖南事变的枪声,瞬间改变了这美好的一切。新四军北撤之前,任光应袁国平的邀请,为《别了,三年的皖南》作曲。“前进号角,大家准备好,子弹上膛,刺刀出鞘,三年的皖南,别了!”歌声中既有对皖南的依依惜别之情,也有对开赴新战场的期待,但未承想这竟成为了任光的绝笔之作。

1941年1月2日夜,任光背着心爱的小提琴,和妻子相伴而行,与军部一起北撤。行军至第三天,却遭遇国名党军队的围追堵截。12日夜,任光夫妇等人被困石井坑。四面火焰腾起,曳光弹频频飞来,居高临下的国民党军疯狂扫射,子弹如急雨般地倾泻。躲避不及的任光突然中弹倒地,肩背的小提琴落地弦断,军衣胸口处被鲜血浸湿。叶挺派一个班的兵力掩护任光撤离。敌军发现新四军有小股兵力抬着担架撤离,以为一定是新四军的高级军官被击中,于是,便疯狂地追击扫射,结果一个班的战士相继阵亡。当敌军指挥官看到躺在担架上奄奄一息的任光时,厉声追问:“你是什么人?”任光苏醒过来,吃力地回答:“我是电影《渔光曲》主题歌的作者任光。”说完就闭上了眼睛,他的怀里还紧抱着一把血迹斑斑,断了弦的小提琴。那一年他刚好41岁。

《新华日报》在悼文中称任光为“民族的号手”。他一生执着音乐,勇担民族大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他的生命在那血色黄昏的枪声中戛然而止,但他创作的激昂旋律,将永远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浩然长歌,经久不衰!

2-7.jpg

在黎明前的黑夜

主讲人:徐丁

南京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讲解员

在波澜壮阔的解放战争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虽不曾在战场上亲自出生入死,却深入敌人的心脏,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与敌人殊死搏斗。

1938年,一名叫做沈世猷的年轻人考入国民党中央军校学习。那时,国统区物价飞涨,民不聊生,这使一腔热血的沈世猷对国民政府失去了信心。此后,他接受到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毅然加入了中共地下情报组织。

1949年1月,国民党军调集70万人马,妄图凭借长江天险,阻止解放军南下。事情紧急,地下党组织要求沈世猷迅速获取敌人江防兵力部署的全部情报,要求是越快越好,越详细越好。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我一定想尽一切办法打入汤恩伯的司令部去,完成党交给的任务。” 沈世猷费尽周折,利用中央军校时期的关系,成功地打入了国民党京沪杭江防警备司令部,担任作战处的装甲兵参谋。

一天,沈世猷利用作战总参谋外出之际,潜入了他的办公室。一番查找后,他发现了一份新报上来的荻港一带兵力部署的江防图。这正是地下党需要的情报。但是那张江防图细致、复杂,靠背是肯定背不下来的,要抄录也需要很长的时间。办公室外不时传来的脚步声牵动着沈世猷紧张的心,空气中弥漫着令人窒息的氛围。无论如何,这份情报一定要送出去。于是他决定孤注一掷,将江防图冒险带回了家。

当天晚上,沈世猷和夫人丁明俊将孩子哄睡着后,便紧锁门窗,开始抄录。等誊写完毕时,天已经亮了。这看似平静的一夜,不知隐藏了多少的惊心动魄。

第二天一早,沈世猷又冒险将江防图放回了原处,将誊抄件贴身携带,以便寻找机会送出。然而,就在此时,江防警备司令部突然宣布实行迎战戒备状态,内部作战人员被限制出入。沈世猷得知消息后,内心焦急万分。这份情报如何送出,又成了难题。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反复思量。他给夫人丁明俊打了一个电话,说:“想见见女儿”。凭借着夫妻之间的默契,丁明俊明白了丈夫的暗示。

1949年3月的一天,初春的南京依然春寒料峭,江防司令部来了一位优雅的军官太太,怀中抱着酣睡中的女儿。她就是沈世猷的夫人丁明俊。许多天未见女儿的沈世猷爱怜地亲了亲女儿被寒风吹红的小脸,深情地将妻儿搂进怀中。就在这一亲一搂间,“江防图”被快速塞进了女儿的襁褓之中。随后,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下,丁明俊从容而镇静地走出了司令部。此后,这份重要情报被辗转送到了江北解放军指挥部,为百万雄师过大江做出了重要贡献。

南京解放后,沈世猷跟随国民党军撤退至上海,并继续提供相关情报。在黎明即将到来时,他选择在这条艰险而又无人知晓的战线上继续战斗下去。隐蔽战线的英雄们以坚定的信念和无比的智勇,谱写了一曲动人的凯歌。他们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不畏生死的革命精神,必将激励我们在新时代下不忘初心,不懈奋斗!

2-8.jpg

永不凋谢的丁香花

主讲人:王粲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讲解员

南京雨花台,有一棵丁香。她是一棵树,也是一个人,一位女共产党员。

白丁香是个弃婴,从小被美国女牧师收养。她天资聪颖,接受过良好的教育。在大学校园里,她遇到了进步青年乐于泓。阿乐喜欢拉二胡,丁香弹得一手好钢琴,音乐让两个年轻人相互吸引,彼此爱慕。

除了相同的爱好,他们更有共同的理想。他们一起接受了革命思想的熏陶,也一起经受了革命斗争的洗礼。五卅惨案,他们四处奔波,为烈士募捐;北伐战争,他们走上街头,为革命呐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面对反动派的野蛮屠杀,他们没有彷徨,在腥风血雨中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1932年4月,这对恋人幸福地结合了。婚后,小两口的家成了上海地下党的重要交通站。他们巧妙地用音乐向同志们传递消息。丁香弹出舒缓的钢琴曲,就表明平安无事;阿乐拉出凄婉的二胡曲,则是在提醒同志们情况危险。

新婚不久,组织上派丁香到北平参加秘密会议。此时的她已经怀有身孕了。临别时,两人依依不舍,他们约定:等丁香回来,就给孩子起个好听的名字。然而,谁也不曾料到,这一别竟成了永别。

因为叛徒出卖,丁香被捕了。在狱中,敌人对她威逼利诱、严刑拷打,这个丁香花般柔弱的姑娘,表现出了共产党员钢铁般的意志。面对劝降,她义愤填膺地怒斥道:“滚开!你这可耻的叛徒!”敌人接来她的养母,企图用亲情感化她。养母也劝她:“孩子,只要在悔过书上签个字,咱们就能保释出狱,去美国。”可是,丁香拒绝了,她说:“妈妈,我不能走!美国是妈妈的祖国,但我更爱我的祖国。”回到冰冷的牢房,敌人又拿孩子来做要挟。丁香轻轻地抚摸着肚子,她回想起与阿乐那温暖的小家,想象着孩子长大后的样子,心如刀割。哪有不爱孩子的母亲啊?丁香是多么渴望着孩子的降生,但为了千千万万孩子的美好明天,她绝不能让敌人的诡计得逞。想到这里,心中的愤怒再也抑制不住,她指着敌人骂道:“你们这帮卑鄙的刽子手,有什么资格谈母爱?”

