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琳婕,女,1998年8月生,中共党员,如皋市爱行动实践中心负责人。她坚持教学为本,聚力专业发展,深入课题研究,发表了数篇论文,获得了全国幼儿教师才艺大赛一等奖、全国学前教育优秀论文评比二等奖等荣誉。她参与创新创业,创立芝麻屋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依托互联网开通了“芝麻屋亲子教育”、“如皋幼教微家园”等网络教育平台,同步开发了故事音频、亲子手工等网络教育课程,让幼儿教育搭上了互联网的快车,更好地“驶”入了千家万户,平台的关注度已达4万余户家庭。该项目获得国家级专利1项、全国互联+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等多项荣誉。她致力社会公益,做强“线上”创业事业的同时,开辟“线下”服务“门店”。以爱行动实践中心为载体,开展了教育支持、文化传承、助学扶志等公益活动350余场,打造了凤凰姐姐讲故事、雉水研学、多元科普课堂等多个公益服务品牌,覆盖了5万余组家庭。多次被光明网、凤凰网、江苏文明网等主流媒体关注和报道,项目曾参展江苏志交会,被评为南通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如皋市爱心团队等荣誉。她曾荣获江苏省“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南通市优秀青年志愿者、如皋市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书香如皋建设先进个人等荣誉。
一、发挥特长,投身创新项目
两年前,她还是一名江苏第二师范学院如皋分院的学生,经历了多次的实习,在与家长和幼儿的接触中,她痛感现代父母由于工作节奏的加快,又缺少便捷可用的亲子教育与活动资源,在孩子教育上往往力不从心,也带来了家庭教育的缺失。为了更好地改善亲子关系,为孩子的健康成长奠基,她决定发挥所学,服务家庭教育的需求。
2017年4月,她决定利用实习的机会,更好地了解幼儿,拿出有针对性的“产品”。她精心准备,白天全身心投入到教育活动,晚上准备好教案和教具后,就开始进行策划书的撰写。此时,几乎天天工作到凌晨一两点。在这样的努力下,她的团队拿到了工商注册,在3个月内完成了亲子活动服务的三大板块,并利用微信平台定期进行发布,不断丰富增添新的内容。
作为项目的负责人,她带着项目参加了国家级、省级、市级等诸多比赛,一年里多少次往返于南京、南通、如皋等地,一次次修改,一次次路演,一次次提高,她在忙碌中收获、在奔波中学习。在她的带领下,“芝麻屋亲子教育活动开发”项目,不仅成功立项为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还获得了全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三等奖、南通市“通创荟”初创企业优秀奖、如皋市工业园区女性创业大赛最佳项目奖、如皋市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2018年度如皋市优秀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等。
二、不忘初心,热心公益服务
在创业的过程中,她始终记着做一个优秀的幼儿园教师的初心,她觉得作为一名教师,今天的创业决不仅仅是为了赚钱,而是要更好地为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家长服务,也是为了如皋的教育文化活动服务。她拿出平时积累下来的零花钱和奖学金,一共3万元,在共青团如皋市委和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的支持下,发起芝麻爱行动志愿者协会并注册成立如皋市爱行动实践中心。
2017年,她和团队成员利用假期时间勤工俭学,筹集资金10多万元投入志愿活动中,在短短一年的时间里,她发起了公益项目八个,组织开展公益活动百余场,影响几千个家庭,公益平台运行一个月便得到了3万多关注。
在公益活动中,她认识了一位特殊的小朋友,本来就性格孤僻,与父母关系一直不够融洽,又由于弟弟的降生,他感觉更加被冷落,变得更加沉默寡言,不愿意和家人,也不愿意和小朋友沟通,甚至有抑郁倾向。在志愿者们的带动下,孩子的父母一起参与共同努力,开展读绘本、做手工、玩游戏等活动,父母也找到了跟孩子沟通的渠道,孩子也慢慢打开了心扉,一个原本让人担心的“问题儿童”,开始走上了幸福的轨道。
