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保护大运河苏州倡议》发布 千人元旦齐聚吴中运河风光带“走大运”
2019-01-01 12:46: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1
听新闻

  中国江苏网(记者盛峥韩雷宗志鹏罗鹏)讯 一元复始,万象更新。今天(1月1日)上午, 2019年第二届大运河江苏段沿线八城新年行走苏州地区活动在吴中区运河风光带举行。苏州社会各界代表、在苏国际友人、苏州市民共上千人齐聚运河之畔,在新年第一天,以健步走形式领略大运河世界文化遗产“宝库”,为运河祈福、为苏州祈福、为2019年祈福。

  江苏是中国大运河的发祥地,大运河江苏段自古沟通水系最多、覆盖地域最广、通航里程最长、流经城市最多、沿线城镇最繁华,始终是中国大运河的核心地带。大运河深深影响了江苏的地形地貌,奠定了江苏的城镇格局,孕育了江苏的文化特质。今天,苏州、徐州、扬州、宿迁、淮安、镇江、常州、无锡省内八城携手,在运河之畔以健步行走的方式为祖国祈福,共同抒发对新年美好生活的期望。作为今年全省“走大运”活动的主会场,苏州地区活动由苏州市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吴中区人民政府、新华报业传媒集团主办,吴中区大运河文化带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新华日报社苏州分社、吴中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吴中高新区管委会、吴中城南街道办事处承办,东吴人寿股份有限公司特别冠名。

  全长96千米的大运河苏州段,不仅包含5条城区故道和7个遗产点段,沿途古城、古镇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类型丰富,是别具特色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宝库。同时,苏州也是运河沿线30个城市中唯一以“古城概念”申遗的城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四条故道、七个点段既与大运河密切相连,又集聚了苏州古城遗产的精粹。

  作为本次“走大运”活动的举办地,近年来,苏州市吴中区以运河风光带为纽带,形成集文化、生活、旅游、生态、服务于一体的城市滨水长廊,擦亮了“吴中人文客厅、运河城市看台”品牌。本次健步走路线全长约4公里,市民从五龙桥公园入口广场出发,经过澹台湖大桥、澹台廉洁文化公园、吴文化博物馆、宝带桥、澹台湖景观桥、生活艺术法国公园等,最终到达澹台湖景观桥北侧广场。值得一提的是,宝带桥作为大运河申遗点之一,是古代桥梁建筑的杰作。全桥用金山石筑成,桥长316.8米,桥孔53孔,是中国现存的古代桥梁中最长的一座多孔石桥。2001年宝带桥被列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4年作为中国大运河重要遗产点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山水苏州,人文吴中,河水潺湲,长桥卧波。因为有了大运河的流经,美丽吴中多了几分灵动,吴文化也平添几许风情。”苏州市吴中区委副书记、区长陈嵘表示,作为一座与运河共生共荣的生态人文大区,近年来吴中区积极响应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号召,深入挖掘古运河的自然风光与“活文化”,为苏州市民打造了一条别具一格的吴中区运河风光带。陈嵘说,此次“新年走大运”主场活动选址吴中,将更好地展示吴中运河风光带的旖旎风光,唤起更多市民加入保护和建设大运河文化带的队伍。

  健步走活动在苏州启动以来,便受到社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关注。为了增加健步走的趣味性,主办方不仅为参与者贴心准备了“好运围巾”和“大运背包”,还设计了各种创意环节。如活动全程设“走”“大”“运”3个集字驿站,走完全程并集满3个字即可获得奖品一份;现场还准备了专门拍照点和“挑战门”,市民拍下美照发到微信朋友圈,集满28个赞同样可以获得“祈福2019”奖品一份;凡是走完全程的市民还可领取具有收藏价值的“新年走大运纪念牌”。活动现场,一张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气息的手绘“吴中大运河文化地图”,也成为市民的“宠儿”。

  值得关注的是,活动现场,苏州市委宣传部、苏州市文明办等还共同发布了《保护大运河苏州倡议》。倡议提出三项承诺,主动亲近母亲河,自觉了解运河悠久历史,保护运河文化遗存,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留下运河故事和集体记忆;积极维护运河景观,倡导文明新风,不乱丢杂物,不损坏沿河公共设施,敢于向破坏运河水生态的行为说不;支持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为运河有机更新出谋划策,展示“依河而居”的美好生活,实现“人”“河”“景”的和谐统一。

  随着新年“走大运”成功举办两届,未来还将不断创新活动形式,把“新年行走运河”活动打造成苏州品牌迎新活动,从而广泛聚合大运河保护的社会“正能量”,为把大运河苏州段打造成“生产生活的安全屏障、运河文化的活态展厅、城市南北的宝石绿廊、世界遗产的璀璨明珠”提供有力支撑。

标签:
责编:徒滢 崔欣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