1932年12月3日,丁香带着腹中不到三个月的孩子在雨花台英勇就义,年仅22岁。

听闻噩耗,阿乐悲痛欲绝,他冒死来到雨花台,却已无法找到丁香。他立下了“鞠躬尽瘁,偿汝遗愿”的誓言,踏上了丁香未走完的路。

1982年,是丁香牺牲50周年,阿乐来到雨花台,在丁香就义的地方,种下了一棵丁香树。此后每年,阿乐都会来到这里,看丁香,思丁香。

1993年清明,在雨花台的漫天细雨中,阿乐的骨灰伴着美丽的丁香花瓣被一起深埋在丁香树下,这对革命伴侣在分别了60余年后,又一次相聚在这里……

丁香,把最绚烂的青春年华献给了革命事业,把生命的最后轨迹定格在了雨花台。今天,越来越多的青年人来到这棵树下,他们聆听丁香与阿乐的爱情故事,感受着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

雨花山冈,满园花香,永远散发着共产党人信仰的芬芳!

9-2.jpg

一生守望一世情

主讲人:殷小涵  

淮海战役烈士纪念馆讲解员

1948年冬天,华东、中原两大野战军与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决战——淮海战役打响了,解放区人民踊跃报名积极参加解放军,一幕幕母送子、妻送郎的画面感人肺腑。

参军动员大会刚开完,蒙阴县小伙王玉德回到家里,想想平日里过的苦日子决定报名参军,母亲流着眼泪说:“儿啊,娘不拦你,可你爹走地早,你好歹成了家再走啊,万一有个三长两短,老王家就断了香火了啊。”“娘,打仗不等人,部队上正是用人的时候,我想凤兰一定会支持的。”王玉德口中的凤兰叫李凤兰,是他未过门的媳妇。老人看儿子参军态度坚决,也没再说什么,只是盼望这未过门的媳妇能拴住儿子的心。

送别的大会,热烈而悲壮。王玉德对李凤兰说:“凤兰妹子,俺走了,你等着俺,等革命胜利了,俺一定让你和娘过上好日子。”凤兰眼里含着泪水,狠狠地点了点头,生怕自己的软弱动摇了玉德的决心。就这样,王玉德跟着队伍出发了。

转眼间,婚期越来越近,由于部队转战频繁,王玉德从走后就一直杳无音信。凤兰为了让他在前线打仗好有个念想,就说服了父母,按当地的风俗,就由嫂子怀抱一只大公鸡陪凤兰拜了堂。

有一次,部队行军路过蒙阴,王玉德顺便回家看看,不巧赶上凤兰走娘家。她接到信,匆匆往回赶,想着过门半年多,还没有见丈夫一面,既喜悦又激动。然而,当她一口气跑过十几里山路回到婆家时,丈夫和队伍已经走远。她站在山梁上,望着远去的部队,大声喊着:“玉德,俺等着你回来!”

后来的日子里,凤兰每天一边操持家务,一边参加支前。做军鞋时,她总是多绣上个“心”字,她相信,丈夫一定能认出她做的鞋。村里筹集军粮,她把自家300斤粮食赶着做成面食,她担心战场上的丈夫饿肚子。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终于全国解放了,可王玉德依然没有任何消息。婆母心疼儿媳,对凤兰说:“玉德走了这么久了也没有音信,他可能已经不在了,如果遇到合适的你就……”“娘,你说的啥话啊,一年,两年,十年,二十年,俺都等着他,俺就是要一直等。”

就这样,李凤兰每天都会伫立在村头,眺望着当年丈夫离家的方向。直到1958年的一天,村干部送来了王玉德的牺牲通知书。原来在参军的第二年,他就牺牲了。

李凤兰无法相信丈夫牺牲的事实,那句“等革命胜利了就回来”,始终在耳边回响。她依然每天去村口等候,这一等又是50年。2008年,李凤兰老人带着对丈夫的思念离世了。

李凤兰虽然一生没有等到丈夫回来,但她等到了革命事业的伟大胜利。新中国的历史上,正是千万个王玉德和李凤兰的忠诚与执着,让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挺立,迎风飘扬!

11-2.jpg

英雄鲜血染旗红

主讲人:李晓敏  

宿北大战纪念馆讲解员

宿迁是一片红色的土地,是一片浸透了革命烈士鲜血的热土。1946年12月13日,宿北大战在这里打响,我山东野战军和华中野战军在毛主席和陈毅、粟裕等同志正确指挥下,经过我广大指战员浴血奋战,创下了辉煌战绩。在宿北大战中,有2191名优秀指战员长眠在宿迁大地,唐大胜烈士就是其中一员。

唐大胜是宿迁泗阳县人,家境贫寒,1943年加入新四军,年仅18岁。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入伍后一直严格要求自己,苦练杀敌本领,战斗勇敢,战功卓著,是我军二十六团二营著名的战斗英雄。

1946年12月18日2时许,连队接到命令,向国民党军整编69师师部驻地人和圩攻击。部队迅速集结,跑步向前,汗水湿透了棉衣。二营是从正南面进攻的,唐大胜任排长的一排为突击排。这时他正生病,发高烧,嘴角、口唇、鼻孔都起了疱,两天多没有吃饭,但他坚决要求参战。唐大胜接受任务后,将自己的钢笔和平时积攒的零用钱交给指导员,说:“请党支部相信我,我一定誓死完成任务!如果我牺牲了,这就是我最后一笔党费。”“不!”指导员含着眼泪说:“你的党费还没有交到头,我等着你回来!”不等指导员说完,唐大胜便带领全排战士开始进攻。在战斗中遭到敌人各种炮火、轻重机枪的猛烈阻击,人和圩南面又是开阔平地,部队的伤亡不断增加,唐大胜的头部、肩部被炮弹炸伤多处,他不顾伤口流血疼痛,带着部队勇猛向前冲去。在离敌圩壕30多米处,发现了两道鹿寨,他指挥机枪在一侧掩护,命令二班爆破,第一道鹿寨被顺利炸开了,进行第二道爆破时,爆破员刚到鹿寨边就中弹牺牲了。唐大胜立即冒着弹雨跑上去,亲自爆破炸开第二道鹿寨,却发现前面还有一道铁丝网。此时,排里已经没有爆破员了,他自己腿部腰部都受了伤,鲜血直流,他咬紧牙,抱起一包炸药,在战友的掩护下,拖着受伤的腿匍匐向前。敌人的机枪更疯狂了,子弹嗖嗖地打在唐大胜身边,地上冒起了点点尘土和白烟。突然,他身子一震,左腿又中了两枪!他强忍剧痛,继续一步一挪地向前爬着,头上豆大的汗珠不停往下掉,就在这时,嘹亮的冲锋号吹响了,惊天动地的喊杀声由远及近。在这万分危急的关头,唐大胜用尽生命最后一点力气,夹紧炸药包,迅速爬近铁丝网,敌人的机枪一起向他扫射,在他面前交织成一道火网,他左手托起炸药包,右手猛地一拉,导火索“哧哧”地冒着白烟,闪着火花,火光照亮了他钢铁一般的面容,他竭尽全力大喊:“同志们冲啊!”巨大的爆炸声震得地动山摇,战士们沿着唐大胜用生命开辟的道路奋力冲锋,消灭了全部敌人。唐大胜同志牺牲了,骆马湖呜咽,马陵山低吟,纵队领导决定追授唐大胜同志为一等战斗英雄,并命名26团6连一排为唐大胜排。

