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诚实守信 > 刘成娟
姓  名:刘成娟
出生年月:1986.02
追梦故事:

  刘成娟家境比较困难,她的公公患重病卧床不起,为了照顾孩子,她没有工作,全家的经济来源全靠她丈夫和婆婆打工的微薄收入。她在面对唾手可得的大笔钱款时毫不动心,第一时间想到的是设法归还失主,这种高尚情操与思想品德实在难得,着实令人钦佩!

  刘成娟的父亲是一个对家风要求很严格的人,在刘成娟很小的时候父亲就教导她“要成才必先成人”。“爱国”、“明志”、“自强”、“持节”等词语时常在父亲的嘴边念叨,当时的刘成娟还小,并不知道这些词语的意思。后来上了小学,学习了知识才知道,这些词语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华传统美德。从此以后,刘成娟就以传统美德来激励自己,做一个知书达理品德高尚的人。

  2017年9月11日晚8点多,刘成娟带着9岁的儿子途径一家酒店门口时,发现路边有只黑色钱包。当时周围没有一个行人,刘成娟捡起钱包打开一看,里面有厚厚一沓百元大钞。

  刘成娟回忆说,当时看到钱包里有那么多钱,心里还紧张了一下,担心遇到“丢钱包”诈骗的,赶忙带着孩子回了家。到家后,再次打开钱包,发现除了8800多元现金之外,还有医保卡,银行卡,洗车卡等。医保卡的信息显示,失主是45岁的宋先生。

  虽然自己的家庭情况不算太好,虽然家庭经济来源并不富裕,虽然钱包里的钱还不少近万元,但是一想到自己父亲的谆谆教诲和自己这么多年来坚持,决定还是要把钱包归还给失主。“而且万一失主有急事需要钱,又弄丢了这么多钱,失主肯定很着急”想到这里刘成娟随即返回捡钱包的地方,想根据洗车卡上的汽车牌照找到失主,可是在酒店周围找了好长时间也没找到那辆车。这可把刘成娟急坏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成娟根据洗车卡上的地址前往位于城南的洗车店,希望通过该店找到宋先生,但店主说,宋先生没有留下电话号码。热心的店主说可以到人社局去查查看。于是她联系姜堰区人社局,想通过社保卡找到宋先生的联系方式,可还是没能如愿。

  为了尽快找到失主宋先生,刘成娟在婆母的陪同下赶到姜堰区公安局白米派出所求助。

  值班民警通过警务平台找到宋先生的手机号码,与其联系。当天下午,宋先生赶到白米派出所认领了自己的钱包,向刘成娟致谢!

  “那天我还以为钱包丢了肯定找不回来了。真的是特别感谢她啊!”宋先生告诉记者,他在城区一家企业上班,钱包里的8800多元是他刚领的工资。当晚他发现钱包丢了,却没法确定是在哪里丢的,只得自认倒霉。当得知刘成娟捡到钱包的地点时,他恍然大悟,原来当晚他去城东的一位亲戚家玩,下车搬牛奶等东西时,放在裤兜里的钱包滑落在地。

  “其实,拾金不昧像是一片树叶,很多树叶聚集在一起,就是一片树林;拾金不昧像是一个零件,许多零件组合在一起,就是一部机器;拾金不昧像是一滴水,无数滴水融会在一起,就是一片海洋。我相信以后的日子里会有更多的拾金不昧文明道德为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