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截图_20240920153326.jpg
新论丨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意蕴
2018-12-18 07:42:00  来源:中国江苏网  作者:周露平  
1
听新闻

  改革开放40年,中国为世界发展贡献了中国力量、中国方案与中国智慧。自觉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时代意蕴,才能实现中国从“富起来”向“强起来”的新时代愿景。全面深化改革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路径,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政治信念与历史担当,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与完善、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路径。

  从“国富论”到“国强论”。改革开放40年完成了全社会的“经济启蒙”,主要体现为整个社会对市场经济的社会功能与历史限度有了重新认识,抛弃了“市场经济等于资本主义”的“错误判断”,将市场范式作为特殊的实践原则组合与优化社会资源——最大限度地发展社会经济,进而为社会创新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完成了“中国富起来”的历史重任。主要体现为,一方面,市场范式定义出现代化发展的中国特色:现代市场经济的中国内容,被深度把握为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其核心任务在于通过市场经济发展与创新社会生产力;“真理标准的大讨论”明确了市场实践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与之相应,面对改革开放之后的时代精神,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理论形态得以充分发展与完善,由此聚焦出具有本国特色的社会发展道路、理论、制度与文化等。另一方面,市场经济要为新时代提供美好生活所需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继续推动社会发展。同时,精准把握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与社会问题,完成从“国富论”向“国强论”的历史转变。具体而言,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新动力,突破了传统发展的框架,以市场经济的自我改革与社会创新为抓手,紧扣改革大方向、优化发展大背景、凝聚社会大认识、统一社会大思想;另一方面,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是以社会民生为改革导向——国家将改革红利通过新的分配机制返还给人民群众,进而使广大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归属感,从而为社会主义事业发展提供强大的群众动力。

  从“经济中心论”到“人民中心论”。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任务高度彰显为财富生产与人民富裕的协同共进关系,目的是通过市场经济的高度发育,以生产力提高为路径,实现追赶西方发达国家的“弯道超车式发展”,这个时期主要是以经济发展为首要任务。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一个鲜明特征就是人民如何共享改革红利,这从根本上提出要保质保量地解决好人民群众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参与改革、共享改革、推动改革、优化改革,“完善制度,排除阻碍劳动者参与发展、分享发展成果的障碍,努力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因此,全面深化改革是以人民为中心的深度改革,目的是在社会公平、公正的高度上保障改革成果高质量地惠及全体人民,最终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从“历史转折论”到“历史进步论”。改革开放实现了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转折,完成了以政治框架为社会动力向以经济发展为动力的社会转向,社会发展的历史内容注入了市场经济的维度,极大拓展了社会发展的广度与深度;理论层面上留下巨大的精神财富,形成了诸如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学等。因此,这次历史转折已被改革开放40年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所证实。全面深化改革体现的是历史进步论,它是社会全面进步的必然要求,是人民向往美好生活的必然路径。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从历史的本质性向度把握40年改革开放成就的同时,完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实现、依法治国的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全面实施,进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获取历史进步的不竭动力,完成新时代的伟大斗争,由此实现中国社会不断进步,“全面深化改革,必须加强党对改革的领导,必须坚持问题导向,必须狠抓改革落实,必须深化对改革规律的认识和运用”。

  (作者单位:扬州大学社会发展学院)

标签:
责编:戴凌 崔欣
下一篇