2019年是宿北大战胜利73周年,但先烈们的精神已经深深植入宿迁大地。他们是召唤我们恪尽职守的榜样;他们是鞭策我们攻坚克难的力量;他们的业绩将彪炳史册,与日月共存,灿烂不衰;他们的精神将永远激励我们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而努力奋斗!

12-2.jpg

海棠芍药寄深情

主讲人:毕竞然

周恩来纪念馆志愿讲解员

在周恩来纪念馆仿中南海西花厅,邓颖超卧室西面的墙上陈设着一幅普通的工艺挂匾。挂匾不大一尺见方,饰物也很简单,一枝海棠、一片枫叶、几瓣芍药。然而画中的一枝一叶却见证了两位伟人相濡以沫的忠贞爱情,蕴含着一段感人肺腑、动人心弦的故事。

1954年3月,周恩来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出席日内瓦国际会议,这是新中国第一次登上国际政治舞台。由于美国代表团的阻挠和破坏,会议进程缓慢,一直难以形成决议,前后延续了40多天。四月的北京春花烂漫,中南海西花厅的院落里,娇艳的海棠沐浴着明媚的阳光尽情绽放。海棠是周恩来总理最喜爱的花卉。邓颖超赏花忆人,情不自禁地思念起在异国他乡的丈夫,于是亲手剪下一枝盛开的海棠,小心翼翼地放到书里压好,然后写了一封情深意切的书信,连同一片枫叶装进信封,邮寄到日内瓦。在信中,邓颖超不但对周恩来嘘寒问暖,关怀备至,而且还勉励他通过国际会议学习别国的经验和特长,字里行间处处体现了邓颖超对革命事业关心和对丈夫的挚爱深情,信末千言万语汇成诗一样的语言:“红叶一片,寄上想念。”

在收到邓颖超的书信后,百忙中的周恩来深情注视着万里之外捎来的红叶和海棠,也想起了远方的邓颖超。怎样来回应妻子的一片深情厚意呢?思量了许久,他决定委托卫士长成元功去花店买一束日内瓦的市花芍药。洁白的芍药象征着纯洁和美好,用它来表达对邓颖超忠贞不渝的爱情再合适不过了。成元功将芍药买回后,周恩来亲手将花压在信的扉页里,然后嘱托工作人员带回国内。

这象征两地相思的花和叶,被邓颖超视为最心爱的东西,一直珍藏在身边。周恩来逝世后,随着时间的流逝,邓颖超对他的思念与日俱增,战友情,夫妻情,融于一体,思念涌上心头。多少次她伫立在西花厅的院子里,独自一人静静地赏花,深情地回忆与周恩来在一起的幸福日子。后来,邓颖超将自己寄给周恩来的海棠和周恩来回赠给她的芍药精心制成一件精美的工艺品装进镜框,并亲笔在镜框衬底的白纸上写上“北京——日内瓦”字样,悬挂在自己卧室的墙壁上,作为永久的纪念和深切的怀念。端详着这件工艺画,邓颖超不由得回想起与周恩来披荆斩棘、追寻真理的日子,回想起与周恩来风雨同舟、携手战斗的日子,回想起与周恩来相敬如宾、互相关怀的日子。

周恩来与邓颖超的爱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风雨沧桑,依然热烈深沉、清澈透明。在漫长的革命生涯中,他们是志同道合的革命战友;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上,他们是相敬如宾的恩爱夫妻。这幅精美的工艺画是两位伟人两地相思的见证,也是两位伟人忠贞爱情的象征。

1.jpg

半个世纪的等待

主讲人:郭琦

南京雨花台烈士纪念馆讲解员

1985年,广东澄海的迎春花悄然绽放。一位步履蹒跚的老妈妈扶着村口的老树,吃力地向着路的尽头眺望。从1932年起,她就一直在这棵树下守着望着,一望就是53年。

老妈妈叫叶雁萍。十七岁时,和丈夫许包野结婚。婚后三年,为了求知救国,许包野前往欧洲求学。在那里,他不仅通晓六国语言,取得了哲学博士学位,还在朱德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一名革命斗士。

1931年,许包野回国。离家11年后,他终于再次见到了心爱的妻子。久别重逢,两人分外珍惜。他们一起洗衣做饭,分享国内外趣事。沉闷多年的小家,又有了笑声。

可是,在家仅仅停留了十天,许包野就接到任务,又要离开。

分别的那天,妻子红着双眼,送了丈夫一程又一程。许包野心中万般不舍,他指着村口的大树说:“雁萍,等这棵树再开花的时候,我就回来,带着你和乡亲们过好日子。”

离家后,许包野始终战斗在最危险的地方。他先在厦门担任市委书记,后又临危受命,担任江苏省委书记。他在白色恐怖中积极壮大党团力量,在朝不保夕中坚持开展地下斗争,令敌人闻风丧胆、恨之入骨。1935年,因叛徒出卖,许包野不幸被捕。

狱中,他受尽折磨。竹针扎进手指,利刃割掉耳朵,双腿被老虎凳压得彻底变形,白衬衣被鲜血和冷汗浸成了血衣。但他始终钢牙紧咬,拒不屈服,硬的不行,敌人又假惺惺地劝他为家人考虑。许包野想起还在盼他回家的妻子,心像被揉碎了一样疼,可脸上却露出刚毅的神情,“雁萍怕是等不到我了,但她一定能等来新中国,过上好日子!”

春去春又来,花谢花又开。每天早晨,叶雁萍都要去村口的树下,遥望丈夫归家的方向……

国共合作了,包野没回来;抗战胜利了,包野没回来;全国解放了,还是没盼来包野的身影。多少个孤寂的夜晚,叶雁萍打开手帕,轻轻地抚摸着丈夫的照片:“包野,你在哪儿啊?”

