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南通崇川区注重开门搞教育 畅通“三个渠道”让重心沉下去
2019-12-10 10:46:00  来源:南通日报  
1
听新闻

  第二批主题教育启动以来,南通崇川区通过畅通“三个渠道”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观能动性,在群众“家门口”搞主题教育,切实达到主题教育由群众评价、由实践检验的效果。

  畅通民意表达的渠道。将征求意见贯穿四项重点措施,积极收集群众真实意见,拓展意见的深度、广度。在学习中体现群众期盼,精读细读《选编》《纲要》同时,扩充“崇川啄木鸟”微信专栏功能,增设主题教育意见征求模块,在前期收集的基础上系统分析群众意见,排定群众关注的“环境保护”“民生服务”等领域,相关领导结合制定个人自学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在调研中走好群众路线,运用实地走访、查看载体、组织座谈等方式,深入了解真实情况,选定“医养结合”“国有资产增值”等本区域本单位亟待破解的课题522个,主动向居民群众、“两代表一委员”、专家学者等群体寻计问策,累计收集意见建议726条,为破解难题奠定决策基础。在检视中做好上下联动,全区党员领导干部围绕“红脸出汗”“咬耳扯袖”,开展本单位谈心谈话800次,互相指出不足;向街道、部门发放征求意见表,收集意见建议824条,汇总问题1249个;广泛联系挂钩社区,在联系企业、走访慰问困难家庭的过程中,不断找出不足。在整改中回应民生实事,结合上级要求,摸排专项整治问题264个,明确责任主体,并根据问题实际划定整改时限,确保在规定时间内拿出实招硬招、为民解忧,目前已整改问题218个。

  畅通大众监督的渠道。主动将主题教育置于群众监督之下,有效避免自说自话、自弹自唱。强化监督机制,开设主题教育专用邮箱,定期收取群众意见;探索多平台联动监督,推动12345、区长信箱、啄木鸟专栏等平台一体运用,定期查看办理情况和群众反馈,确保监督“零死角”;强化监督问责,对履职不力、错位缺位的科学运用“四种形态”进行处理。强化监督自觉,主动发布工作成果,依托公共媒体,推动主题教育实际成效与群众“见面”,光明日报、新华日报3次刊发崇川区主题教育实事案例,“崇川在线”微信公众平台累计推送信息21期,重点推送“为党员干部澄清正名”“区教育系统首次巡查”等专栏文稿,通过开放监督评论,促使主题教育落在实处。强化监督力量,以基层党支部为单位,特色开展成果通报、公示,形成了“江海先锋领航服务站”橱窗、“网上邻里”“监督在线”等一批群众监督载体,成立了“邻里网格监督队”“义务监察员”“社情民意工作室”等多支志愿监督队伍,实现了群众从“看热闹”向“起作用”转变,进一步增强“为民服务资金使用”“安置房摇号分配”等民生事项的公信力。

  畅通群众评判的渠道。以群众感受为标尺,用群众获得感检验主题教育效果。突出评判制度保障,出台《过程评价、跟踪问效办法》,将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评价依据,纳入主题教育成效、全年党建工作考核。融合“星级党员评定办法”,扩大群众评判结果运用,计入星级评分。突出评判组织保障,发挥街道“大工委”、社区“大党委”作用,成立由市民、企业、村社区干部代表组成的“党群评议团”,围绕保障和改善民生等问题向相关负责单位提问评议,打开体内循环到群众评价的通道。突出评判实效保障,坚决防止“雨过地皮湿”,在检视问题环节,针对自我剖析不深不实等问题,退回对照党章党规找差距材料23份。结合“主题教育专项整治”,组织党员干部对照整改清单逐项改、回头看,主动避免自我感觉良好,群众不买账的现象。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全区深入开展基层减负,办事效率普遍提高,行政审批做到一个窗口受理、一个主体代办、一个代表主办、一次性告知、一条龙督办,压缩审批流程超过50%,压缩办结时限70%以上。372项审批事项实现全网在线办理,全流程3天完成覆盖率达到85%,真正做到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路”。(顾鑫波)

标签:
责编:韩震霞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