三、热心帮带,壮大团队力量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2017年5月,她牵头发起成立的如皋市爱行动实践中心,当时成员只有5人,但她觉得志愿服务活动不仅应该成为家长们改善亲子教育的好帮手,也应该为更多青年的专业成长服务,为大家提供更为丰富的实践学习和专业服务的机会,让大家也得到锻炼和成长。作为负责人,张琳婕和团队成员共同策划,定期组织专业学习交流会,邀请老师、专家、优秀志愿者进行经验分享,帮助青年志愿者们了解社会,提高社会服务实践能力。
主动对接平台,打造公益品牌。在她的努力下,志愿者团队先后与地方文化和社区,搭建志愿者服务平台,开展的公益活动包括了教育支持、助学扶志、文化传承、社会实践等几个版块。其中,与如皋市新华书店共同开展的“凤凰姐姐讲故事幼儿阅读指导服务”活动,该活动已开展80余期,在南通地区已经有一定影响力,每期活动参与人数近50组,参与志愿300余人次,受益家庭超过3万余人次,更有许多家庭慕名前来听绘本导读。与如皋市少年儿童图书馆开展“亲子科学课堂”活动,在周末时与志愿者老师将书本里的原理运用到科学实验中,激发幼儿的认知兴趣和探究欲望,真正做到读以致用,该活动已开展40余期,每场活动10余组左右家庭参加,受益600余人次。与如皋市福利院儿童部合作“点亮心灵之灯,照亮未来之路”孤儿教育指导活动,每周六都会有两位志愿者老师去福利院辅导孩子作业,组织派出了10名教师组成的长期服务队,保障孩子们的作业辅导和德育工作。
创新志愿服务,传承皋城文化。她牵头负责的爱行动科研团队也不断学习研发新的项目,作为新时代新青年从今年开始就致力于传承家乡文化,项目团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如皋地方文化书籍、研究如皋非遗文化、搜集民间资源,制作出不同的公益文化课程,有的志愿者将书籍中儿童难以理解的民间故事重新改编讲述给孩子们听,有的从书籍上学习民间歌曲舞蹈利用专业特长重新创编送演社区……当有宾客来如皋的时候,大家纷纷将之前的学习资源灵活运动,去年志愿者与来自比利时和韩国的青年开展了文化交流活动,有的志愿者摘取了书籍中如皋民间文化的重点翻译成英文现场沟通,有的志愿者展示如皋民间舞蹈倒花篮、打莲湘还邀请他们一起学,活动受到了一致好评。
推进阅读活动,助力书香如皋。除了以上的定期教育文化活动以外,她还组织了一些大型公益阅读活动。比如,每年为迎接4月23日世界读书日的到来,结合21天“好习惯养成”效应,由如皋市全民阅读办、如皋市新华书店以及爱行动实践中心联合举办的“21天亲子阅读计划”,运用亲子共读的方式,增进家长与幼儿的亲子关系,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去年的亲子共读活动共有88组家庭参与,其中坚持阅读并完成打卡21天的家庭有72组。同时她们还经常开展图书漂流活动,与如城街道许庄社区开展的“爱心捐赠图书,共建书香社区”,共募集500余本书籍;与如皋市新城吾悦广场杏坛读书空间开展图书捐赠活动,募集300余本书籍等。2017年暑期,她和公益阅读志愿者带着爱心绘本和亲子阅读课程远赴西藏,到西藏自治区林芝市察隅县古玉乡博学村和拉萨市堆龙德庆县乃琼镇岗五村的幼儿园开展公益实践活动。在“书香如皋”的创评期间,她作为社会组织代表做了《让阅读融入公益,让皋城散发书香》的汇报得到了评审组的高度赞扬。
爱行动志愿者团队的足迹遍布了如皋的十余个村社区,两年的时间里开展了300余场公益服务活动,组织300多名由师范生和青年教师组成的志愿者团队走向公益服务的前线。
她带领志愿者们用专业知识与技能,为改善教育、传播文化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一直为达到组织的愿景“做温情活动,促教育文化”而不懈追求。在爱行动志愿者团队的努力下,他们的公益活动不断被凤凰网、光明网、江苏文明网、南通发布、南通网、如皋电视台等主流媒体报道。志愿者团队曾获如皋市第十一届爱心团队、江苏省“三下乡”优秀实践个人、南通市优秀志愿者、共青团工作先进个人、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优秀实践团队和志愿者等称号;公益服务项目和活动被评为南通市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共青团南通市委“创新创优优秀成果奖”、如皋市全民阅读品牌、如皋市新华书店朗读者优秀组织奖、如皋市吾悦广场读书大使等。
她和她的团队将一直秉承着“以青年和教师群体为本,以实践为道,以建设家乡教育事业为已任,吸纳并培养一批有助人爱心、育人智慧的优秀志愿者,服务儿童家长、帮助青年成长、促进皋城精神文明建设”的宗旨,共同站在皋城公益事业的前线,用自己的青春与汗水为志愿活动奉献自己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