1982年,叶雁萍重病不起,她怕再也见不到丈夫了,于是向党史部门求助。经过多年努力,一位饱经风霜的共产党人,从尘封的档案中走了出来。原来,早在被捕的当年,许包野就在监狱里被敌人活活打死,年仅35岁。

53年,19358个日日夜夜,等来的却是丈夫早已牺牲的消息。她再次取出一直珍藏着的照片,久久凝视着照片中丈夫年轻的面庞,忍不住泪流满面:“包野,你瞧!我们都过上好日子了!”

几个月后,叶雁萍走了。临终前,她留下遗愿:把我埋在村口的树下,包野认得那棵树。

1987年,许包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今天,这张泛黄的烈士证静静地陈列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它述说着那段跨越了半个世纪的相思与守候,更承载着一代共产党人的奉献和追求。

2.jpg

守岛

主讲人:房阳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讲解员

在我的家乡连云港有一座开山岛,岛上有一个夫妻哨。丈夫叫王继才,妻子叫王仕花。今天,我们来讲讲守岛的故事。

83年王仕花嫁到鲁河做了王继才的媳妇。婚后的日子虽不富裕,却也幸福。86年7月的一天,王继才一句“有任务要执行”就把她打发回了娘家。半个月过去了,左等右等不回来,再三追问,婆婆告诉她,王继才去守开山岛了。王仕花心里咯噔一下。开山岛?“石多水土少,渔民不上岛”,那不就是座“水牢”吗!他一个人在岛上,这日子可怎么过啊?王仕花去求武装部,求了48天,武装部才派船把她带上了岛。上岛的那天,王继才像个野人一样,胡子拉碴,又黑又瘦。王仕花心疼得直掉眼泪:“这岛别人都不守,凭啥咱守!走,俺们回家!” 王继才脚底下却像生了根,“你回去吧,照顾好老人孩子!我不能走,开山岛是海防前哨,你也不守,我也不守,谁来守啊?”

王仕花两头为难,上岛了,放不下嗷嗷待哺的女儿。回家去,放不下破衣烂衫的他。眼一闭,心一狠,王仕花辞了小学老师的工作,丢下女儿交给婆婆,就这样上了岛。这一待就是32年,整整11680天。

守岛的日子不易过啊!没有淡水,他们喝雨水;没有电,他们点煤油灯;没有菜,他们自己种:粮食吃光了,他们敲海蛎垫肚子。夏天湿热,他们睡房顶;冬天阴冷,他们躲山洞。老母亲去世,王继才回不了家,没见上最后一面。王仕花十月临盆赶上台风下不了岛,王继才抓着剪刀哆哆嗦嗦给她接生、给孩子剪脐带。海边巡逻,风大浪高,王继才几次被浪卷下海里,又几次死里逃生爬上岛来。可只要两人在一起,这岛上再苦,好歹也算个家呀。

女儿长大了,要出嫁了。王继才答应她一定会牵着手送她出门。可喜日子那天,他还是没来。女儿站在房门口向着岛的方向望了一遍又一遍,化好的妆哭花了一回又一回,亲家催了一次又一次,女儿一步三回头:慢点,再慢点吧,说不定爸爸就在回来的路上。12海里外的开山岛上,王继才拿着女儿的照片,摸了一遍又一遍,烟抽了一支又一支。闺女,别怨你爸,他心里疼你,你是他的命。可他也是个兵,守岛就是他的任务,比他的命还大。为人父母,他们也想守着姐弟仨长大,可他们更要守着开山岛。守岛就是守国,国安才能家宁啊。

岛上的日子,他们早上升国旗,白天去巡逻,晚上写日志。在党和政府的关心下,岛上修起了码头,有了信号站,有了太阳能,还喝上了干净水。日子好了,王继才却走了。

2019年2月18号那天,王仕花第一次一个人出远门,去几千里外的北京替丈夫领奖。主持人说:浪的执着、礁的顽强、民的本分、兵的责任。岛再小也是国土,家未立也要国先安。三十二年驻守,三代人无言付出,两百面红旗收藏了太多风雨。涛拍孤岛岸、风颂赤子心!王继才,你听见了吗?现在开山岛上有了执勤班,和你在的时候一样,每天早上也会升国旗!你听————开山岛执勤班开始点名,王仕花,到!

3.jpg

很高兴认识你,小萝卜头

主讲人:辛姝萱

连云港市革命纪念馆志愿讲解员

“妈妈,你看我画的像不像小鸽子?它能不能飞到我们这儿来啊?”

“咱们这儿有高墙,小萝卜头,鸽子是飞不进来的!”

“那就快点把这堵墙打碎吧!”

“孩子,总有一天这个世界上的所有高墙都会被打碎的!”

从我记事起,妈妈每天晚上都会给我讲故事。这天晚上,妈妈给我讲了小萝卜头的故事,在她温柔的声音中,我缓缓地进入了梦乡。梦里我仿佛回到了70年前……

我叫宋振中,因为头大身子小,狱中的叔叔阿姨都叫我小萝卜头。从我记事起,我就住在这里。铁笼外的看守对我们总是很凶很凶,经常把妈妈打得浑身是伤,我问妈妈,你疼吗?妈妈搂着我:“孩子,你在我身边,妈妈一点都不疼”。

这里全是高墙铁网,大家都说,外面可好了,有马路、商店,还有糖块……我好想尝尝糖的味道。妈妈告诉我说:等将来胜利了,咱们自由了,让我吃好多好多的糖。

到了上学的年纪,叔叔阿姨用绝食为我争取到了宝贵的学习机会。草纸做成作业本,棉花的灰来调制墨水,妈妈还亲手为我缝制了一个小书包。在罗老师那里,我认识了很多的字:爸爸妈妈、小鸟鲜花、田野森林、黄河长江……罗老师说:宋振中,你要热爱生命、善待生命。他神秘地从怀里掏出了一只鸽子,灰扑扑的羽毛上还有一些血迹。罗老师让我好好照顾它。我每天都会用省下来的黄豆去喂它。可是,鸽子养好了,罗老师却不见了。爸爸说,罗老师为了我们的自由而付出了生命。可是,爸爸,一个人的自由难道比生命还重要吗?爸爸坚定地回答:重要!非常重要!

