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50120095400.jpg
量子计算或将是物联网下一个发力点
2019-08-28 09:24:00  来源:无锡物联网产业协会  
1
听新闻

  从2009年到今年的2019年,正好走过了10个年头。这十年,物联网在无锡蓬勃生长,改变着这座城市的产业结构和城市气质。这十年,是“敢为人先”积极探索的十年;这十年,是从零到千亿级产业规模发展的十年。

  近日,小编专访了一位见证无锡物联网十年发展的业内专家——江南大学科研院院长吴小俊,一起来跟随吴院长回顾无锡物联网十年发展和对未来的期许。

  回望过去,无锡打造物联网金字招牌

  作为无锡物联网产业十年发展的见证者之一,吴小俊认为无锡这座城市具有“宽容失败”的胸怀与“敢为人先、先行先试”的无锡精神,他认为,无锡在建设物联网产业生态环境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

  无锡作为我国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传感网示范区,通过这十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物联网技术的发源地、产业的孵化器和聚集地,物联网为无锡智慧化建设打造金字招牌!

  具有无锡特色的物联网科技园区文化

  在无锡能看到很多的Park,比如i-Park、S-Park、T-Park等,这些形形色色的Park为物联网的方方面面提供产业的孵化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把产学研非常好地结合在一起。

  物联网人才建设

  江南大学在2010年成立了物联网工程学院,受到无锡市委市政府、江苏省科技厅、教育部、科技部、国家自然基金委等大力支持,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到了良好的成效。据介绍,由吴小俊牵头的江南大学科研团队在2018年视觉目标跟踪(VOT)大赛的公开数据库上斩获冠军。

  

  全球关注的物联网行业博览会

  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广泛汇集全球技术前沿信息,集聚高端创新资源,全面展示产业发展和行业应用的最新成果,为全球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产业进步和融合发展提供了交流合作平台。经过多年的发展,物博会已经成为了无锡物联网一张亮丽的名片,为世界物联网发展留下了浓墨重彩的“江南印记”。

  亚洲唯一入选的智慧城市

  IEEE智慧城市试点计划2012年正式启动,在全球遴选4座城市有针对性地开展智慧城市研究,无锡凭借在物联网和智慧城市领域无可比拟的独特地位以及围绕物联网和智慧城市所做的大量工作,从全球数百个候选城市中脱颖而出,成为唯一一个IEEE智慧城市试点计划的亚洲城市。

  

  中国Top20智慧城市第一名

  英国市场调研机构Juniper Research发布的“全球智慧城市Top20”的榜单中,中国的无锡、银川、杭州三座城市榜上有名,无锡成为中国的第一!

  

  LTE-V2X车联网示范建设

  去年,车联网(LTE-V2X) 城市级示范应用重大项目启动会在无锡召开,无锡车联网城市级示范应用项目正式签约,这意味着全球第一个城市级的车路协同平台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启迪未来,量子计算或将是物联网下一个发力点

  随着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量子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涌现,尤其今年被称为5G的商用元年,未来十年,这些新技术对物联网的影响如何?下一个物联网产业的发力点又会在哪?

  吴小俊说:“人工智能将助推物联网的发展,为物联网插上翅膀。5G可能促使物联网新形态的诞生,5G让通信速度明显增强,5G和物联网的结合或将是未来一个重要的方向。”

  吴小俊也提到,计算模式在业内有一种被称为“十五年周期定律”的观点,未来的十年可能会遇到计算模式的革新,而这种革新对未来传感技术的升级、物联网的进步、甚至学科认知的变化都将可能有深远的影响。

  纵观历史

  1965年前后发生的变革以大型机为标志

  1980年前后以大型机向PC机的普及转变为标志

  1995年前后发生了互联网革命

  2010年前后产生了物联网、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

  每一次的技术变革都引起企业间、产业间甚至国家间竞争格局的重大动荡和变化。吴小俊认为,如果“十五年周期定律”真的存在的话,那2025年前后也正是未来的10年当中,也许计算模式会发生新的突破,典型的就是目前大热的“量子计算”。

  吴小俊指出,量子计算目前理论和模型方向都已经取得了突破,但是距离大规模的商业应用还需要一段时间,或许在2025年前后,量子计算可能就会成为一种新型计算模式的代表!

  未来,随着5G技术日趋成熟及落地使用,新材料、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不断发展,再加上量子计算,产生综合迭加效应,或将推动物联网发展进入新阶段,呈现物联网产业新业态!

  物联网推动智慧城市发展,使得我们生活的这座城市更加便捷,生活品质更高,生活的幸福感也会更加明显。

  未来,无锡还将是中国物联网发展的中心城市,这个地位不会变化,物联网“无锡经验”也会推向国内其他兄弟城市甚至国际的舞台!

  未来,无锡在物联网产业的集聚、核心技术的研发、示范应用的推广、人才的培养等方面能够为中国物联网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标签:
责编:陈康 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