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大运河段大型主题采访在淮安、扬州、无锡、苏州四市开展,本次主题采访以“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作为主题。江苏大运河自古沟通水系最多、覆盖地域最广、通航里程最长、漕盐运量最大、流经城市最多、沿线城镇最繁华,始终是中国大运河的核心地段。通过展示大运河江苏带的文化长廊建设,既是展示江苏运河之美、自然之美、人文之美,同时可以为大运河沿线城市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提供新的思路。
2500年前吴王夫差开凿世界上最早的运河——邗沟,隋唐元三代在此基础上开通了举世闻名的京杭大运河,运河沿线的四大都市,江苏独占其三,这条贯穿中国南北的航运线为江苏带来了富含运河文化特质的文脉宝库,现在江苏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就是对运河文脉的传承和发展。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今年2月、6月,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两次就大运河保护传承利用作出重要指示批示,赋予运河沿线地区光荣使命。推进大运河文化带建设,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的重要举措,是打造文化强省、弘扬江苏地域特色文化的重大载体。
2014年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扬州作为牵头城市在此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对于扬州与大运河的缘分,扬州原文物局局长顾风表示,双方是同根同生的。扬州历代城市的变迁,不论是从小到大还是从大到小,城市水系跟运河始终联系在一起。现在扬州与运河形成了紧紧依偎的关系。运河兴扬州兴,扬州兴运河兴。
明清两代“漕运总督府”所在地的淮安,在2008年被中国古都协会授予“运河之都”的称号,大运河塑造了淮安开放包容,追求卓越的文化脉络,这种文化在当下,同样意义重大。淮阴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顾建国说,“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我们需要这么一种胸怀,要广泛地吸纳优秀的文化为我所用,立足于我们本土的民族文化之根,兼收博取,那么这是支撑我们一方经济发展的最主要的根脉之所在,生生不息,敢于创先,追求卓越。”
大运河带给沿线城市的传承,还有物质上的遗产,不仅是集聚古人智慧的桥梁、船闸,还包括以精致著称的传统手工艺和国宴上的基准菜系淮扬菜。淮扬菜美食文化研究会会长高岱明介绍淮扬菜凭借普世、养生、美味和精致的特点,如今已经走向了国际。同时淮扬菜留下了很多人们现在还能品尝到、还能看到、还能走进历史的的遗迹、场景。这些是能用舌尖上品尝的文化遗产,能够引起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同时增加淮安的美誉度在国际上的知名度。
大运河无锡段岸边的北仓门蚕丝仓库作为民国老工业的遗存,经过文化创意产业园董事长郑皓华以“修进如旧”为理念进行改造,保留了民国工厂的原貌,打造了新的文化地标。郑皓华介绍,最初她发现这这一遗迹时,就立志要保存民族工商业发展过程中的本来面貌,打造属于这座建筑的特质,让人们能够在这里看到原来的历史痕迹是什么、历史故事是什么。
(记者/王文欢 编辑/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