后来黄显声伯伯继续教我读书。我坚持每天上课,不管刮风下雨,从不耽误,成为了狱中一名特殊的自由人。黄伯伯教给我“真理”两个字,他说,真理就是永恒不变的道理。我们要用手中的真理,让成千上万的同胞都拥有自由,过上幸福的好日子。生命、自由、真理,这些词语在我给叔叔阿姨传递的纸条里看到越来越多。我也想要自由,就像小鸽子那样,展翅飞翔,去寻找真理的存在。

1949年9月6日,我9岁了。那个夜晚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看见那么广阔的天空。满天的星星一闪一闪,仿佛照亮了一切。我的梦,也该醒了……

妈妈,我昨晚梦见了小萝卜头,瘦弱的他,在阴暗潮湿的牢房里,一直在对着我笑。他一定不知道我们现在的生活是这样的幸福,一定会很羡慕我,可以系着红领巾,在阳光下成长。妈妈,我真想让他能亲手摸一摸那鲜艳的五星红旗,和我一起把国歌唱得嘹亮!

4.jpg

活成你的样子

主讲人:桑雨昕

徐州市规划馆讲解员

江苏邳州,古老的大运河绕城而过,留下了无数千古传奇。运河畔的王杰烈士墓前,经常会看到一位满头华发,眼戴墨镜的老人,向人们讲述王杰的故事。

他是谁?为什么要讲王杰的故事?这,就要从54年前的一场地雷实爆训练说起。

王杰被派到张楼指导民兵训练,7月14日一大早,王杰带着民兵们来到了训练场。经过十来天的理论学习,今天就要进行实爆训练了。王杰熟练地从箱子里拿出炸药包,原本站在他身旁的民兵们下意识地向后退了几步,为了消除大家的紧张情绪,王杰决定自己先行试爆,便抱起两个炸药包独自向河边走去。只听“嘭、嘭”两声闷响,试爆成功了!民兵们提到嗓子眼的心瞬间落了下来,王杰让大家围成一圈,开始进行动作要领示范,周围的人们为了看得清楚,纷纷围拢过来。

突然,埋设炸药包的土层冒出了白烟,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王杰大喊一声“闪开!”便飞身而起,扑向炸药包……随着一声巨响,王杰倒在血泊当中,在场的12名民兵得救了,年仅23岁的王杰却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毛泽东主席为这名平凡而又崇高的战士题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邳州人民为了纪念这位英雄,将他指导训练的民兵班命名为“王杰民兵班”,第一任班长就是故事开头的那位老人,他叫李彦清,是王杰用生命掩护下来的民兵之一。他始终记得王杰生前的愿望:不仅要学习埋地雷技术,还要自己造雷,把备战工作进行到底。

1973年5月的一天,李彦清带领民兵进行实爆训练,轮到一名女民兵时,地雷埋下去之后很久都没有反应!李彦清凭经验判断,这是一枚哑雷,必须排除!他小心翼翼地靠近,屏住呼吸,轻轻拨开地雷上的土层,突然,他发现一缕青烟正在上冒,紧接着,轰然一声巨响,他失去了知觉,醒来时,已是半个月后。

醒来的李彦清问道:“这是哪?训练完了吗?”守在病床前的女友吴增英赶紧回答:“这是医院,你排雷时负伤了。”李彦清又问:“我怎么看不见你啊!”吴增英强忍眼泪安慰说:“现在是夜里,等天亮了就能看见了。”李彦清下意识地揉了下眼,可是眼眶里却是空荡荡的,李彦清大喊了起来:“我的眼呐?!我的眼呐?!”吴增英哽咽着说:“你的眼球感染了,为了保住你的生命只能摘除。”李彦清埋怨地哭喊着:“没有眼睛,我怎么带民兵训练?怎么去完成王杰的遗愿?!”吴增英拉着他的手动情地说:“彦清,你还有我,以后我就是你的眼睛!我伺候你一辈子!”

李彦清失去了双眼,他不可能再带着民兵参加训练了,但李彦清却找到了完成王杰遗愿的另外一种方式,就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对王杰“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精神的理解讲给更多的人听,而他,一坚持,就是46年!

2017年12月13日,习近平主席视察王杰生前所在连时强调:“王杰精神过去是、现在是、将来永远是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要学习践行王杰精神,让王杰精神绽放新的时代光芒。”

5.jpg

一死以赴为信仰

主讲人:陈文婕

新四军纪念馆讲解员

人们总是感叹:时光易逝,年华易老,随着时间的流逝,染白了头发、刻下了皱纹、佝偻了脊梁……而照片中这位充满书卷气的青年,他的生命轨迹永远定格在了1941年的秋天,那年,他38岁。

巫恒通,1903年出生于江苏句容县的一个农民家庭。少年时他就立志教育救国,后以德才兼备闻名苏南教育界。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后,身为泰兴县教育局长的巫恒通被民众的抗日热情所感染,决心投笔从戎,抗击日本侵略者。1938年,新四军挺进江南敌后抗日,巫恒通与管文蔚、陈毅相会,畅谈抗战大计,义无反顾地走上了追随共产党抗日救国的道路。

巫恒通重回家乡后,联络亲友,筹集20余人枪,在新四军的帮助下,组建了“句容县东北区民众抗敌自卫团”。1939年夏,巫恒通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不胜感慨地说:“书生从军,要努力学会带兵打仗。我早年梦想教育救国,逐步改良,但国民党腐败无能,倒行逆施,使我完全失望。我混了半辈子,一事无成。如今我找到了共产党,要重新开始生活,弥补过去虚度之年华。”同年11月,巫恒通领导的地方武装编入新四军序列,转战在茅山一带。在那段艰苦斗争的岁月里,巫恒通率领部队与敌人日夜苦战,身先士卒,毫无畏惧,敌人对他恨之入骨。他每念及兄嫂被杀,弟弟牺牲,则义愤填膺,誓死抗战到底。

1941年9月6日,因通信员被捕叛变,时任句容县县长的巫恒通在驻地遭到日伪军袭击。巫恒通率众突围,不幸腰部受伤被捕,被关押在句容宪兵队。敌人欣喜若狂,先是盛情款待,诱其背叛共产党,但巫恒通不为所动;敌人又许诺让他担任“清乡”专员,巫恒通厉声痛斥道:“我今天到此只有一死以赴之,我生得光荣,死得光荣,想让我卖国求荣那是妄想!”敌人又多次授意汉奸劝降,都遭到巫恒通的严词斥责。此后,他拒医绝食,决意以身殉国,用生命捍卫自己的信仰。

就在巫恒通绝食抗争的第五天,黔驴技穷的敌人又把他年幼的儿子当作人质带到囚室劝父进食,孩子见了虚弱不堪的父亲,一下子扑了过去,抚摸着父亲遍体的伤口,号啕大哭:“爸爸,爸爸啊……”巫恒通在生命最后时刻见到幼子,一时百感交集,挣扎着坐了起来,嘱咐儿子:“你要记住伯父、伯母和叔父是怎样死的,记住你爸爸是怎样宁死不屈的。你要继承父辈遗志,长大后献身革命,做一个有志气又有骨气的中国人。”谁也没有想到,这次狱中的见面竟是父亲和儿子的诀别,也是父亲最后一次对孩子的谆谆教诲。

