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他城市相比,大运河对于无锡城市格局的影响似乎更大:大运河不仅穿城而过,而且抱城而流,形成了更为开阔的"物流空间"。今天,大运河江苏段保护和文化传承大型主题采访活动带您走进第三站——无锡。
船行在无锡清名桥下,拱形的桥身倒映在水中仿佛一只灵动的眼睛,注视着眼前这流淌了千年的运河水,运河两岸人家枕河而居的生活似乎从未走远。
运河给无锡留下大量的文化遗产,如今,这个穿城而过的古老工程仍然滋养着现代都市,无锡人作出创造性的尝试,使这条千年运河在现代都市重新焕发生机:运河边的北仓门曾是江南规模最大的蚕丝仓库,至今,已有百年历史。2005年,留学归国的郑皓华女士斥巨资修旧如故,改造成我省最早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之一。
2006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这里举行,会上通过我国首部保护工业遗产的宪章性文件——《无锡建议》,拉开了工业遗产普查和保护的大幕,这幢百年建筑再次见证文化遗产保护的历史性时刻。
无锡市北仓门文化创意产业园总经理郑皓华:我们有全国最大的蚕丝仓库,我们无锡有这样的一些存在,我们过去的记载,历史都在这里。
2009年,"诞生"于运河边的"中国运河网"集聚起全国60多人的顾问团队,其中包括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院长张廷皓、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这样的业界大咖。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大运河文化专业权威网站,中国运河网为助推中国运河城市区域经济品牌成长做出着自己的努力。接下来,他们还将利用物联网+融媒体等新技术,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云平台。
中国运河网、无锡运河之光文化艺术交流有限公司董事长应晓萍:如果把这样的一个网带建设好了以后,实际上,我们就汇聚出了一个我们在互联网的时代,这个物联网的时代一条大运河,让人们以更多的视角,来看我们的大运河。
千年大运河让无锡变得更美好,这里的人们也用自己的方式回报这条"母亲河"。定位社会力量参与,抓住建设数字大运河、智慧大运河的机遇,无锡正在探寻保护"母亲河"的新经验、新模式。(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丛容 李晓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