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扶贫助困 > 李迪
姓  名:李迪
出生年月:1990.12
追梦故事:

  志愿服务 奉献无悔写青春

  —— 李迪

  在南通市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有一个小伙子不是特别引人注目,话语不多但是只要不是上班队里有活动通知他都会准时准点参加,行动力强已连续两年获得南通市无偿献血志愿服务优秀志愿者(十佳),年纪最小获得2014—2015年度国家卫生计生委、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中央军委后勤保障部卫生局授予的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奖二星级奖。

  善缘让他加入无偿献血志愿服务行列

  星云大师讲过:人与人之间的相识是千万分之一,是上苍安排的缘份。2009年李迪大学放寒假在家过春节,已是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队员的母亲报名参加服务,却因为有人上访必须接访而不能参加,母亲想到即将过年队员家中忙,于是与李迪商量能否帮忙代为其服务,李迪爽快地答应了,没有想到从此李迪走上了志愿服务的公益之路。

  那天服务时李迪发现这个服务队的队员来自各行各业,各种年龄段的人都有,但他们在服务时真诚是一致的,在震撼与感动中他回家就让母亲介绍他加入到无偿献血志愿者服务队伍,因为年纪未满18周岁,母亲说你就先当编外队员,等18周岁参加无偿献血后就可以成为正式队员。于是他从一名编外的志愿者开始做起,一直到成为正式队员,看到队友服务工时那么长,于是对自己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要求,就是每周服务一次,在他的坚持努力下截止至8月底已参加无偿献血志愿服务的工时达到712.5小时、参加其他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工时达280小时。

  善行让他投入无偿献血拯救生命行列

  李迪在志愿服务过程中经常会听说:血库告急,急需用血。队友们撸起袖子捧一颗爱心润泽江海,献一份热血拯救生命的义举让他感觉了生命崇高的意义,但却因为未满18周岁无法献血的事实只能让他在旁边干着急。

  18周岁后却又好事多磨,因为摔伤手术,按无偿献血的规定必须是术后一年才能献血,李迪想献血救人的愿望无法实现,当时让他郁闷难受了好久。后来又身体指标与腿受伤等原因,一次次的都被挡在无偿献血的门外,当时他甚至说:此生能成为一名无偿献血者死而无憾。

  前年他终于参加了人生的第一次献血,当他收到血站的短信:感谢您献血救人,你捐献的血液检测结果合格,将用于临床救治病人时,他兴奋的眼泪都流了出来,献血救人的善举让生命之花绽放,他感觉到从来没有过的成就感与被需要感。因为身体指标达不到机采标准,所以每每看到队员可以15天献一次成份血,而自己只能6个月献一次全血,他说:我多多参加志愿服务,宣传无偿献血知识,让更多的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吧。

  善心让他成为江海大德微善志愿的缘起

  李迪不仅是无偿献血志愿者,也是江海大德微善的缘起者,更是江海志愿的力行者。

  2012年11月16日,贵州毕节市七星关区街头,5名男孩因在垃圾箱内生火取暖导致一氧化碳中毒而死亡,其年龄均在10岁左右的新闻一出,即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李迪不仅仅是关注,而是在网上搜寻与贵州有关的公益信息,最后他与一位从山区走进城市上学,学成回到贫困家乡,立志要让家乡的孩子不失学,时任贵州省毕节市纳雍县龙场镇滑竹菁小学的校长尚金洋取得联系,马上拿出才工作的所有积蓄4000元用于修缮学校的屋顶。他母亲感觉他太天真、太好欺骗,但事后对方发过来维修学校的照片让母亲感觉自己有点市侩。基于李迪的这个缘起,后来他母亲与几个朋友说要做些慈善时,最终选择了这所学校,决定让知识来改变学生的命运。

  去年母亲节,李迪听说托老所的老人无儿无女,他第一个报名参加活动,大早与其他队友去菜市场买肉买菜做肉馅,给老人包馄饨吃,还买了鲜花送给老人,下午还帮老人剪指甲,陪聊天,老人激动的说:我虽然没有孙儿,但是却有这样的好心人在母亲节来陪我,我真是开心哟。

  李迪用最真诚的微笑,最纯净的眼神,为无偿献血的市民热情服务,来完成人格的升华!冬天的南通湿冷透骨,夏天的南通湿闷高热,工贸献血车外李迪却一直坚守在志愿者服务阵地,从2009年起,除了工作李迪的娱乐活动基本上就是在做志愿者,哪里忙哪里就会出现他忙碌的身影,李迪将善行成习惯,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用自己的善行义举传播着人间的真善美,也一样感染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他的影响下好多的朋友都纷纷加入到无偿献血这支队伍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