1941年9月14日凌晨,巫恒通在绝食8天后,壮烈殉国。巫恒通牺牲的噩耗传到了句容县城,当地的老百姓自发组织起来,披麻戴孝,在他出殡那天,涌上了句容街头,为他们的好县长,句容人民的好儿子送上最后一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陈毅司令员以文天祥诗句为悼词,高度评价他“死节之惨烈,抗战以来所仅见”。

选择信仰道路艰难,坚守信仰高地更难。无数共产党人抛头颅、洒热血,用生命浇灌理想信念之花。面对死亡的威胁,他们一死以赴为信仰。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信仰的故事永远讲不完,永远有生命。

7.jpg

深入虎穴的女市委书记

主讲人:姜晴文

南京市民俗博物馆讲解员

1949年4月24日,南京解放的第二天清晨,一位身着旗袍、气质优雅的中年女子坐上一辆美式吉普车前往解放军35军军部。住在周围的邻居这才发现,这个平日不善言词、总是爱搓麻将的“张太太”,竟然与共产党有着神秘的联系。当军政委向第八兵团司令员陈士榘介绍来人时,陈司令紧握着她的手说:“真没想到呀,帮助我大军渡江、解放南京的地下党负责人,原来是一位小女子呀!” 这位陈士榘口中的“小女子”,邻居眼中的“张太太”,就是我们今天红色故事的主角——中共南京市委第一位女书记陈修良。

1946年的南京作为国民党的统治中心,一直处于高度的白色恐怖之中。自1922年中共在南京建立党组织以来,组织已连续八次遭到敌人毁灭性的破坏,南京是一个真正的虎穴之地。但陈修良知道“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早把生死置之度外的她,从淮安启程前往南京,领导地下组织获取情报、瓦解敌人、策动起义等,长达3年之久。

陈修良一到南京,便以“姑妈”、“张太太”等身份指挥工作,要想在警特林立的南京获得敌人的机密情报,其艰险程度可想而知。一天下午,陈修良照例和市委委员方休见面。刚一见面,方休便悄悄地告诉她:“我妻子的弟弟是国民党军统特务,刚从重庆回到南京,住在我家,我们说话小心点儿。”当得知方休的妻弟是电台机要人员,陈修良敏锐地感到这是一次大好的机会。可是这时方休却提出为方便工作,要搬出去住。陈修良毫不犹豫地否定了他的提议,她要求方休一定要密切留意此人,寻机获取重要情报。几天后,机会果然来了。

方休向陈修良报告妻弟出差了,但留下一个手提包,里面藏有一份秘密文件。陈修良立刻赶到方家要求开包查看。打开一看,发现这份文件正是我党苦苦寻找的国民党军事密码。陈修良压抑着激动的心情,冷静地说:“方休同志,这份文件太重要了,我要立刻让情报部门抄录一份。”方休点头说道:“好,不过同志们只有1天时间,明天他可就要回来了。”陈修良迅速将密码本交给情报部门,经过三位同志的紧张抄录,这份厚重的情报在第二天一早便“完璧归赵”,而密码的抄录本,已随同情报人员登上东去上海的列车。陈修良凭着超人的胆识和细致的工作从虎穴中获得这份重要情报。几个月后,党中央高度评价这份密码对掌握国民党军队调动情况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修良深入虎穴,演绎了一个又一个惊险而传奇的故事。在“五二〇”运动中,她组织学生走上街头,为正义而呐喊;在斗争关键时期,她策动国民党海、陆、空军的三次倒戈事件,敲响敌人丧钟;在胜利解放之际,她力劝李宗仁释放全国政治犯,保卫革命火种。她以铮铮铁骨、赤子之心战斗在敌人的心脏,机智地领导着黎明前的最后斗争。

陈修良是中国革命史上女地下党员的优秀代表,她对理想的坚定,对革命的忠诚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8.jpg

父亲的背影

主讲人:梁天琪

淮海战役纪念馆讲解员

1948年的冬天,山西长子县,6岁的黄东兰和往常一样,和小伙伴们在村口玩耍。就在此时,两匹快马从孩子们身边飞奔而去,向村子里疾驰。眼尖的小伙伴发出了叫喊声:“东兰子,快看,大马在你家前停下啦。”黄东兰扭头一看,远处她家的门前,两匹马停了下来,从马上翻身跃下一位军人,急匆匆地推门进了院子。另一位背着长枪,接过缰绳,在门口等着,两匹马累得喘着粗气,胡乱地啃着枯草。不一会,院子的门再次打开,刚刚进院的军人又急匆匆地翻身上马,两人朝着来时的方向疾驰而去了,黄东兰望着远去的背影,灰色的军装,笔直的腰杆,这个背影越来越小,越来越模糊,直到渐渐地消失在了远方。这个来去匆匆的背影会是谁呢?是爸爸?在黄东兰年幼的记忆里,没有爸爸的模样,只是听奶奶说,爸爸在她3岁时就跟着部队打仗去了。

没过几天,和小伙伴玩耍的黄东兰不小心推倒了一个小男孩,男孩从地上爬起来,指着黄东兰说道:“你这个没爹的孩子,就是野蛮!”黄东兰气愤地说:“谁没有爹?我爹是解放军,我爹是大英雄!”小伙伴们一哄而散,那句“没爹的孩子”一直在黄东兰耳边回响。她哭着跑回家,推门就问奶奶:“奶奶,我爸爸呢?你赶紧让他回来,我不是没有爹的孩子。”奶奶抬起头,黄东兰看到平日里慈祥的奶奶变得如此严肃,布满皱纹的额头下是一双哭红的眼:“孩子,你有爸爸,是位解放军,他去了很远很远的地方。” 黄东兰又追问道:“他去哪儿了,为什么不回来看看我?我都6岁了,难道爸爸不要我了吗?”奶奶抚摸着黄东兰的头,眼泪夺眶而出:“傻孩子,爸爸怎么会不要你呢?爸爸最想念的就是东兰子,你忘了?前几天他跟着部队去打仗,路过家门口,骑着大马匆匆地想来看看你,你不在家,他就去追赶队伍了。”黄东兰听到这儿,想起了前几天擦肩而过的伟岸背影。原来那就是爸爸,那个让她朝思暮想的爸爸……

黄东兰的父亲叫黄鹰,是中野九纵二十六旅七十七团的副营长,1948年11月26日,双堆集战场上,黄鹰率部坚守阵地,抗击敌人反冲锋时,壮烈牺牲,年仅28岁。黄鹰烈士牺牲后,他的母亲悲痛欲绝,抚摸着儿子的阵亡通知书,在无数个夜里偷偷地哭泣。然而,在东兰子面前,她没有吐露半点,始终让这个可怜的孩子,觉得爸爸一直都在牵挂着她,总有一天会骑着高头大马再回来看她。

在纪念淮海战役胜利七十周年活动上,78岁高龄的黄东兰再次回忆起父亲黄鹰,她的脑海里又浮现出骑着战马疾驰而过的背影,这个背影是父亲留给她唯一的念想。为了新中国,为了人民幸福的生活,无数这样的背影义无反顾走向战场,这些最美的逆行,带给我们今天强盛的祖国、幸福的生活!

9.jpg

为烈士留下英名的人

主讲人:李佳怿

淮海战役纪念馆讲解员

“说起来,现在的人可能不大相信,烈士们身上除了吃剩的包子,还有些旱烟袋、烟叶子以外,什么都没有。我们用一丈二尺的白布把他们包起来,抬到墓穴里,我们一起向烈士三鞠躬,因为这时他的部队和亲人都不在,只有我们向他作最后告别。”这是陈惠彤回忆淮海战役时说的话。淮海战役中,他是华野2纵6师政工队员,在民运队肩负着一项特殊的任务,登记烈士姓名,掩埋烈士遗体。

1949年1月初,华野2纵集中优势兵力,准备向王庄发起猛攻。陈惠彤知道这将是一场恶战,他早早地和队员们挖了一个又一个墓穴。风雪中,他们的身影显得如此渺小,雪花拍打在单薄的衣衫上,每个人都冻得瑟瑟发抖。可大家明白,炮火响起时,不知道又有多少人会牺牲,而陈惠彤他们能做的,就是让那些牺牲的战士在最后可以有个家!

1月7日深夜,战场上的火光似乎将黑夜变成了白昼。后半夜,陈惠彤看到有人抬着担架走来,便赶紧提着灯迎上去,昏暗的灯光下,他看到战士胸前中了很多子弹,僵硬的右手依然保持着扣动扳机的动作,衣服里的证件上写着16团2连副班长徐培智,1928年出生,山东诸城人。他赶忙记下了这些仅有的信息,然后和队员们小心翼翼地用白布把徐培智包起来,抬到墓穴里。

此时,又一个担架抬到了陈惠彤面前,而这位牺牲的战士身上穿的不是我军的衣服。陈惠彤仔细打量着,衣服不对,鞋子也不对,可帽子是我们的,口袋里的肉包子也是的,连队进攻前吃的就是肉包子。陈惠彤翻遍了这位战士的衣服,找到了一张沾着血渍的纸条,上面写着:李,广东人。送来的队员说,这位同志是新解放战士,他的广东口音大家都听不懂,文书让他自己写名字,他只写了个李字,战斗就打响了。没有人知道这位战士的名字叫什么,陈惠彤只好写下三个字“李广东”。

战斗愈发激烈,更多牺牲的战士被抬了过来,陈惠彤不停地登记着烈士的信息,当他看到有许许多多的烈士无法证明身份时,他的手在颤抖着,他多么希望炮火声可以停止,再也不用把战友的名字写在冷冰冰的纸上。

王庄战斗结束了,牺牲的战士无数,可留下名字的只有69人。陈惠彤跟随部队南下,什么都没有带走,只带走了他记下的烈士名册。70年过去了,陈惠彤来到了淮海战役烈士纪念塔的英名墙前,他抚摸着记忆中战友的名字泪流满面地说:“他们是我的战友,他们活着的时候,我不认识,他们壮烈牺牲后,是我亲手安葬了他们。写着他们名字的名册我至今还留着,我一直没有忘记他们,党和人民更没有忘记他们。”

青山埋忠骨,天地祭英魂。陈惠彤把他用一生珍藏的烈士英名册留在了淮海战役纪念馆中。我们每个人,都要永志不忘烈士们为之流血牺牲的伟大事迹,用一生守护这不朽的丰碑。

10.jpg

周总理的一双布鞋

主讲人:谢美霞

周恩来纪念馆讲解员  

这是我们敬爱的周总理生前曾经穿过的一双布鞋,这双看上去略显肥大的普通圆口黑布鞋,似乎很难与老年时清瘦的周总理联系到一起,可有谁知道,就是这双布鞋陪伴着总理一直走到生命的尽头。

1972年5月中旬周总理被确诊患有膀胱癌,因为病情越来越严重,1974年6月1日,他离开了工作和生活了26年的中南海西花厅,住进了解放军305医院。

从1974年住院直到去世,周总理共做大小手术13次,同中央负责人谈话161次,与中央部门及有关方面负责人谈话55次,接见外宾63批,在接见外宾前后与陪见人谈话17次。在医院开会20次,出医院开会20次,外出看望人或找人谈话7次。差不多两天就有一次活动,一次需要3个小时,开会是4个小时。见外宾开始的时候是1个小时,慢慢地,时间越来越短,1975年9月7日,周恩来最后一次接见外宾只有15分钟,身体极度消瘦,体重只剩30.5公斤。

1975年3月26日,周总理做了结肠癌手术。4月19日,在做完手术后的第24天,他强忍术后的疼痛,在医院的一个会议室里会见了前来拜访的朝鲜金日成主席。

由于长时间病痛的折磨,周总理显得异常的清瘦憔悴,双脚浮肿得很厉害,先后试了几双皮鞋都不行,又试了一下布鞋,还是穿不进。情急之下,高振普决定给周总理赶制一双布鞋。他用皮尺量了一下总理的脚,然后拿着旧布鞋,找到了专门做布鞋的韩师傅,叮嘱他再做一双布鞋,要更大、更肥,第二天中午前一定要做好。

第二天中午,高振普如约去拿鞋,鞋已经做好了。布鞋做得非常精致,不但纳了鞋底,而且纳得很仔细。原来,为了赶制这双鞋,韩师傅和另外一位师傅,两个人一人一只鞋,一宿没睡,一直到中午才做好。高振普给钱的时候,韩师傅不肯收,他沙哑着声音说:“总理那样辛苦为我们老百姓服务,我怎么能要钱?”高振普说:“不要钱无论如何不行,你知道总理的脾气,我们不能违背他一生的原则。”

回到医院,高振普把鞋给周总理试了一下,不是特别合脚,稍稍有点肥大,机灵的护士许奉生就在鞋里垫了厚厚的纱布。于是,一向注重公众形象和外交礼仪的周恩来,就穿着这双不太合脚的布鞋,会见了金日成主席。大家无法看到的是,就在这间会客厅的隔壁,是一间摆满了各种急救设备的病房。

1975年3月,总理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医生不得不给他再做一次大的手术。身体虚弱的他苏醒后睁开眼睛,对身边的同志说:“云南锡矿工人肺癌发病情况你知道不知道?你们要去解决这个问题,马上就去!” 周总理病情处在这样危重的时刻,心里仍想着万里之外的矿工。

1976年1月7日,周总理病情继续恶化,气息已变得十分微弱,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医务人员昼夜守护在病房。深夜11时,弥留中的他从昏迷中苏醒,他微睁双眼,认出是吴阶平大夫,就用微弱的声音说道:“吴大夫,需要你的人,需要你的地方很多,我这没什么事,你去吧,他们需要你!”这是总理临终前说的最后一句话,他把全部心力完全、彻底地奉献给了党、国家和人民!

透过眼前的这一双布鞋,我们看到了周总理的初心,他的初心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实现初心,周总理勇于担当、鞠躬尽瘁,为实现初心,周总理热爱人民、勤政为民。而这双布鞋,就是他初心与使命的生动见证!

11.jpg

西花厅不灭的灯光

主讲人:高萱

周恩来纪念馆讲解员

夜,静悄悄,神州大地早已进入梦的故乡。在这大地酣睡的时候,北京中南海西花厅,有一间房屋的灯光又亮了个通宵。这就是周恩来办公室,人们深情地将灯光称为“永不熄灭的灯光”,将周恩来办公室称为“世界上最忙的办公室”。

白天,周恩来要开会、接见、找人谈话,直到凌晨两三点钟才能回到西花厅,接着,又坐到办公桌前,批阅文件。由于过度操劳,周总理变得越来越憔悴。

邓颖超和身边的工作人员多次劝他多休息,但他依然通宵达旦地工作着。后来,工作人员以贴大字报的形式向周恩来写了一封公开信,请求周总理“改变工作方式和生活习惯,保重身体”,周恩来在这封公开信上批示:“诚恳接受,要看实践”。而人们看到的实践却是周总理依然不分昼夜地忘我工作着。

随手翻开总理的工作台历,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录:下午三点,起床;四点,与坦桑尼亚总统尼雷尔会谈;晚上七点,陪餐;晚十点,主持政治局会议;凌晨两点,约民航局同志开会;七点,七号办公;中午十二点,去东郊迎接西哈努克国王和王后;下午两点,休息。一位70多岁的老人竟然连续工作了23个小时,要不是白纸黑字地记载着,简直令人难以相信。

1973年6月6日凌晨一点,已经连续30多个小时没有合眼的周恩来,拖着极度疲倦的身子回到了西花厅。这时,他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白天,刚刚排出上百毫升便血。他多么需要休息,可是他不能,因为凌晨两点他还要会见越南总理范文同。为了让仪表整洁点,他独自去卫生间刮脸,秘书等了半天不见总理出来,只好推开卫生间的门,却发现总理左手拿着手巾,右手握着沾满肥皂沫的刮脸刀,竟然倚着镜子睡着了。看着总理瘦弱的身子,苍白的脸色,秘书一阵阵心酸,止不住的泪水夺眶而出,却不敢哭出声。他们多么想让总理多睡一会儿,可是客人已经到了,必须叫醒总理。会谈中,为了驱赶睡意,总理大口大口地喝浓茶提神,不管用;不时用冷毛巾擦脸,还是不管用;后来,总理要求服务员上热毛巾,还一再地嘱咐要“再热些,要烫的”。无奈之下,服务员只能用开水烫毛巾,而总理就每隔十分钟用热毛巾烫自己的额头、眼窝和脸颊,整个脸被烫得通红通红……会谈结束了,天还没亮,回到西花厅的周恩来径直走进了办公室,灯光又亮了起来……

伟大的人格是超越时空的。周恩来总理已经离开我们近43年,但我们还是常常想起他,说到他。他的音容笑貌,他的高尚风范,他的人格力量,他的千秋伟业,他的光辉精神,以及那彻夜不眠的灯光,西花厅庭院里的海棠花,还有那办公桌上记载着鞠躬尽瘁、日理万机总理生涯的台历,永远会留在我们心中。

12.jpg

神秘的箱子

主讲人:康望舒

中共代表团梅园新村纪念馆讲解员

1963年,周恩来出访埃及,下榻在开罗宾馆。这天晚上9点多钟,聚集在门外的记者见周恩来的专车从宾馆驶了出来,当即驾车追踪而去。只见专车停在了中国大使馆门口,车门打开,下来的是周恩来的卫士长,他的手里拎着一只上了锁的箱子。第二天,记者们发现,这只箱子又被小心翼翼地送回了周恩来身边。箱子做工考究、样式雅致,在周恩来简朴的生活用品中显得很不一般,这引起了记者们的注意。他们纷纷猜测,箱子里面到底是什么呢?是保密通讯工具?还是中国最高机密?当有人说箱子里装的是“秘密武器”时,现场一片沉默,大家诧异地面面相视。

这只神秘的箱子对周恩来的确非常重要,而箱子的故事,还要从日内瓦会议说起。

1954年,中国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地位和身份参加日内瓦会议,参与讨论国际问题,这也是周恩来在建国以后第一次在国际舞台上精彩亮相。会议中,周恩来沉稳坚定的外交风度和优雅从容的外交礼仪让人折服。但只有最亲近的人才知道,他穿的衣服从来都是“外表得体、内在节俭”。他那有棱有角、整洁干净的外套里,衬衣衬裤都是穿破了再补、补过了再穿的。

会议时间很长,周恩来带的这些旧衬衫,经不起洗衣机的搅拌,只能拿到我国大使馆,请人帮着洗。卫士长还要再三嘱咐:要轻轻地洗,否则用力过猛,衣服就破了。

大使夫人一看见总理旧衬衣,便红了眼眶。这些衣服有的多处用手绢、毛巾、纱布补了又补;有的领子和袖口换过好几次。她揉搓着总理的衬衣想着,如今的中国逐渐走向国际舞台,人民开启了新的征程,这背后是总理多少个不眠之夜,包含着他多少付出,又凝聚着他多少心血啊!使馆的工作人员心疼总理,大家一起凑钱给他做了三件新衬衣,一定让他换上。但他却坚决地让卫士长把新衬衣给退了回去。他说:“我不能收,身为国家的总理,我代表着国家的形象,艰苦奋斗,是我们共产党人永远不变的本色。”

周恩来出国访问,他的一言一行、一鞋一帽都在新闻媒体的“捕捉追踪”之中,为了避免旧衬衣被记者发现,会议期间,周恩来自己掏钱,买了这只箱子,专门放置换洗衣服。而这之后,这只箱子,也陪伴了周恩来多次出访。

“神秘”的皮箱,不仅装着周恩来的旧衬衣,也装着他对外交无小事的缜密细致,装着他艰苦朴素的优良作风,装着他大有大无的崇高品质和心系百姓的公仆情怀。

周恩来俭朴的作风,艰苦奋斗的精神,来自于一名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信仰,它是一种品质,朴实无华;更是一股力量,蕴含气势。每当我讲完这个故事,都能感受到一份温暖与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